• ZOJ1163


     The Staircases

    Time Limit: 1.0 second
    Memory Limit: 16 MB
    One curious child has a set of N little bricks (5 ≤ N ≤ 500). From these bricks he builds different staircases. Staircase consists of steps of different sizes in a strictly descending order. It is not allowed for staircase to have steps equal sizes. Every staircase consists of at least two steps and each step contains at least one brick. Picture gives examples of staircase for N=11 and N=5:
    Problem illustration
    Your task is to write a program that reads from input file one number N and writes to output file the only number Q — amount of different staircases that can be built from exactly N bricks.

    Input

    Number N

    Output

    Number Q

    Sample

    inputoutput
    212 995645335

    Problem Source: Ural State University Internal Contest '99 #2

    思路分析:

    首先声明一下,经过这道题我真的收获很多,包括对递归处理问题易爆栈而且容易超时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而且自己有扩展了数论的知识,确实是一道好题。

    我们首先要学习一个数论知识:

    这道题目涉及到数的分划,属于组合数学数论的研究领域。

    数 n 的分划(partition)是将 n 表示成任意多个正整数之和的形式。例如,数 5 的分划如下:

    1. 5
    2. 4 + 1
    3. 3 + 2
    4. 3 + 1 + 1
    5. 2 + 2 + 1
    6. 2 + 1 + 1 + 1
    7. 1 + 1 + 1 + 1 + 1

    用 p(n) 来记 n 的分划的个数,这样就有 p(5) = 7。

    为了求解 p(n),我们引入一个中间函数 p(k, n),表示数 n 的最小被加数不小于 k 的分划的个数。对于给定的 k 值,p(k, n) 正好分为以下两类:

    1. 最小被加数等于 k
    2. 最小被加数大于 k

    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分划的个数是 p(kn − k)。 这是因为,让我们想象数 n − k 的最小被加数不小于 k 的分划,然后将 "+ k" 附加每一个分划后面,就得到数 n 的最小被加数等于 k 的分划。以 n = 5, k = 1 为例,数 4 的最小被加数不小于 1 的分划是 43 + 12 + 22 + 1 + 1 和 1 + 1 + 1 + 1,即 p(kn − k) = p(1, 4) = 5。然后,将"+ 1" 附加在这 5 个分划后面,就得到数 5 的最小被加数等于 1 的分划:4 + 13 + 1 + 12 + 2 + 12 + 1 + 1 + 1 和 1 + 1 + 1 + 1 + 1

    满足第二个条件的分划的个数是 p(k + 1, n) 。以 n = 5, k = 1 为例,数 5 的最小被加数大于 1 的分划是 5 和 3 + 2,即 p(k + 1, n) = p(2, 5) = 2。

    也就是说,p(1, 5) = p(2, 5) + p(1, 4)。因此:

    • p(kn) = 0  如果 k > n
    • p(kn) = 1  如果 k = n
    • p(kn) = p(k+1, n) + p(kn-k)  其它情况

    这样,就可以递归地求解 p(k, n),其部分值见下表:

     k
    12345678910
    n1 1 0 0 0 0 0 0 0 0 0
    2 2 1 0 0 0 0 0 0 0 0
    3 3 1 1 0 0 0 0 0 0 0
    4 5 2 1 1 0 0 0 0 0 0
    5 7 2 1 1 1 0 0 0 0 0
    6 11 4 2 1 1 1 0 0 0 0
    7 15 4 2 1 1 1 1 0 0 0
    8 22 7 3 2 1 1 1 1 0 0
    9 30 8 4 2 1 1 1 1 1 0
    10 42 12 5 3 2 1 1 1 1 1

    最后,p(n) = p(1, n)


    现在,让我们的来考虑 将 n 分成不相等的正整数之和的分划。例如,数 8 的分划如下:

    1. 8
    2. 7 + 1
    3. 6 + 2
    4. 5 + 3
    5. 5 + 2 + 1
    6. 4 + 3 + 1

    用 q(n) 来记 n 的分划的个数,这样就有 q(8) = 6。

    为了求解 q(n),我们引入一个中间函数 q(k, n),表示数 n 的最小被加数不小于 k 的分划的个数。对于给定的 k 值,q(k, n) 正好分为以下两类:

