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s://www.jianshu.com/p/1473d169d373
写作文一直是孩子们不太喜欢,老师也比较为难的活动。但是又不得不写。而且根据课标的要求,作文不仅是沟通外界,表达自我的手段,也是考察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作文还必须得学会。然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这一块,当前的状况堪忧。我当了十七年的语文老师,也一直从事的是农村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段的教学,一直在作文教学这块园地里辛苦劳作。虽然没有多么先进的方法,但是,也有了一定的发现积累。现在,我把它们整理出来,希望能跟广大的教师们一同探讨,共同提高。
一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如下的一些现状。
1、作文课不当成重要的课来上。不像对重视阅读分析课那样重视。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就是,作文课缺乏精心的备课,对作文课上让学生写什么比较清楚,但对于如何辅导学生去写并没有真正的探究。所以作文课命题比较随意,只要能完成一篇作文就行,并不是统观全册教材,参照课标要求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旦作文课堂上遇到学生不爱写,不会写的情况,教师并不能及时地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对于小学生来讲,作文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学生再不能得到帮助,写出的作文内容就不言而喻了。2、作文课缺乏吸引力。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爱玩好动是普遍的特点。而我们平常看到的作文课堂往往都不是能让孩子展开活动的地方。大多的作文课堂是教师一本正经地指导学生如何如何写,鲜见有老师带领学生们活动一阵,然后才开始写作的。作文课堂上孩子们也多数是死气沉沉的,作文活动是命令,学生不得不写,不是学生要写,乐于写。因而写出来的作文也不是充实的有趣的。很多学生写完了作文如释重负。这真的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现象。亟待解决。
3、教师也不擅长写作文。写作是把自我的体验表达出来的过程。按说写作文也不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心的事。应该每个人都会写。至于能否写好,则要看有无天赋,是否坚持训练等。大家都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应该相信自己能写作文。而当今社会,信息发达,网络资源丰富,要用到哪类文章了,上网一查,多得铺天盖地,根本用不完。不用费任何事情,文章到手了。这就导致了一些人不去自己写文章,而是去剽窃别人的文章。部分教师也是这样,能不写绝对不写。长期下来,写文章的能力自然是下降了。轮到教学作文,他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传授给学生呢?结果不难想象出来。
4、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教师唱独角戏。作文是让学生写的,首先得调动起来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只有他们注意到要写作文了,乐意写作文了,作文任务才好完成。我们在阅读课上特别注重让学生去读去悟,一到作文课堂上,画风却突然变了,传统的作文课堂就是老师布置下作文题目,然后按着教师自己的意志给学生讲讲该如何如何写,粗枝大叶地走了一遍过场,轮到学生写作文了,教师却又没事做了。学生一个个愁眉苦脸,抓耳挠腮,作作绞尽脑汁状。他们的作文不是自己喜欢的作文,也不是老师喜欢的作文,这就是一份不得不完成的作业。很难想象,这样的作文课堂,长此下去,作文教学的效果怎么保障?学生作文的能力怎么样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热情还有没有?答案不难想象,现实是不容乐观的。
以上都是从教师这一块来分析作文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下面我再来从学生的角度谈一谈这个问题。
1、农村小学生受生活环境所限,接触的新鲜事物少,不能在脑海中形成较深刻的表象,因而影响到了写作时的想象力。农村虽然不像城镇或都市生活那样丰富,但广阔的天地并非是无写作文的素材,但农村孩子又因缺乏有效的监管变成了电子产品的奴隶,而忽视了对周边丰富的生活内容的体验。众所周知,农村小学生,一般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亲出去务工,交由爷爷奶奶看管。
老年人能供他们吃穿,但对他们的学习却没有办法。因为农村的现实是,老人文化程度不高,辅导学生能力有限,有心无力。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积累性作业。这个主要是指日记和好词佳句的积累。另外一个方面,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家庭也普遍不富裕,见识比较少,感受到的表象不够丰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的缺乏使学生的作文干巴无活力;而缺少生活当中的表象和体验则决定了学生的作文没有什么事可写,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不具体。
2、农村小学语文作文中存在着低中不衔接的现实。大家都知道,从三年级开始,语文教学中多了一项写作教学。但是,这只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其实,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进行写作方面的渗透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来,小学一至二年级段的“写话”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但现实是,低年级的“写话”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导致低中不能很好地衔接,最终造成了中年级段的学生畏惧写作文,写不出来作文。
3、缺乏自信心。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中年级,学生提到作文都不是充满信心,普遍缺少写作文的激情。而这是与课标的要求不相符的。《课标》对中年级写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反观我们的同学,对于自己的习作极度地缺少信心,写成一篇作文,生怕别人看到会嘲笑自己。在班级里他们不乐意同学读自己的习作,自己也不好意思读,在家中呢,估计也不允许父母看。你看,本来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而写成的文章,应该是自己引以为傲的成果,学生却当成了自己的缺陷。可见,我们的同学多么需要鼓励啊。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作文中极小的闪光点,予以大力的表扬,不吝惜自己的赞美,才能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重新奔向写作的新航程!
思考及建议:
一、把作文课重视起来,每周只有两节作文课,大多是第一节引导,第二节写作。教师要抓住第一节的时间,积极地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设计。像对待阅读精读课那样精心准备自己的作文教学课。这个设计做好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肯参与到积极进取的写作文活动中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才会达到教师的预设。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老师说的话,都是徒劳无功的。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孔子说过: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养成了对写作的兴趣,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就容易多了。那么怎么样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呢?那就得先给点甜头儿。学生写作文,用到一个好词,你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而且是准确的评价,不能泛泛地用一个些诸如“好”“不错”“真棒”的词来夸奖他们,那样不真诚,也不能指出来具体是“怎么好”。教师要具体到“用词准确”“灵活”“生动”等这样到位的评价,方能让学生明白,这次怎么样,下次该怎么样。他们明白了什么是比较好的,什么还存在不足,心里明亮了,才知道今后该怎么做。这等于给学生指了一条路。
3、教给方法。学生的心灵是一张白纸,教师给他们什么,他们就是什么。学生也是希望自己能写好作文的。这时教师应给予写作方法的指导。1、审题立意的指导。作文前必须引导学生看清标题,找出题眼。围绕题眼写,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偏题跑题。2、选材的指导。围绕题目进行选择材料,切实反映题意的材料保留下来,而且要在这方面写清楚,写具体,写出层次,写出思想或情感。3、表达方法上的指导。首先是能写清楚事件或人物大致样貌。就是写完整的写作训练。三问:一问是什么;二问怎么样;三问为什么。弄清楚了这三点,作文就比较清楚了。其次是语法修辞上的指导。运用阅读课或课外生活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美化自己的习作。使用修辞手法把物体描写得细腻传神。4、结构谋篇上的指导。教会学生写习作提纲。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前先弄明白习作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做到胸有成竹,学生的习作就会有内容可写,也能成为完整的衔接过渡自然的文章了。
几种吸引学生开始作文课的导入方式:
1、由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导入。贾志敏老师的课很能反映出这种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导入作文课,孩子有参与的积极性,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有了积极的参与,就有真实的体验,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文章可作。
2 、由阅读片段归纳出方法导入作文课。在一次学习活动中,听了浙江省许小明老师的一节作文课。许老师想让学生写一篇人物的作文。他由《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一课的动作描写导入,让学生总结了写好人物动作的三个方法。然后趁热打铁地写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结果学生有了读的体验,写作文就不太为难了。
3、由学生喜欢的某个话题导入。学生喜欢,才会参与,参与了就有体验,有了切身体会才会表达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