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

    1.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

    Java 代码编译是由 Java 源码编译器来完成,流程图如下所示:

    Java 字节码的执行是由 JVM 执行引擎来完成,流程图如下所示:

    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包含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机制:Java源码编译机制、类加载机制、类执行机制

    类加载机制

    JVM的类加载机制是通过ClassLoader及其子类来完成的,类的层次关系和加载顺序可以由下图来描述:

    类执行机制

    JVM是基于栈的体系结构来执行class字节码的。线程创建后,都会产生程序计数器(PC)和栈(Stack),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在方法内的偏移量,栈中存放一个个栈帧,每个栈帧对应每个方法的每次调用,而栈帧又是局部变量和操作数栈两部分组成,局部变量区用于存放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和参数,操作数栈用于存放方法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结果。栈帧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Java内存区域

    程序计数器

    内存空间小,线程私有。字节码解释器工作是就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指令的字节码指令,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都需要依赖计数器完成

    Java 虚拟机栈

    虚拟机栈的栈元素是栈帧,当有一个方法被调用时,代表这个方法的栈帧入栈;当这个方法返回时,其栈帧出栈。因此,虚拟机栈中栈帧的入栈顺序就是方法调用顺序。什么是栈帧呢?栈帧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的运行空间。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局部变量表,方法中定义的局部变量以及方法的参数就存放在这张表中;另一部分是操作数栈,用来存放操作数。我们知道,Java 程序编译之后就变成了一条条字节码指令,其形式类似汇编,但和汇编有不同之处:汇编指令的操作数存放在数据段和寄存器中,可通过存储器或寄存器寻址找到需要的操作数;而 Java 字节码指令的操作数存放在操作数栈中,当执行某条带 n 个操作数的指令时,就从栈顶取 n 个操作数,然后把指令的计算结果(如果有的话)入栈。因此,当我们说 JVM 执行引擎是基于栈的时候,其中的"栈"指的就是操作数栈。需要说明的是,局部变量表以及操作数栈的容量的最大值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了,运行时不会改变。并且局部变量表的空间是可以复用的,例如,当指令的位置超出了局部变量表中某个变量 a 的作用域时,如果有新的局部变量 b 要被定义,b 就会覆盖 a 在局部变量表的空间。

    虚拟机把操作数栈作为它的工作区——大多数指令都要从这里弹出数据,执行运算,然后把结果压回操作数栈。比如,iadd指令就要从操作数栈中弹出两个整数,执行加法运算,其结果又压回到操作数栈中,看看下面的示例,它演示了虚拟机是如何把两个int类型的局部变量相加,再把结果保存到第三个局部变量的:

    在这个字节码序列里,前两个指令iload_0和iload_1将存储在局部变量中索引为0和1的整数压入操作数栈中,其后iadd指令从操作数栈中弹出那两个整数相加,再将结果压入操作数栈。第四条指令istore_2则从操作数栈中弹出结果,并把它存储到局部变量区索引为2的位置。下图详细表述了这个过程中局部变量和操作数栈的状态变化,图中没有使用的局部变量区和操作数栈区域以空白表示。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与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相似的,他们之间的区别不过是虚拟机栈为Java方法字节码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为Native方法服务。

    堆(heap)是虚拟机中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了,被所有线程共享,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它的目的便是存放对象实例。

    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因此 很多时候也被成为'GC'堆(Garbage Collected Heap)。从垃圾回收的角度来讲,现在的收集器包括HotSpot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所以堆又可以分为:新生代(Young)和老年代(Tenured),再细致一点,新生代又可分为Eden、From Survivor空间和To Survivor空间。从内存分配的角度来讲,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线程私有的分配缓冲区(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 ,TLAB)。当堆空间不足切无法扩展,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方法区

    方法去(Method Area)与Java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是方法区的一部分。Class文件中出了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Constant Pool Table),用于存放编译器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这些内容将在类加载后进入方法区存放。运行时常量池相对于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动态性,运行期间也可能有新的常量池放入持重,比如String.intern()方法。

    3.内存溢出

    下面给出个内存区域内存溢出的简单测试方法。

    这里有一点要重点说明,在多线程情况下,给每个线程的栈分配的内存越大,反而越容易产生内存溢出异常。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的内存是有限制的,虚拟机提供了参数来控制 Java 堆和方法区这两部分内存的最大值,忽略掉程序计数器消耗的内存(很小),以及进程本身消耗的内存,剩下的内存便给了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每个线程分配到的栈容量越大,可以建立的线程数量自然就越少。因此,如果是建立过多的线程导致的内存溢出,在不能减少线程数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减少最大堆和每个线程的栈容量来换取更多的线程。另外,由于 Java 堆内也可能发生内存泄露(Memory Leak),这里简要说明一下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的区别:

