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24:过河拆桥
王立群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瑰宝之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之一。因此,中华民族一向推重过河不能拆桥的为人原则。
但是,披阅中国历史,我们却惊讶地发现,过河拆桥者大有人在。
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最重要的是利用了韩信、彭越、黥布三位军事奇才。韩信灭魏、亡代、除赵、胁燕、夺齐,获得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成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决定性因素。彭越屡断项羽粮道,迫使项羽不得不从南阳、荥阳的主战场撤兵打通粮道,给了刘邦重新夺回荥阳主战场的良机。黥布开辟南部战场,成为合围项羽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没有这三位,那么刘邦与项羽之争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第一个被诬陷谋反的是大功臣韩信。接下来是彭越被冤杀,最后被逼反的是黥布。刘邦杀功臣是典型的过河拆桥。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后最为后人称道的“杯酒释兵权”也是过河拆桥——不让有威望的禁军将领长期掌控禁军,防止“黄袍加身”重演。
赵匡胤依靠禁军推翻后周政权,深知禁军将领的可怕,削弱禁军将领的军权成为他巩固政权的关键一步。不过,赵匡胤的过河拆桥与刘邦的过河拆桥大不一样。
刘邦用肉体消灭拆桥,赵匡胤靠金钱赎买拆桥。桥一定要拆,但是,拆桥的方式大不一样。有人赤裸裸的杀人,有人靠金钱赎买。前者充满了血腥,后者体现了理性与人道。
开国皇帝与继位皇帝大不一样。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开国皇帝身边一定有一批开国功臣。如何处理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的关系对开国皇帝而言非常棘手。开国皇帝依靠开国功臣打下江山,但是,开国皇帝功成之后,最担心的是开国功臣恃功自傲,或效法自己夺取江山。开国功臣呢?担心鸟尽功藏,惨遭毒手,所以不敢放权。皇帝和功臣二者的相互猜忌,最终导致开国皇帝痛下杀手,过河拆桥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的了。
尽管过河拆桥可以达到某些人的目的,但是,这种残酷的手段毕竟让人不能接受。特别是采用血腥的手段过河拆桥者都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到后人的道德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