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watch机制不是银弹?


    几乎所有构建系统都选择使用watch机制来解决开发过程中需要反复生成构建后文件的问题,但在watch机制下,长期以来我们必须忍受修改完代码,保存完代码必须喝口茶才能刷新看看效果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探讨为什么watch不是银弹,并尝试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watch基于的事实

    当一个文件修改,我们能知道其修改可能导致的文件修改,那么重新构建这些文件即可。

    通常对于文件A,构建成文件B这种场景,这种对应关系是极好确定的。但现实场景下,构建过程往往不是那么简单。例如:

    文件A + 文件B(被文件A引用) -> 文件C
    

    在这种场景下,文件B的修改,可能难以定位哪些文件需要重新跑构建任务,因为可能有很多文件引用了文件B。

    除非我们建立一个依赖树,并在每次文件更新的情况下更新依赖树,并根据新的依赖树触发文件构建。但这对每一个插件都需要自行实现这个机制,并且极易出错。故实际上watch机制仅仅是重跑了整个task。所以当项目越来越大的时候,watch机制将越来越慢(因为越来越多文件需要重新跑整个过程,即使通过缓存减少了整个过程所需的耗时)。

    解决方案

      • src直接可用

        AlloyTeam & @ldjking,简单来说直接让src直接可跑,把构建任务放置在浏览器端,甚至根本不构建,既可做到及时修改及时刷新,在开发过程中减少了时间消耗。线下构建仅仅负责性能优化上的问题,不负责开发效率。
        典型代表有LESSReact等。但也有一些问题:

        1. 难以在浏览器端实现优雅的构建方式,难以提供强大的功能进一步减少开发成本,大部分只能采用类似<style type="text/less"></style>的方式引入脚本。
        2. 开发模式下的执行顺序不一定和实际场景相同,可能导致隐形bug出现,例如实现一个HTML inline由于开发模式下inline是异步的,而发布模式下inline时同步的,产生莫名其妙的bug。
        3. 浏览器编译性能堪忧,例如js版的sass,编译速度几乎无法忍受。
        4. 需要维护线上、线下两套构建系统,增加了工具开发成本。
      • 本地服务器动态构建

        一个事实是:在合理的规范支持下,我们可以从浏览器请求的文件,回溯到该文件构建过程中的入口文件。这样我们就可以动态触发一次构建过程。

        通过在本地建立一个服务器,让服务器捕获请求后,在服务器中动态构建。只要回溯到入口文件,我们便能将入口文件丢进gulp插件组成的管道中,则输出便是浏览器需要的文件。

        这样我们就能解决上面的所有问题。

  • 相关阅读:
    第二章 存储,2.1 永不停止的脚步——数据库优化之路(作者:佳毅)
    第一章 基础设施,1.3 阿里视频云ApsaraVideo是怎样让4000万人同时狂欢的(作者:蔡华)
    第一章 基础设施,1.2 双11背后基础设施软硬结合实践创新(作者:希有)
    第一章 基础设施,1.1 万亿交易量级下的秒级监控(作者:郁松、章邯、程超、癫行)
    阿里巴巴2016双11背后的技术(不一样的技术创新)
    java实现Haffman编码
    CentOS7安装Nginx并部署
    ubuntu usb权限问题解决
    Camera图像处理原理及实例分析-重要图像概念
    sensor的skipping and binning 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ustany/p/410276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