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基础] 基础问答


    请你说一下tcp和udp的区别

    1、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 证可靠交付
    3、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是TCP把数据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UDP是面向报文的,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对实时应用很有用,如IP电话,实时视频会议等)
    4、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5、TCP首部开销20字节;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
    6、TCP的逻辑通信信道是全双工的可靠信道,UDP则是不可靠信道



    说一下为什么tcp可靠,哪些方法保证可靠

    [1] 确认和重传机制
    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同步双方的“序列号 + 确认号 + 窗口大小信息”,是确认重传、流控的基础
    传输过程中,如果Checksum校验失败、丢包或延时,发送端重传。
    [2] 数据排序
    TCP有专门的序列号SN字段,可提供数据re-order
    [3] 流量控制
    滑动窗口和计时器的使用。TCP窗口中会指明双方能够发送接收的最大数据量,发送方通过维持一个发送滑动窗口来确保不会发生由于发送方报文发送太快接收方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
    [4] 拥塞控制
    TCP的拥塞控制由4个核心算法组成:
    “慢启动”(Slow Start)
    “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
    “快速重传 ”(Fast Retransmit)
    “快速恢复”(Fast Recovery)

    回答一下TCP三次握手,以及为什么不是两次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为什么不是两次:
    在服务端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回应(第二次握手)后,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连接已建立,而如果客户端并没有收到服务端的回应呢?此时,客户端仍认为连接未建立,服务端会对已建立的连接保存必要的资源,如果大量的这种情况,服务端会崩溃。

    说说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个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四次挥手过程:
    (1)客户端A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A到服务器B的数据传送。
    (2)服务器B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服务器B关闭与客户端A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A。
    (4)客户端A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
    四次挥手原因:这是因为服务端的LISTEN状态下的SOCKET当收到SYN报文的建连请求后,它可以把ACK和SYN(ACK起应答作用,而SYN起同步作用)放在一个报文里来发送。但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通知时,它仅仅表示对方没有数据发送给你了;但未必你所有的数据都全部发送给对方了,所以你可以未必会马上会关闭SOCKET,也即你可能还需要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之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你同意现在可以关闭连接了,所以它这里的ACK报文和FIN报文多数情况下都是分开发送的。

