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 的 3 种集群方案对比,写得非常好!


    作者:Kaito

    来源:kaito-kidd.com/2020/07/07/redis-cluster-codis-twemproxy

    之前我们提到,为了保证Redis的高可用,主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持久化
    • 主从复制
    • 自动故障恢复
    • 集群化

    我们简单理一下这几个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数据持久化本质上是为了做数据备份,有了数据持久化,当Redis宕机时,我们可以把数据从磁盘上恢复回来,但在数据恢复之前,服务是不可用的,而且数据恢复的时间取决于实例的大小,数据量越大,恢复起来越慢。

    而主从复制则是部署多个副本节点,多个副本节点实时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当主节点宕机时,我们有完整的副本节点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业务的读请求量很大,主节点无法承受所有的读请求,多个副本节点可以分担读请求,实现读写分离,这样可以提高Redis的访问性能。

    但有个问题是,当主节点宕机时,我们虽然有完整的副本节点,但需要手动操作把从节点提升为主节点继续提供服务,如果每次主节点故障,都需要人工操作,这个过程既耗时耗力,也无法保证及时性,高可用的程度将大打折扣。如何优化呢?

    有了数据持久化、主从复制、故障自动恢复这些功能,我们在使用Redis时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的业务大部分都是读请求,可以使用读写分离提升性能。但如果写请求量也很大呢?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像阿里、腾讯这些大体量的公司,每时每刻都拥有非常大的写入量,此时如果只有一个主节点是无法承受的,那如何处理呢?

    这就需要集群化!简单来说实现方式就是,多个主从节点构成一个集群,每个节点存储一部分数据,这样写请求也可以分散到多个主节点上,解决写压力大的问题。同时,集群化可以在节点容量不足和性能不够时,动态增加新的节点,对进群进行扩容,提升性能。

    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就开始介绍Redis的集群化方案。当然,集群化也意味着Redis部署架构更复杂,管理和维护起来成本也更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也衍生出了不同的集群化解决方案,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集群化方案

    要想实现集群化,就必须部署多个主节点,每个主节点还有可能有多个从节点,以这样的部署结构组成的集群,才能更好地承担更大的流量请求和存储更多的数据。

    可以承担更大的流量是集群最基础的功能,一般集群化方案还包括了上面提到了数据持久化、数据复制、故障自动恢复功能,利用这些技术,来保证集群的高性能和高可用。

    另外,优秀的集群化方案还实现了在线水平扩容功能,当节点数量不够时,可以动态增加新的节点来提升整个集群的性能,而且这个过程是在线完成的,业务无感知。

    业界主流的Redis集群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 客户端分片
    • Codis
    • Twemproxy
    • Redis Cluster

    它们还可以用是否中心化来划分,其中客户端分片、Redis Cluster属于无中心化的集群方案,Codis、Tweproxy属于中心化的集群方案。

    是否中心化是指客户端访问多个Redis节点时,是直接访问还是通过一个中间层Proxy来进行操作,直接访问的就属于无中心化的方案,通过中间层Proxy访问的就属于中心化的方案,它们有各自的优劣,下面分别来介绍。

    客户端分片

    客户端分片主要是说,我们只需要部署多个Redis节点,具体如何使用这些节点,主要工作在客户端。

    客户端通过固定的Hash算法,针对不同的key计算对应的Hash值,然后对不同的Redis节点进行读写。

    客户端分片集群模式

    客户端分片需要业务开发人员事先评估业务的请求量和数据量,然后让DBA部署足够的节点交给开发人员使用即可。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部署非常方便,业务需要多少个节点DBA直接部署交付即可,剩下的事情就需要业务开发人员根据节点数量来编写key的请求路由逻辑,制定一个规则,一般采用固定的Hash算法,把不同的key写入到不同的节点上,然后再根据这个规则进行数据读取。

    可见,它的缺点是业务开发人员使用Redis的成本较高,需要编写路由规则的代码来使用多个节点,而且如果事先对业务的数据量评估不准确,后期的扩容和迁移成本非常高,因为节点数量发生变更后,Hash算法对应的节点也就不再是之前的节点了。

    所以后来又衍生出了一致性哈希算法,就是为了解决当节点数量变更时,尽量减少数据的迁移和性能问题。

    这种客户端分片的方案一般用于业务数据量比较稳定,后期不会有大幅度增长的业务场景下使用,只需要前期评估好业务数据量即可。

    Codis

    随着业务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越发觉得,当我需要使用Redis时,我们不想关心集群后面有多少个节点,我们希望我们使用的Redis是一个大集群,当我们的业务量增加时,这个大集群可以增加新的节点来解决容量不够用和性能问题

    这种方式就是服务端分片方案,客户端不需要关心集群后面有多少个Redis节点,只需要像使用一个Redis的方式去操作这个集群,这种方案将大大降低开发人员的使用成本,开发人员可以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即可,不需要关心Redis的资源问题。

