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404 实验一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号 20192404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一报告

    课程:《Python程序设计》
    班级: 1924
    姓名: 贾智博
    学号:20192404
    实验教师:王志强
    实验日期:2020年4月11日
    必修/选修: 公选课

    1.实验内容

    1.熟悉Python开发环境;
    2.练习Python运行、调试技能;
    3.编写程序,练习变量和类型、字符串、对象、缩进和注释等;
    4. 掌握git技能

    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1.首先,python开发环境我个人熟悉的有两个:IDLE及pycharm。
      以下是我熟悉开发环境的截图:

    • 2.接着,我练习了python程序的运行及调试
      (1)IDLE运行只需一键F5
      (2)pycharm运行Ctrl+Shift+F10
      以下截图是我对之前编的程序的调试,加设断点单步运行:

    • 3.然后,我进行了实验第三项,编写程序,练习变量和类型、字符串、对象、缩进和注释等;(以下是实验截图)

    • 4.最后我还练习了一下将代码push到码云的功能。
      或创建完程序直接提示是否需要提交到码云,或采用上方菜单栏VCS——git——push方式进行提交(快捷键为Ctrl+Shift+K)

    3.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课程刚开始时,由于IDLE操作相对更为简单,我就一直使用IDLE进行学习,没能掌握pycharm的操作方法。
    • 问题1解决方案:看了老师在云班课发布的视频,再加上在网上的搜索,还有与同学的交流,我渐渐掌握了这个更为好用的python开发环境(下面附带一个我当初搜到的网页,对我很有帮助)
    • 问题2:有一些已经掌握的知识长时间不用有所遗忘。
    • 问题2解决方案:回去复习老师在云班课上发布的资源,在网络上搜索以求尽可能地自己回想、解决,最后向同学询问,并将问题记录在笔记上以避免再次遗漏加深印象。

    其他(感悟、思考等)

    在Python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长期以来依赖于知识全部老师讲的学习方式,使我自己丢失了自学能力,在python课程刚入门时就是如此,有问题就问老师,但是强哥指出了我的缺
    点并告诉我要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在网上有大量的资源的情况下,大多数问题都能通过自己查询得到解决,所以我也在积极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虽然现在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我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
    我会越来越能够独立学习,摆脱依赖。
    后来,在学习完C语言,我发现了Python的优势,它更为简洁而且更容易掌握,所以这也使我对python学习更有了兴趣,其实编程也没有我曾经想像的那么复杂,尤其是在看了老师推荐的《python编程 从入门到实践》后,我相信以后我会用现在学到的知识通过编程解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参考资料

  • 相关阅读:
    Centos LNMP 安装日记
    记录一次开源工单系统
    搭建Lvs负载均衡群集
    使用yum配置lnmp环境(CentOS7.6)
    AWK的介绍学习
    Shell应用之网卡流量监测
    【NLP】RNN、LSTM、GRU
    【机器学习】Softmax及求导
    【PyTorch】使用中注意事项
    【实作】CNN-人脸表情识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zbysl0910/p/1267808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