    内存泄露是指分配出去的内存没有被回收回来,由于失去了对该内存区域的控制,因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Java中一般不会产生内存泄露,因为有垃圾回收器自动回收垃圾,但这也不绝对,当我们 new 了对象,并保存了其引用,但是后面一直没用它,而垃圾回收器又不会去回收它,这边会造成内存泄露,内存溢出是指程序所需要的内存超出了系统所能分配的内存(包括动态扩展)的上限。

    4.类加载机制及类加载器

    类从被加载到虚拟机内存中开始,到卸载出内存为止,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和卸载七个阶段。它们开始的顺序如下图所示:

    其中类加载的过程包括了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加载、验证、准备和初始化这四个阶段发生的顺序是确定的,而解析阶段则不一定,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初始化阶段之后开始,这是为了支持 Java 语言的运行时绑定(也成为动态绑定或晚期绑定)。另外注意这里的几个阶段是按顺序开始,而不是按顺序进行或完成,因为这些阶段通常都是互相交叉地混合进行的,通常在一个阶段执行的过程中调用或激活另一个阶段。

    这里简要说明下 Java 中的绑定:绑定指的是把一个方法的调用与方法所在的类(方法主体)关联起来,对 Java 来说,绑定分为静态绑定和动态绑定:

    • 静态绑定:即前期绑定。在程序执行前方法已经被绑定,此时由编译器或其它连接程序实现。针对 Java,简单的可以理解为程序编译期的绑定。Java 当中的方法只有 final,static,private 和构造方法是前期绑定的。
    • 动态绑定:即晚期绑定,也叫运行时绑定。在运行时根据具体对象的类型进行绑定。在 Java 中,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是后期绑定的。

    下面详细讲述类加载过程中每个阶段所做的工作。

    加载

    加载时类加载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加载阶段,虚拟机需要完成以下三件事情:

    •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其定义的二进制字节流。
    • 将这个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 在 Java 堆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 java.lang.Class 对象,作为对方法区中这些数据的访问入口。

    相对于类加载的其他阶段而言,加载阶段(准确地说,是加载阶段获取类的二进制字节流的动作)是可控性最强的阶段,因为开发人员既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类加载器来完成加载,也可以自定义自己的类加载器来完成加载。

    加载阶段完成后,虚拟机外部的 二进制字节流就按照虚拟机所需的格式存储在方法区之中,而且在 Java 堆中也创建一个 java.lang.Class 类的对象,这样便可以通过该对象访问方法区中的这些数据。

    说到加载,不得不提到类加载器,下面就具体讲述下类加载器。

    类加载器虽然只用于实现类的加载动作,但它在 Java 程序中起到的作用却远远不限于类的加载阶段。对于任意一个类,都需要由它的类加载器和这个类本身一同确定其在就 Java 虚拟机中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即使两个类来源于同一个 Class 文件,只要加载它们的类加载器不同,那这两个类就必定不相等。这里的"相等"包括了代表类的 Class 对象的 equals()、isAssignableFrom()、isInstance()等方法的返回结果,也包括了使用 instanceof 关键字对对象所属关系的判定结果。

    站在 Java 虚拟机的角度来讲,只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加载器:

    • 启动类加载器:它使用 C++ 实现(这里仅限于 Hotspot,也就是 JDK1.5 之后默认的虚拟机,有很多其他的虚拟机是用 Java 语言实现的),是虚拟机自身的一部分。
    • 所有其他的类加载器:这些类加载器都由 Java 语言实现,独立于虚拟机之外,并且全部继承自抽象类 java.lang.ClassLoader,这些类加载器需要由启动类加载器加载到内存中之后才能去加载其他的类。

    站在 Java 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类加载器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类:

    •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跟上面相同。它负责加载存放在JDKjreli (JDK 代表 JDK 的安装目录,下同)下,或被-Xbootclasspath 参数指定的路径中的,并且能被虚拟机识别的类库(如 rt.jar,所有的java.* 开头的类均被 Bootstrap ClassLoader 加载)。启动类加载器是无法被 Java 程序直接引用的。
    • 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Loader,该加载器由sun.misc.Launcher$ExtClassLoader 实现,它负责加载JDKjrelibext 目录中,或者由 java.ext.dirs 系统变量指定的路径中的所有类库(如javax.* 开头的类),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扩展类加载器。
    •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该类加载器由 sun.misc.Launcher$AppClassLoader来实现,它负责加载用户类路径(ClassPath)所指定的类,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该类加载器,如果应用程序中没有自定义过自己的类加载器,一般情况下这个就是程序中默认的类加载器。

