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复制原理和应用


    1.前言

    说到分布式高可用,必然少不了复制,一来是为了做个冗余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二来还可以达到分流来提高性能的目的。基本架构:

    下面用M表示Master(主服务器),S表示Slave(从服务器),话不多说,先敲代码

    2.配置

    slaveof 192.168.1.1 6379
    

    在S端配置slaveof就可以实现复制了,意思是我从192.168.1.1 6379这台M复制数据。注意第一次复制的时候S上面的数据会被覆盖。下面就在我的虚拟机上面实操一下,配置3台redis,6379是M,6380、6381是S

    配置M

    $ cp redis.conf redis_6379.conf
    $ vi redis_6379.conf
    bind 192.168.56.10 #修改ip为本机
    

    配置S

    $ cp redis_6379.conf redis_6380.conf
    $ vi redis_6380.conf
    #修改端口号和pid文件名
    port 6380
    pidfile /var/run/redis_6380.pid
    slaveof 192.168.56.10 6379 #设定复制
    #同样拷贝一份配置按照上面的步骤修改6381的配置
    $ cp redis_6380.conf redis_6381.conf
    

    启动

    $ src/redis-server redis_6379.conf
    $ src/redis-server redis_6380.conf
    $ src/redis-server redis_6381.conf
    

    测试复制

    $ src/redis-cli -h 192.168.56.10 -p 6379
    192.168.56.10:6379> set name pigfly
    OK
    192.168.56.10:6379> quit
    $ src/redis-cli -h 192.168.56.10 -p 6380
    192.168.56.10:6380> get name
    "pigfly" #复制成功
    192.168.56.10:6380> quit
    $ src/redis-cli -h 192.168.56.10 -p 6379
    192.168.56.10:6379> del name
    (integer) 1
    192.168.56.10:6379> quit
    $ src/redis-cli -h 192.168.56.10 -p 6380
    192.168.56.10:6380> get name
    (nil) #删除同步成功
    
    192.168.56.10:6380> set age 23
    #注意S只读,这是默认配置,如果要S可写修改read-only=no
    #一般来说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复制的时候会把数据覆盖 (error) READONLY You can't write against a read only slave. 192.168.56.10:6380> quit $ src/redis-cli -h 192.168.56.10 -p 6379 192.168.56.10:6379> setex address 10 xxstreat OK 192.168.56.10:6379> quit $ src/redis-cli -h 192.168.56.10 -p 6380 192.168.56.10:6380> get address (nil) #过期同步成功

    3.原理

    当M和S连接正常时,redis通过命令传播来同步数据,每当M执行一个写命令,就会把命令发送给S,S执行后,两者达到数据的一致性。当S第一次连接或者断线后重连M的时候,复制过程是这样子的:

    sync全量复制

    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作是sync全量复制,每一次复制,M执行bgsave把所有数据打包成快照文件发给S,S再解包载入内存。

    M执行bgsave消耗CPU、内存、磁盘I/O,传输过程消耗网络带宽,如果S是第一次连接M,不可避免会执行上述操作,但如果S是断线重连的情况,就有点不划算了,因为S真正需要复制的数据是断线以后的,如果全量复制就太浪费资源和时间了,所以redis2.8以后的版本做了改进,加了psync增量复制,psync(part-sync)跟sync不同的是,psync只发送S真正需要的命令流,大大地提高了打包和传输的效率,那么redis是怎么实现增量复制的呢?

    replid, offset

    每个M和S都有上面这两个属性,replid是M的唯一标识。offset是命令流的字节数,简单来说,只要有写入命令(就算没有S),这个offset就会增加

    M维护着上图这样一个固定长度、先进先出的队列来保存最近的命令流

    上图就是增量复制的过程,假定S当前offset=offset_s,M当前offset=offset_m:

    1.M判断replid是否和自己的replid相等,如果不相等,跳出执行全量复制

    2.M检查offset_s是否还在缓冲队列,如果是,发送从offset_s开始到offset_m的命令流,如果没有了,跳出执行全量复制

    3.S执行命令流,更新offset_s = offset_m

    复制的机制和特点:

    • 当M和S连接良好时,S定时请求M进行复制,M向S发送命令流来保持同步
    • redis默认使用高性能的异步复制,S会异步向M确认收到的数据
    • 当M和S由于网络问题或者超时导致断开连接,S会尝试重新连接,请求增量复制
    • 不能增量复制时,执行全量复制
    • 一个M可以有多个S
    • S也可以复制其他S
    • 复制在M端是非阻塞的,也就是M向S复制的过程中,M的查询不受影响
    • 复制在S端也基本上是非阻塞的,初始化同步的时候,S可以提供旧数据来使查询不受影响,载入数据的时候,S将会阻塞连接不提供查询服务(非常大的数据也只需要短短几秒就同步完了),旧数据将会被删除,新数据将会被载入
    • 可以把耗时查询放到S上面来提高主机的性能
    • 可以使用复制来避免M持久化带来的开销,让一个S来持久化,但是应该避免M重启,因为M重启之后数据是空的,这时候如果同步的话S的数据也变成空了。就算是用redis的sentinel实现的高可用方案,也不要把持久化关了,说不定sentinel还没来得及检测到故障,M就已经宕机然后重启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M和S都打开持久化,下面就演示数据是如何丢失的:
      • A,B,C三台redis服务器,A是M,B和C是S
      • 因为某些原因,A宕机了,它执行自动重启机制,这时候因为关闭了持久化,磁盘里是没有备份数据的,内存里的数据也因为重启丢失了,所以重启之后数据全部丢了
      • B和C尝试同步,它们也不管A的数据是不是空,照常同步过来了,所以B和C的数据也丢了

    redis复制如何处理过期的缓存?

    1. S不处理,而是等M处理过期后给S发送DEL命令
    2. 当M没有及时发送DEL命令,导致过期的缓存仍然存在于S,S将会根据自己的逻辑时钟报告缓存已过期,并且设置为只读
    3. Lua脚本运行的时候,不执行缓存回收
    4. 一旦S变身为M,它马上自个儿执行缓存回收

    使用Docker和NAT的情况,如何配置?

    使用端口转发和网络地址转换的时候,redis复制要特别小心,特别是使用redis-sentiner,它是根据INFO命令来获取IP地址的,这种情况下可以配置IP端口映射,来让M获取到S正确的地址:

    slave-announce-ip 5.5.5.5
    slave-announce-port 1234
    

      

    这样M执行INFO命令看到S的IP就是映射过的: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1
    slave0:ip=5.5.5.5,port=1234,state=online,offset=420,lag=1
    

      

    INFO命令

    通过info命令可以查看复制的参数和状态

    $ src/redis-cli -h 192.168.56.10 -p 6381
    192.168.56.10:6381> info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1
    slave0:ip=192.168.56.10,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644,lag=1
    master_replid:b01608293384f8ea87b5bd0aabe081948f33a3dd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644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1
    repl_backlog_histlen:644
    

      

    4.性能优化

    1.调整缓冲队列的大小来尽可能达到增量复制而避免全量复制,repl-backlog-size默认1mb

    5.参考资料

    redis文档

    redis实战

    redis设计与实现

  • 相关阅读:
    企业视频会议EasyRTC视频云服务是如何满足不同企业多场景直播的?
    TSINGSEE青犀视频H265网页播放器EasyPlayerPro-Win如何通过配置文件实现自动播放等功能?
    TSINGSEE青犀视频自主研发H265播放器EasyPlayerPro-Win C++如何获取软件版本信息源码
    RTMP视频直播点播平台EasyDSS及企业视频通话会议系统EasyRTC内启动nginx 配置重定向功能介绍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上机练习二(函数模板)
    2014暑假ACM训练总结
    codeforces 之 Little Pigs and Wolves
    SDUT 2766 小明传奇2
    0-1背包的总结
    POJ 2063 Investment (完全背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ustlikeheaven/p/779922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