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练软考知识点整理-确认范围管理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验收每个可交付成果,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由客户或发起人审查从控制质量过程输出的核实的可交付成果,确认这些可交付成果已经圆满完成并通过正式验收。本过程对可交付成果的确认和最终验收,需要依据:从项目范围管理知识领域的各规划过程获得的输出(如需求文件或范围基准),以及从其他知识领域的各执行过程获得的工作绩效数据。
        确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项目范围核实的步骤:
        (1)确定需要进行范围核实的时间;
        (2)识别范围核实需要哪些投入;
        (3)确定范围正式被接受的标准和要素;
        (4)确定范围核实会议的组织步骤;
        (5)组织范围核实会议。
        确认范围(PMP第4版中为“核实范围”)属于项目范围管理,监控过程组。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核实的可交付成果、工作绩效数据)
        工具与技术(检查、群体决策技术)
        输出(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变更请求、工作绩效信息、项目文件更新)
        更多知识点及相关历年考题请在应用宝找简练,项目忙还想过软考,您需要简练!
    简练软考知识点整理-确认范围管理

  • 相关阅读:
    TiDB基本简介
    flink双流join
    Kafka客户端内存缓冲GC处理机制--客户端内存
    shell常用命令大全[bigdata版]
    kafka channel的parseAsFlumeEvent解析event
    hdfs的写流程以及namenode,datanode挂掉后处理
    [转载]LSM树由来、设计思想以及应用到HBase的索引
    HBase之写流程与读流程
    HBase之写流程中的刷写时机
    HBase之读写流程中WAL机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anlian/p/953699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