    应用程序都是由这三种类加载器互相配合进行加载的,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加入自定义的类加载器。因为 JVM 自带的 ClassLoader 只是懂得从本地文件系统加载标准的 java class 文件,因此如果编写了自己的 ClassLoader,便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 在执行非置信代码之前,自动验证数字签名。
    • 动态地创建符合用户特定需要的定制化构建类。
    • 从特定的场所取得 java class,例如数据库中和网络中。

    事实上当使用 Applet 的时候,就用到了特定的 ClassLoader,因为这时需要从网络上加载 java class,并且要检查相关的安全信息,应用服务器也大都使用了自定义的 ClassLoader 技术。

    这几种类加载器的层次关系如下图所示:

    这种层次关系称为类加载器的双亲委派模型。我们把每一层上面的类加载器叫做当前层类加载器的父加载器,当然,它们之间的父子关系并不是通过继承关系来实现的,而是使用组合关系来复用父加载器中的代码。该模型在JDK1.2 期间被引入并广泛应用于之后几乎所有的 Java 程序中,但它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约束模型,而是 Java设计者们推荐给开发者的一种类的加载器实现方式。

    双亲委派模型的工作流程是:如果一个类加载器收到了类加载的请求,它首先不会自己去尝试加载这个类,而是把请求委托给父加载器去完成,依次向上,因此,所有的类加载请求最终都应该被传递到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中,只有当父加载器在它的搜索范围中没有找到所需的类时,即无法完成该加载,子加载器才会尝试自己去加载该类。

    使用双亲委派模型来组织类加载器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 Java 类随着它的类加载器(说白了,就是它所在的目录)一起具备了一种带有优先级的层次关系,这对于保证 Java 程序的稳定运作很重要。例如,类java.lang.Object 类存放在JDKjrelib 下的 rt.jar 之中,因此无论是哪个类加载器要加载此类,最终都会委派给启动类加载器进行加载,这边保证了 Object 类在程序中的各种类加载器中都是同一个类。

    验证

    确保 Class 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符合当前虚拟机的要求,并且不会危害虚拟机自身的安全。

    准备

    类变量是被 static 修饰的变量,准备阶段为类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初始值,使用的是方法区的内存。

    实例变量不会在这阶段分配内存,它会在对象实例化时随着对象一起被分配在堆中。应该注意到,实例化不是类加载的一个过程,类加载发生在所有实例化操作之前,并且类加载只进行一次,实例化可以进行多次。

    解析

    将常量池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

    其中解析过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初始化阶段之后再开始,这是为了支持 Java 的动态绑定。

    初始化

    初始化阶段才真正开始执行类中定义的 Java 程序代码。初始化阶段是虚拟机执行类构造器 <clinit>() 方法的过程。在准备阶段,类变量已经赋过一次系统要求的初始值,而在初始化阶段,根据程序员通过程序制定的主观计划去初始化类变量和其它资源。

    初始化的时机

    1.主动引用

    虚拟机规范中并没有强制约束何时进行加载,但是规范严格规定了有且只有下列五种情况必须对类进行初始化(加载、验证、准备都会随之发生):

    • 遇到 new、getstatic、putstatic、invokestatic 这四条字节码指令时,如果类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必须先触发其初始化。最常见的生成这 4 条指令的场景是:使用 new 关键字实例化对象的时候;读取或设置一个类的静态字段(被 final 修饰、已在编译期把结果放入常量池的静态字段除外)的时候;以及调用一个类的静态方法的时候。
    • 使用 java.lang.reflect 包的方法对类进行反射调用的时候,如果类没有进行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
    • 当初始化一个类的时候,如果发现其父类还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父类的初始化。
    • 当虚拟机启动时,用户需要指定一个要执行的主类(包含 main() 方法的那个类),虚拟机会先初始化这个主类;
    • 当使用 JDK 1.7 的动态语言支持时,如果一个 java.lang.invoke.MethodHandle 实例最后的解析结果为 REF_getStatic, REF_putStatic, REF_invokeStatic 的方法句柄,并且这个方法句柄所对应的类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