    说一说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该层通常又被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两个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网络中多用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完成网络介质的访问控制;
    LL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护网络连接,执行差错校验、流量控制和链路控制。
    数据链路层的具体工作是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三层,它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也是通信子网的最高一层。它在下两层的基础上向资源子网提供服务。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一般地,数据链路层是解决同一网络内节点之间的通信,而网络层主要解决不同子网间的通信。例如在广域网之间通信时,必然会遇到路由(即两节点间可能有多条路径)选择问题。
    在实现网络层功能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寻址: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物理地址(如MAC地址)仅解决网络内部的寻址问题。在不同子网之间通信时,为了识别和找到网络中的设备,每一子网中的设备都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由于各子网使用的物理技术可能不同,因此这个地址应当是逻辑地址(如IP地址)。
    交换:规定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常见的交换技术有:线路交换技术和存储转发技术,后者又包括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
    路由算法:当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时,本层可以根据路由算法,通过网络为数据分组选择最佳路径,并将信息从最合适的路径由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连接服务:与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不同的是,前者控制的是网络相邻节点间的流量,后者控制的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流量。其目的在于防止阻塞,并进行差错检测。
    传输层
    OSI下3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通信,上3层的任务是数据处理。而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OSI模型的第4层。因此该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传输层的作用是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送报文。该层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Novell网络中的SPX协议和微软的NetBIOS/NetBEUI协议。
    传输层提供会话层和网络层之间的传输服务,这种服务从会话层获得数据,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分割。然后,传输层将数据传递到网络层,并确保数据能正确无误地传送到网络层。因此,传输层负责提供两节点之间数据的可靠传送,当两节点的联系确定之后,传输层则负责监督工作。综上,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传输连接管理: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的功能。传输层在网络层的基础上为高层提供“面向连接”和“面向无接连”的两种服务。
    处理传输差错: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和不太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在提供“面向连接”服务时,通过这一层传输的数据将由目标设备确认,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确认信息,数据将被重发。
    监控服务质量。
    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5层,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将不同实体之间的表示层的连接称为会话。因此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用户可以按照半双工、单工和全双工的方式建立会话。当建立会话时,用户必须提供他们想要连接的远程地址。而这些地址与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地址或网络层的逻辑地址不同,它们是为用户专门设计的,更便于用户记忆。域名(DN)就是一种网络上使用的远程地址例如:www.3721.com就是一个域名。会话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会话管理:允许用户在两个实体设备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会话,并支持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提供单方向会话或双向同时会话,并管理会话中的发送顺序,以及会话所占用时间的长短。
    会话流量控制:提供会话流量控制和交叉会话功能。
    寻址:使用远程地址建立会话连接。l
    出错控制:从逻辑上讲会话层主要负责数据交换的建立、保持和终止,但实际的工作却是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并负责纠正错误。会话控制和远程过程调用均属于这一层的功能。但应注意,此层检查的错误不是通信介质的错误,而是磁盘空间、打印机缺纸等类型的高级错误。
    表示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六层,它对来自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种语法赋予相应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其主要功能是“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表示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数据格式处理:协商和建立数据交换的格式,解决各应用程序之间在数据格式表示上的差异。
    数据的编码:处理字符集和数字的转换。例如由于用户程序中的数据类型(整型或实型、有符号或无符号等)、用户标识等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因此,在设备之间需要具有在不同字符集或格式之间转换的功能。
    压缩和解压缩:为了减少数据的传输量,这一层还负责数据的压缩与恢复。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它在其他6层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完成网络中应用程序与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建立与结束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并完成网络用户提出的各种网络服务及应用所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等各种协议。此外,该层还负责协调各个应用程序间的工作。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协议有:文件服务、目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电子邮件服务(E-mail)、打印服务、安全服务、网络管理服务、数据库服务等。上述的各种网络服务由该层的不同应用协议和程序完成,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之间在功能、界面、实现技术、对硬件的支持、安全可靠性以及具有的各种应用程序接口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用户接口: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以及应用程序与网络间的直接接口,使得用户能够与网络进行交互式联系。
    实现各种服务:该层具有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和实现用户请求的各种服务。

    说一说DNS解析过程

    1、浏览器先检查自身缓存中有没有被解析过的这个域名对应的ip地址,如果有,解析结束。同时域名被缓存的时间也可通过TTL属性来设置。
    2、如果浏览器缓存中没有(专业点叫还没命中),浏览器会检查操作系统缓存中有没有对应的已解析过的结果。而操作系统也有一个域名解析的过程。在windows中可通过c盘里一个叫hosts的文件来设置,如果你在这里指定了一个域名对应的ip地址,那浏览器会首先使用这个ip地址。
    但是这种操作系统级别的域名解析规程也被很多黑客利用,通过修改你的hosts文件里的内容把特定的域名解析到他指定的ip地址上,造成所谓的域名劫持。所以在windows7中将hosts文件设置成了readonly,防止被恶意篡改。
    3.如果至此还没有命中域名,才会真正的请求本地域名服务器(LDNS)来解析这个域名,这台服务器一般在你的城市的某个角落,距离你不会很远,并且这台服务器的性能都很好,一般都会缓存域名解析结果,大约80%的域名解析到这里就完成了。
    4. 如果LDNS仍然没有命中,就直接跳到Root Server 域名服务器请求解析
    5. 根域名服务器返回给LDNS一个所查询域的主域名服务器(gTLD Server,国际顶尖域名服务器,如.com .cn .org等)地址
    6. 此时LDNS再发送请求给上一步返回的gTLD
    7. 接受请求的gTLD查找并返回这个域名对应的Name Server的地址,这个Name Server就是网站注册的域名服务器
    8. Name Server根据映射关系表找到目标ip,返回给LDNS
    9. LDNS缓存这个域名和对应的ip
    10. LDNS把解析的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根据TTL值缓存到本地系统缓存中,域名解析过程至此结束