    1. 最小被加数等于 k
    2. 最小被加数大于 k

    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分划的个数是 q(k + 1, n − k)。 这是因为,让我们想象数 n − k 的最小被加数大于 k 的分划,然后将 "+ k" 附加每一个分划后面,就得到数 n 的最小被加数等于 k 的分划。以 n = 8, k = 1 为例,数 7 的最小被加数大于 1 的分划是 75 + 2 和 4 + 3,即 q(k + 1, n − k) = q(2, 7) = 3。然后,将 "+ 1" 附加在这 3 个分划后面,就得到数 8 的最小被加数等于 1 的分划:7 + 15 + 2 + 1 和 4 + 3 + 1

    满足第二个条件的分划的个数是 q(k + 1, n) 。以 n = 8, k = 1 为例,数 8 的最小被加数大于 1 的分划是 86 + 2 和 5 + 3,即 q(k + 1, n) = q(2, 8) = 3。

    也就是说,q(1, 8) = q(2, 8) + q(2, 7)。因此:

      • q(kn) = 0  如果 k > n
      • q(kn) = 1  如果 k = n
      • q(kn) = q(k+1, n) + q(k + 1, n-k)  其它情况

    这样,就可以递归地求解 q(k, n),其部分值见下表:

     k
    12345678910
    n1 1 0 0 0 0 0 0 0 0 0
    2 1 1 0 0 0 0 0 0 0 0
    3 2 1 1 0 0 0 0 0 0 0
    4 2 1 1 1 0 0 0 0 0 0
    5 3 2 1 1 1 0 0 0 0 0
    6 4 2 1 1 1 1 0 0 0 0
    7 5 3 2 1 1 1 1 0 0 0
    8 6 3 2 1 1 1 1 1 0 0
    9 8 5 3 2 1 1 1 1 1 0
    10 10 5 3 2 1 1 1 1 1 1

    最后,q(n) = q(1, n)

    了解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得到递推公式:

    • q(kn) = 0  如果 k > n
    • q(kn) = 1  如果 k = n
    • q(kn) = q(k+1, n) + q(k + 1, n-k)  其它情况

    下面我讲讲自己在写代码时出现的问题,自己一开始直接运用的递归公式求解,不仅慢,而且容易出错。

    下面我就自己的一段代码拿出来分析分析:

     1 long long  mean(int n,int k)
     2 {
     3     for(int i=1;i<=n;i++)
     4     {
     5         f[i][i]=1;//递归结束条件
     6         for(int j=i+1;j<maxn;j++)
     7         f[i][j]=0;//递归结束条件,这是写递归函数必备要素
     8     }
     9     for(int i=2;i<=n;i++)
    10     for(int j=i-1;j>=1;j--)
    11     f[i][j]=f[i][j+1]+f[i-j][j+1];//这里是重点,我们的递推公式是:f(n,k)=f(n,k+1)+f(n-k,k+1)。因为n是由大到小,所以我们在第一个for循环中必须由小到大写,而k是由小到大,所以我们必须把第二个循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写
    12     return f[n][k];//注意返回值得书写
    13 }

    这段代码可以保存上一次计算的值,所以计算速度很快,而直接递归的话速度则很慢,需要宠妃计算很多次。下面看看直接递归的代码如何写:

    1 long long mean(int n,int k)
    2 {
    3     if(n==k) return 1;
    4     else if(n<k) return 0;
    5     else return (mean(n,k+1)+mean(n-k,k+1));
    6 }

    AC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505
    long long  f[maxn][maxn];
    long long  mean(int n,int k)
    {
        for(int i=1;i<=n;i++)
        {
            f[i][i]=1;
            for(int j=i+1;j<maxn;j++)
            f[i][j]=0;
        }
        for(int i=2;i<=n;i++)
        for(int j=i-1;j>=1;j--)
        f[i][j]=f[i][j+1]+f[i-j][j+1];//这里是重点
        return f[n][k];
    }
    int main()
    {
        int n;
        while(cin>>n)
        {
            if(n==0) break;
            cout<<mean(n,1)-1<<endl;
        }
        return 0;
    }
  • 相关阅读:
    大型门户网站架构设计的可伸缩性
    服务器性能的瓶颈分析
    boost中bind、thread、io_services测试
    C++ 宏定义中字符串连接操作
    完成端口与高性能服务器程序开发
    异步IO、APC、IO完成端口、线程池与高性能服务器
    在模板类中使用字符串作为无类型模板参数
    VS2010 设置全局Include Directories与Library Directories
    Yii的Model ( 模型)创建及使用
    mvc中循环遍历分配的代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hbcsu/p/386260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