    1.被动引用

    以上 5 种场景中的行为称为对一个类进行主动引用。除此之外,所有引用类的方式都不会触发初始化,称为被动引用。被动引用的常见例子包括:

    • 通过子类引用父类的静态字段,不会导致子类初始化。

    5.对象实例化分析

        对于内存分配情况最常见的示例便是对象实例化:

        Object obj=new Object();

    这段代码会涉及Java堆,Java栈,方法区三个最重要的内存区域。假设语句出现在方法体中,即使对JVM虚拟机不了解的 Java 使用这,应该也知道 obj 会作为引用类型(reference)的数据保存在 Java 栈的本地变量表中,而会在 Java 堆中保存该引用的实例化对象,但可能并不知道,Java 堆中还必须包含能查找到此对象类型数据的地址信息(如对象类型、父类、实现的接口、方法等),这些类型数据则保存在方法区中。

    另外,由于 reference 类型在 Java 虚拟机规范里面只规定了一个指向对象的引用,并没有定义这个引用应该通过哪种方式去定位,以及访问到 Java 堆中的对象的具体位置,因此不同虚拟机实现的对象访问方式会有所不同,主流的访问方式有两种:使用句柄池和直接使用指针。

    通过句柄池访问的方式如下:

    通过直接指针访问的方式如下:

    这两种对象的访问方式各有优势,使用句柄访问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 reference 中存放的是稳定的句柄地址,在对象被移动(垃圾收集时移动对象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时只会改变句柄中的实例数据指针,而 reference 本身不需要修改。使用直接指针访问方式的最大好处是速度快,它节省了一次指针定位的时间开销。目前 Java 默认使用的 HotSpot 虚拟机采用的便是是第二种方式进行对象访问的。

    6.多态性实现机制——静态分派与动态分派

    7.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收集主要是针对堆和方法区进行。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这三个区域属于线程私有的,只存在于线程的生命周期内,线程结束之后就会消失,因此不需要对这三个区域进行垃圾回收。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被回收

    1. 引用计数算法

    为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当对象增加一个引用时计数器加 1,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 1。引用计数为 0 的对象可被回收。

    在两个对象出现循环引用的情况下,此时引用计数器永远不为 0,导致无法对它们进行回收。正是因为循环引用的存在,因此 Java 虚拟机不使用引用计数算法。

    在上述代码中,a 与 b 引用的对象实例互相持有了对象的引用,因此当我们把对 a 对象与 b 对象的引用去除之后,由于两个对象还存在互相之间的引用,导致两个 Test 对象无法被回收。

    1. 可达性分析算法

    以 GC Roots 为起始点进行搜索,可达的对象都是存活的,不可达的对象可被回收。

    Java 虚拟机使用该算法来判断对象是否可被回收,GC Roots 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 虚拟机栈中局部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 JNI 中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1. 方法区的回收

    因为方法区主要存放永久代对象,而永久代对象的回收率比新生代低很多,所以在方法区上进行回收性价比不高。

    主要是对常量池的回收和对类的卸载。

    为了避免内存溢出,在大量使用反射和动态代理的场景都需要虚拟机具备类卸载功能。

    类的卸载条件很多,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并且满足了条件也不一定会被卸载:

    • 该类所有的实例都已经被回收,此时堆中不存在该类的任何实例。
    • 加载该类的 ClassLoader 已经被回收。
    • 该类对应的 Class 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也就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方法。
    1. finalize()

    类似 C++ 的析构函数,用于关闭外部资源。但是 try-finally 等方式可以做得更好,并且该方法运行代价很高,不确定性大,无法保证各个对象的调用顺序,因此最好不要使用。

    当一个对象可被回收时,如果需要执行该对象的 finalize() 方法,那么就有可能在该方法中让对象重新被引用,从而实现自救。自救只能进行一次,如果回收的对象之前调用了 finalize() 方法自救,后面回收时不会再调用该方法。

    引用类型

    无论是通过引用计数算法判断对象的引用数量,还是通过可达性分析算法判断对象是否可达,判定对象是否可被回收都与引用有关。

    Java 提供了四种强度不同的引用类型。

    1.强引用

    被强引用关联的对象不会被回收。

    使用 new 一个新对象的方式来创建强引用。

    2.软引用

    被软引用关联的对象只有在内存不够的情况下才会被回收。

    使用 SoftReference 类来创建软引用

    3.弱引用

    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一定会被回收,也就是说它只能存活到下一次垃圾回收发生之前。