    说一说http和https区别

    HTTP协议传输的数据都是未加密的,也就是明文的,因此使用HTTP协议传输隐私信息非常不安全,为了保证这些隐私数据能加密传输,于是网景公司设计了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用于对HTTP协议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从而就诞生了HTTPS。简单来说,HTTPS协议是由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要比http协议安全。
    HTTPS和HTTP的区别主要如下:
    1、https协议需要到ca申请证书,一般免费证书较少,因而需要一定费用。
    2、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文传输,https则是具有安全性的ssl加密传输协议。
    3、http和https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用的端口也不一样,前者是80,后者是443。
    4、http的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协议是由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http协议安全。

    说一说get和post区别

    GET - 从指定的资源请求数据。
    POST - 向指定的资源提交要被处理的数据。

    由于HTTP的规定和浏览器/服务器的限制,导致它们在应用过程中体现出一些不同。

    说一说TCP断连过程,以及单向连接关闭后还能否通信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个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四次挥手过程:
    (1)客户端A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A到服务器B的数据传送。
    (2)服务器B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服务器B关闭与客户端A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A。
    (4)客户端A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
    四次挥手原因:这是因为服务端的LISTEN状态下的SOCKET当收到SYN报文的建连请求后,它可以把ACK和SYN(ACK起应答作用,而SYN起同步作用)放在一个报文里来发送。但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通知时,它仅仅表示对方没有数据发送给你了;但未必你所有的数据都全部发送给对方了,所以你可以未必会马上会关闭SOCKET,也即你可能还需要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之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你同意现在可以关闭连接了,所以它这里的ACK报文和FIN报文多数情况下都是分开发送的。

    说说TCP和UDP用一个端口发送信息是否冲突

    不冲突,TCP、UDP可以绑定同一端口来进行通信,许多协议已经这样做了,例如DNS适用于udp / 53和tcp / 53。因为数据接收时时根据五元组{传输协议,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判断接受者的。

    tcp/ip四层网络协议

    TCP/IP四层网络协议分别是应用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

    说说HTTP状态码,HTTP请求协议

    **状态码: **
    100199表示请求已收到继续处理,200299表示成功,300399表示资源重定向,400499表示客户端请求出错,500~599表示服务器端出错
    200:响应成功
    302:跳转,重定向
    400:客户端有语法错误
    403:服务器拒绝提供服务
    404:请求资源不存在
    500:服务器内部错误

    http请求报文:
    1、请求方法
    GET:请求获取Request——URL所标识的资源
    POST:在Request——URL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资源
    HEAD:请求获取由Request——URL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由Request——URL作为其标识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由Request——URL所标识的资源
    TRACE: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用于测试和诊断)
    CONNECT:保留
    OPTIONS:请求查询服务器性能

    2、URL
    URI全名为Uniform Resource In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用来唯一的标识一个资源,是一个通用的概念,URI由两个主要的子集URL和URN组成。URL全名为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通过描述资源的位置来标识资源。URN全名为Uniform Resource Name(统一资源命名),通过资源的名字来标识资源,与其所处的位置无关,这样即使资源的位置发生变动,其URN也不会变化。
    3、协议版本
    格式为HTTP/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常用为:HTTP/1.1 HTTP/1.0
    4、请求头部
    Host:接受请求的服务器地址,可以是IP或者是域名
    User-Agent:发送请求的应用名称
    Connection:指定与连接相关的属性,例如(Keep_Alive,长连接)
    Accept-Charset:通知服务器端可以发送的编码格式
    Accept-Encoding:通知服务器端可以发送的数据压缩格式
    Accept-Language:通知服务器端可以发送的语言

  • 相关阅读:
    uva694 The Collatz Sequence
    WindowsPhone7开发简单豆瓣网应用程序之主页面功能实现
    使用codeplex管理WP7项目开发版本
    WindowsPhone7开发简单豆瓣网应用程序之界面设计
    WindowsPhone操作SkyDrive之获取共享文件
    Windows Phone7监测网络接口及状态变化
    《设计模式》杂记之里氏替换原则
    Silverlight杂记之HTTP通信WebClient介绍
    WindowsPhone获取是否进行拨电话信息[使用PhoneCallTask]
    《设计模式》杂记之单一职责原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sdy/p/1374215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