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现状总结


    定义

    以基础信息采集为核心,整合医院HIS、LIS、PACS、EMR、OA、HRP等医院内部的相关信息资源,面向临床、科研和集团化管理建立的网络化、实时化的运营与临床信息平台,平台运用消息引擎等数据传输技术和标准化的消息封装手段实现院内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异构系统、异构数据、异构网络、异构协议之间的信息集成和基于规范的数据交换实现共享,从而形成全院级的病人主索引,满足医疗信息集成和共享交换要求,在此基础上使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形成一个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信息平台,并建立对外连接医保、公共卫生、区域健康、社区医疗等多个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的规范化、一体化管理。

     

    目的

    1、为各种医疗应用提供统一的医疗数据访问服务,从而消除各种医疗应用系统与医疗数据中心的直接耦合性。

    2、为各种临床信息系统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基于系统集成模型,通过HL7DICOM等标准通讯协议或医院规定的标准通讯协议为各种医疗应用系统提供集成服务,确保各个临床信息系统在工作流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交互协作,从而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成各项医疗业务。

    组成

    1. 数据中心(运营、临床、基础)
    2. 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EMPI)升级改造
    3. 基础服务 

    3.1、存储服务

    3.2、注册服务

    3.3、字典同步更新

     

    4.应用门户

      4.1、病人信息集成(患者360视图)

      4.2、患者公众门户(面向大众使用)

      4.3、管理人员门户等。。。。。。

    5.消息中间件

      5.1、通讯标准协议(HL7、医院自定义标准等)

      5.2、数据转换路由

      5.3、数据统一(ETL)

      5.4、在线监控与消息通知

     

    当前问题

    1. 各大应用厂商标准不一致,因为利益原因相互制约,导致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很难实际在医院建立使用,也是集成平台上线周期长和成本过大的原因;
    2. 目前各家集成平台公司还是以SOA为标准,创立自己的ESB服务总线,因为各自为战,相互竞争,导致到现在没有一个标准的医疗行业的消息服务中间件;
    3. SOA架构在互联网行业已经落后,在医疗IT行业,还能用多久???
    4. 原来很多医院都是以HIS为中心,有的医院上线集成平台后,也仅仅代替了HIS的总线作用,无法拓展更多功能(这个需要医院厂商一起配合,推动附属系统开发)

    展望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各大医院基本都部署着几十甚至上百个信息系统,医院对信息化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由于信息系统厂商不一、软件不同,导致各个系统无法兼容,阻碍数据的共享,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对于医院方,虽然存储了这些信息,但是无法真正的进行使用,所以现在这种医疗信息系统的多样性和标准不统一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瓶颈。

    正是因为上述的问题,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目前已经是整个业界的共识,很多有实力的医院或者公司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集成平台。虽然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集成平台还处在探索磨合阶段,但是因为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经路线,也是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它肯定会继续完善发展下去,而且相信用不了多久的时间集成平台会变成像HIS、EMR等系统一样,成为一家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标志,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需品。

     

     

  • 相关阅读:
    梯度提升树(GBDT)原理小结
    scikit-learn Adaboost类库使用小结
    集成学习之Adaboost算法原理小结
    集成学习原理小结
    支持向量机高斯核调参小结
    scikit-learn 支持向量机算法库使用小结
    支持向量机原理(五)线性支持回归
    支持向量机原理(四)SMO算法原理
    支持向量机原理(三)线性不可分支持向量机与核函数
    支持向量机原理(二) 线性支持向量机的软间隔最大化模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akatadage/p/1043246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