    使用 WeakReference 类来创建弱引用。

    4.虚引用

    又称为幽灵引用或者幻影引用,一个对象是否有虚引用的存在,不会对其生存时间造成影响,也无法通过虚引用得到一个对象。

    为一个对象设置虚引用的唯一目的是能在这个对象被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

    使用 PhantomReference 来创建虚引用。

    垃圾收集算法

    1.标记-清理

    在标记阶段,程序会检查每个对象是否为活动对象,如果是活动对象,则程序会在对象头部打上标记。

    在清除阶段,会进行对象回收并取消标志位,另外,还会判断回收后的分块与前一个空闲分块是否连续,若连续,会合并这两个分块。回收对象就是把对象作为分块,连接到被称为 "空闲链表" 的单向链表,之后进行分配时只需要遍历这个空闲链表,就可以找到分块。

    在分配时,程序会搜索空闲链表寻找空间大于等于新对象大小 size 的块 block。如果它找到的块等于 size,会直接返回这个分块;如果找到的块大于 size,会将块分割成大小为 size 与 (block - size) 的两部分,返回大小为 size 的分块,并把大小为 (block - size) 的块返回给空闲链表。

    不足:

    • 标记和清除过程效率都不高;
    • 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导致无法给大对象分配内存。

    2.标记-整理

    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优点:

    • 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不足:

    • 需要移动大量对象,处理效率比较低。

    3.复制

    将内存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再把使用过的内存空间进行一次清理。

    主要不足是只使用了内存的一半。

    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都采用这种收集算法回收新生代,但是并不是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而是一块较大的 Eden 空间和两块较小的 Survivor 空间,每次使用 Eden 和其中一块 Survivor。在回收时,将 Eden 和 Survivor 中还存活着的对象全部复制到另一块 Survivor 上,最后清理 Eden 和使用过的那一块 Survivor。

    HotSpot 虚拟机的 Eden 和 Survivor 大小比例默认为 8:1,保证了内存的利用率达到 90%。如果每次回收有多于 10% 的对象存活,那么一块 Survivor 就不够用了,此时需要依赖于老年代进行空间分配担保,也就是借用老年代的空间存储放不下的对象。

    4.分代收集

    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采用分代收集算法,它根据对象存活周期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不同块采用适当的收集算法。

    一般将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

    • 新生代使用:复制算法
    • 老年代使用:标记 - 清除 或者 标记 - 整理 算法

    垃圾收集器

    以上是 HotSpot 虚拟机中的 7 个垃圾收集器,连线表示垃圾收集器可以配合使用。

    • 单线程与多线程:单线程指的是垃圾收集器只使用一个线程,而多线程使用多个线程;
    • 串行与并行:串行指的是垃圾收集器与用户程序交替执行,这意味着在执行垃圾收集的时候需要停顿用户程序;并行指的是垃圾收集器和用户程序同时执行。除了 CMS 和 G1 之外,其它垃圾收集器都是以串行的方式执行。

    8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Minor GC和Full GC

    • Minor GC:回收新生代,因为新生代对象存活时间很短,因此 Minor GC 会频繁执行,执行的速度一般也会比较快。
    • Full GC:回收老年代和新生代,老年代对象其存活时间长,因此 Full GC 很少执行,执行速度会比 Minor GC 慢很多。

    内存分配策略

    1. 对象优先在 Eden 分配

    大多数情况下,对象在新生代 Eden 上分配,当 Eden 空间不够时,发起 Minor GC。

    2.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大对象是指需要连续内存空间的对象,最典型的大对象是那种很长的字符串以及数组。

    经常出现大对象会提前触发垃圾收集以获取足够的连续空间分配给大对象。

    -XX:PretenureSizeThreshold,大于此值的对象直接在老年代分配,避免在 Eden 和 Survivor 之间的大量内存复制。

    3. 长期存活的对象进入老年代

    为对象定义年龄计数器,对象在 Eden 出生并经过 Minor GC 依然存活,将移动到 Survivor 中,年龄就增加 1 岁,增加到一定年龄则移动到老年代中。

    -XX:MaxTenuringThreshold 用来定义年龄的阈值。

    4. 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虚拟机并不是永远要求对象的年龄必须达到 MaxTenuringThreshold 才能晋升老年代,如果在 Survivor 中相同年龄所有对象大小的总和大于 Survivor 空间的一半,则年龄大于或等于该年龄的对象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无需等到 MaxTenuringThreshold 中要求的年龄。

