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专注力


      发现自己缺乏一种做事的专注,导致学习工作无法高效运行。所以搜集了一些有关专注力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经历整理以自省。

      专注力,可以简单的解释为集中注意的能力。专注力会对学习以及工作效率造成很大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你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专业的说法叫做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有过连续几天乃至一周或者更长时间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人想必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这个思考的期间,有时候虽然表层意识因为某种原因不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比如睡觉,比如被其它事情中断,但潜意识层面仍然保留着其“惯性”,也就是说,潜意识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从而虽然表层意识被其它事情占据,但潜意识却将琐碎的时间无形中利用起来了。这种无形中的时间利用日积月累可以产生宏大的效应。当这种潜意识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潜意识带入到一种关注的“惯性”中,于是即便表层意识的注意力已经移开了,然而潜意识却仍在继续关注原来的问题。比如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习一首歌曲,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学会,然后你就去忙别的事情了,一个星期之后想起这首歌曲,居然发现原来难学会的几个地方突然会哼了;或者思考一个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总有一个地方没有思考出来,然后你就先放着了,几天之后回想这个问题,突然发现一切都清晰了。这就是潜意识所发挥在作用,它能在你不知不觉中把时间利用起来。关于后一点,我们熟知的那个睡觉中想出苯的化学分子式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潜意识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激发的,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头天晚上记着要带上某文件到公司的,第二天早上出门以后总感觉好像忘记带什么东西了,却始终想不起来,因为你昨晚没有把这件事标记下来。于是乎你回到房间或者卧室,那个你昨晚模糊记忆着发生这件事的时刻和场景,尽量让它重现,如果你善于运用这种场景重现手段的话,激发出潜意识里的记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所以潜意识是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的。此外,潜意识也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聊天的时候,你讲得兴致勃勃,连后面将要拿出来说的事情都已经呈现在脑海里的时候,突然被朋友打断了一下,结果刚刚想要说的事就不翼而飞了。这种事情很常见,因为你的表层意识和正在运作的潜意识被突然中断了。如果表层意识和潜意识都能专注同一件事情,也就是俗称的完全投入,这个时候的办事效率就是相当高了。当一个人完全投入时,其周边事物几乎对他的思维没有任何影响,比如陈毅年少酷爱读书,竟把蘸了墨水的饼往嘴里送;牛顿因做事过于投入居然把手感差异如此巨大的钟表当鸡蛋给煮了。另一方面,潜意识也能在你觉察不到的情况下干扰你的注意力,也就是说表层意识在关注一件事情,但潜意识却在关注另一件事情,并且时不时来打扰表层意识,从而影响注意力和效率。由此可见,我们要让正面潜意识得到“惯性”运作,负面潜意识尽快消失。

      了解专注力的作用不够,如何获得专注力才是更重要的问题。跟人身上的其它特质一样,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一个习惯于专注事情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并迅速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既然是一种习惯,就能够培养,有专家提到“思维体力”这一概念,所谓思维体力就是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天才源于长期专注的训练。培养思维体力,是实现专注做事一个必要条件。除了培养专注的习惯之外,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充分条件来实现专注力,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从小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是极其专注的,当然,即使长大了之后,仍然还是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这种专注的能力,只不过因为种种外界因素,长久专注的能力反而削弱了,比如我们要考虑房子,要考虑业绩,要考虑小孩,要考虑医疗保险…这些让人焦虑的事情会积压在潜意识当中,总是在影响专注力,削弱我们的人生效率。集中注意到一件事情上就是关注,关注分两种,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许多人对琐事错误的采取了主动式关注,比如常常还没下班或者放学就开始想“今天晚上我要去哪里吃饭呢,吃饭吃什么菜呢,吃完后晚上要不要找谁谁谁去看电影,好像最近新出了什么大片……”诸如此类的琐事。实际上,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自己来找你就可以了,因为到了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自然会去做,没必要搞得跟去处对象、约会一样,必须事先考虑到方方面面。被动关注更易理解,这在电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在写工作文档的时候,电脑桌面突然弹出一个消息提示框,显示的是你关注的明星突然怎么怎么了,这时很有可能你顺畅的思路一下被这条八卦新闻带到九霄云外去了,不得不说这种中断式的被动关注令人有些反感,因为它运用眼球效应强迫被动关注变为主动关注,扰乱思绪,降低工作效率。

      简单了解专注力之后,我们来看看训练注意力、提高专心致志素质的方法。
    方法一:有目标
      当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要自觉提高专注力的目标时,你就会发现,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这种能力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定下了一个目标之后,不论做任何事情,一旦进入,就要排除干扰去实现目标。我们知道,漫无目的地把兵力分散开是兵家大忌。学习、工作也是如此,与其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散漫一片,不如踏实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如何集中,就是通过自己定下的目标。
    方法二:有兴趣
      做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关注并且愿意付诸行动。毕竟主动做的事情比起你不情愿做的甚至被强迫做的事情效率肯定要高。
    方法三:有自信
      不要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暗示,这些不良暗示很容易通过潜意识从负面影响你,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具备专心做事的品质。
    方法四:排除干扰
      抗干扰不仅体现在外界环境,还来自于自己内心。如果你能在闹市区里看进书去,那说明你的抗干扰能力是非常强的。另一方面是内心的思绪干扰,做着这件事想的却是另一件事,这种情况在学习上表现相当明显。有的人明明更努力更刻苦读书却成绩平平,有的人同样是上课认真听讲,并且下课经常打篮球、看小说,但成绩却异常优秀,这就是是一种专注投入的结果。成绩平平的同学不善于排除干扰,学习方法再好也是事倍功半,才会导致这种差异出现。
    方法五:松弛有度
      该集中注意的时候集中注意,该休息时应当放松休息,做到松弛有度。大家应该有体会,考试之后或者紧张工作之后,都会感觉到累,因为你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是在消耗能量,大脑消耗过多葡萄糖,你就会感觉累。在适度集中注意之后要懂得放松,长时间绷紧神经工作会出问题。
    方法六:空间清静
      你的办公环境,你的学习环境尽量保持干净整洁,有利于思想的集中,这点很容易理解。
    方法七:不死磕难题
      当我们去做自己了解的事情时,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碰到自己陌生的事物,没有用过的工具,在凭经验探索无果之后,就会产生注意力“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避免在这个难点问题上束缚死,自己在尝试很多努力后,包括寻求帮助仍然无法解决,那就必须绕开这个问题,除非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是非做不可,那就换过思维方式,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散思维,不要一个劲的往里钻。

      简而言之,有目标,有兴趣,排除干扰是最重要的三点,培养专注做事的习惯,将带来高效率、高品质的生活。

    转载请附上链接,谢谢 http://www.cnblogs.com/johannisberg

  • 相关阅读:
    写了一个具有future接口的rust测试代码
    lua:写了个基于协程的task调度库
    最近阅读
    电视投屏
    树莓派 系统备份
    Kindle支持的文件格式
    树莓派 more
    用google translate大文件
    NFC 大电池 高性价比手机
    rust debug之基于pdb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ohannisberg/p/attention.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