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一)单例模式:3-静态内部类模式(Holder)


    思想:

      相比于懒汉以及饿汉模式,静态内部类模式(一般也被称为 Holder)是许多人推荐的一种单例的实现方式,因为相比懒汉模式,它用更少的代码量达到了延迟加载的目的。

      顾名思义,这种模式使用了一个私有的静态内部类,来存储外部类的单例,这种静态内部类,一般称为 Holder。

      而利用静态内部类的特性,外部类的 getinstance() 方法,可以直接指向 Holder 持有的对象。

    public final class StaticInner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InnerSingleton() {
            if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StaticInn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taticInner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taticInner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 反射能否打破单例?

      首先,对外部类的私有构造器中加入 instance==null 的判断,防止反射入侵外部类。

      其次,静态内部类保证了从外部很难获取 SingletonHolder 的 Class 对象,从而保证了内部类不会被反射。

    • 多线程能否打破单例?

      Holder 模式借用了饿汉模式的优势,就是在加载类(内部类)的同时对 instance 对象进行初始化。

      由于自始至终类只会加载一次,所以即使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单例的性质。

    • 优势?劣势?

      优势:兼顾了懒汉模式的内存优化(使用时才初始化)以及饿汉模式的安全性(不会被反射入侵)。

      劣势:需要多加载一个类;相比于懒汉模式,Holder 创建的单例,只能通过 JVM 去控制器生命周期,不能手动 destroy。

  • 相关阅读:
    spring profile 多环境配置管理
    搭建docker私服仓库
    ubuntu安装mysql添加密码
    yum源安装docker
    keep + haproxy 运行原理
    gitlab汉化
    什么是DevOps?
    Kafka高并发原理概述
    k8s + flannel 内网不能互通问题排查
    Flannel跨主机互联概述及容器网络拓扑图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ng-an-feng-shao/p/750157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