    5. 空间分配担保

    在发生 Minor GC 之前,虚拟机先检查老年代最大可用的连续空间是否大于新生代所有对象总空间,如果条件成立的话,那么 Minor GC 可以确认是安全的。

    如果不成立的话虚拟机会查看 HandlePromotionFailure 的值是否允许担保失败,如果允许那么就会继续检查老年代最大可用的连续空间是否大于历次晋升到老年代对象的平均大小,如果大于,将尝试着进行一次 Minor GC;如果小于,或者 HandlePromotionFailure 的值不允许冒险,那么就要进行一次 Full GC。

    Full GC 的触发条件

    对于 Minor GC,其触发条件非常简单,当 Eden 空间满时,就将触发一次 Minor GC。而 Full GC 则相对复杂,有以下条件:

    1. 调用 System.gc()

    只是建议虚拟机执行 Full GC,但是虚拟机不一定真正去执行。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而是让虚拟机管理内存。

    2. 老年代空间不足

    老年代空间不足的常见场景为前文所讲的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长期存活的对象进入老年代等。

    为了避免以上原因引起的 Full GC,应当尽量不要创建过大的对象以及数组。除此之外,可以通过 -Xmn 虚拟机参数调大新生代的大小,让对象尽量在新生代被回收掉,不进入老年代。还可以通过 -XX:MaxTenuringThreshold 调大对象进入老年代的年龄,让对象在新生代多存活一段时间。

    3. 空间分配担保失败

    使用复制算法的 Minor GC 需要老年代的内存空间作担保,如果担保失败会执行一次 Full GC。具体内容请参考上面的第 5 小节。

    4. JDK 1.7 及以前的永久代空间不足

    在 JDK 1.7 及以前,HotSpot 虚拟机中的方法区是用永久代实现的,永久代中存放的为一些 Class 的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数据。

    当系统中要加载的类、反射的类和调用的方法较多时,永久代可能会被占满,在未配置为采用 CMS GC 的情况下也会执行 Full GC。如果经过 Full GC 仍然回收不了,那么虚拟机会抛出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为避免以上原因引起的 Full GC,可采用的方法为增大永久代空间或转为使用 CMS GC。

    9.性能调优

    Java 虚拟机的内存管理与垃圾收集是虚拟机结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程序(尤其服务器端)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性能调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实际分析时可能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这里仅就一些简单常用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 我们可以通过给 Java 虚拟机分配超大堆(前提是物理机的内存足够大)来提升服务器的响应速度,但分配超大堆的前提是有把握把应用程序的 Full GC 频率控制得足够低,因为一次 Full GC 的时间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停顿。控制 Full GC 频率的关键是保证应用中绝大多数对象的生存周期不应太长,尤其不能产生批量的、生命周期长的大对象,这样才能保证老年代的稳定。

    • Direct Memory 在堆内存外分配,而且二者均受限于物理机内存,且成负相关关系,因此分配超大堆时,如果用到了 NIO 机制分配使用了很多的 Direct Memory,则有可能导致 Direct Memory 的 OutOfMemory Error 异常,这时可以通过 -XX:MaxDirectMemorySize 参数调整 Direct Memory 的大小。

    • 除了 Java 堆和永久代以及直接内存外,还要注意下面这些区域也会占用较多的内存,这些内存的总和会受到操作系统进程最大内存的限制:

    1、线程堆栈:可通过 -Xss 调整大小,内存不足时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纵向无法分配,即无法分配新的栈帧)或 OutOfMemoryError(横向无法分配,即无法建立新的线程)。

    2、Socket 缓冲区:每个 Socket 连接都有 Receive 和 Send 两个缓冲区,分别占用大约 37KB 和 25KB 的内存。如果无法分配,可能会抛出 IOException:Too many open files 异常。

    3、JNI 代码:如果代码中使用了JNI调用本地库,那本地库使用的内存也不在堆中。

    4、虚拟机和 GC:虚拟机和 GC 的代码执行也要消耗一定的内存。

  • 相关阅读:
    Element-ui左侧菜单刷新依旧高亮显示当前菜单
    Element-ui表格单选
    Element-UI表格点击Popover 弹出框确定取消
    纯JS原生请求接口post方式
    Vue+Element-ui+二级联动封装组件
    Vue如何修改标题title呢?
    vue-cli3.0怎么修改端口?
    Element-ui上传文件(删除、添加、预览)
    关于Ubuntu的ifconfig命令出现SIOCSIFADDR系列错误
    关于keil 中出现“give arg typ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xinxin/p/1154563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