    多个节点组成的集群,如何让开发人员像操作一个Redis时那样来使用呢?这就涉及到多个节点是如何组织起来提供服务的,一般我们会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中间增加一个代理层,客户端只需要操作这个代理层,代理层实现了具体的请求转发规则,然后转发请求到后面的多个节点上,因此这种方式也叫做中心化方式的集群方案,Codis就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集群化方案。

    Proxy集群模式

    Codis架构图

    Codis是由国人前豌豆荚大神开发的,采用中心化方式的集群方案。因为需要代理层Proxy来进行所有请求的转发,所以对Proxy的性能要求很高,Codis采用Go语言开发,兼容了开发效率和性能。

    Codis包含了多个组件:

    • codis-proxy:主要负责对请求的读写进行转发
    • codis-dashbaord:统一的控制中心,整合了数据转发规则、故障自动恢复、数据在线迁移、节点扩容缩容、自动化运维API等功能
    • codis-group:基于Redis 3.2.8版本二次开发的Redis Server,增加了异步数据迁移功能
    • codis-fe:管理多个集群的UI界面

    可见Codis的组件还是挺多的,它的功能非常全,除了请求转发功能之外,还实现了在线数据迁移、节点扩容缩容、故障自动恢复等功能

    Codis的Proxy就是负责请求转发的组件,它内部维护了请求转发的具体规则,Codis把整个集群划分为1024个槽位,在处理读写请求时,采用crc32Hash算法计算key的Hash值,然后再根据Hash值对1024个槽位取模,最终找到具体的Redis节点。

    Codis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在线扩容,在扩容期间不影响客户端的访问,也就是不需要停机。这对业务使用方是极大的便利,当集群性能不够时,就可以动态增加节点来提升集群的性能。

    为了实现在线扩容,保证数据在迁移过程中还有可靠的性能,Codis针对Redis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针对异步迁移数据相关命令,它基于Redis 3.2.8进行开发,上层配合Dashboard和Proxy组件,完成对业务无损的数据迁移和扩容功能。

    因此,要想使用Codis,必须使用它内置的Redis,这也就意味着Codis中的Redis是否能跟上官方最新版的功能特性,可能无法得到保障,这取决于Codis的维护方,目前Codis已经不再维护,所以使用Codis时只能使用3.2.8版的Redis,这是一个痛点。

    另外,由于集群化都需要部署多个节点,因此操作集群并不能完全像操作单个Redis一样实现所有功能,主要是对于操作多个节点可能产生问题的命令进行了禁用或限制,具体可参考Codis不支持的命令列表。

    但这不影响它是一个优秀的集群化方案,由于我司使用Redis集群方案较早,那时Redis Cluster还不够成熟,所以我司使用的Redis集群方案就是Codis。

    目前我的工作主要是围绕Codis展开的,我们公司对Codis进行了定制开发,还对Redis进行了一些改造,让Codis支持了跨多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

    Twemproxy

    Twemproxy是由Twitter开源的集群化方案,它既可以做Redis Proxy,还可以做Memcached Proxy。

    它的功能比较单一,只实现了请求路由转发,没有像Codis那么全面有在线扩容的功能,它解决的重点就是把客户端分片的逻辑统一放到了Proxy层而已,其他功能没有做任何处理。

    Twemproxy架构图

    Tweproxy推出的时间最久,在早期没有好的服务端分片集群方案时,应用范围很广,而且性能也极其稳定。

    但它的痛点就是无法在线扩容、缩容,这就导致运维非常不方便,而且也没有友好的运维UI可以使用。Codis就是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才衍生出来的。

    Redis Cluster

    采用中间加一层Proxy的中心化模式时,这就对Proxy的要求很高,因为它一旦出现故障,那么操作这个Proxy的所有客户端都无法处理,要想实现Proxy的高可用,还需要另外的机制来实现,例如Keepalive。

    而且增加一层Proxy进行转发,必然会有一定的性能损耗,那么除了客户端分片和上面提到的中心化的方案之外,还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么?

    Redis官方推出的Redis Cluster另辟蹊径,它没有采用中心化模式的Proxy方案,而是把请求转发逻辑一部分放在客户端,一部分放在了服务端,它们之间互相配合完成请求的处理。

    Redis Cluster是在Redis 3.0推出的,早起的Redis Cluster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生产验证,所以并没有广泛推广开来。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衍生了出了上面所说的中心化集群方案:Codis和Tweproxy。

    但随着Redis的版本迭代,Redis官方的Cluster也越来越稳定,更多人开始采用官方的集群化方案。也正是因为它是官方推出的,所以它的持续维护性可以得到保障,这就比那些第三方的开源方案更有优势。

    Redis Cluster没有了中间的Proxy代理层,那么是如何进行请求的转发呢?

    Redis把请求转发的逻辑放在了Smart Client中,要想使用Redis Cluster,必须升级Client SDK,这个SDK中内置了请求转发的逻辑,所以业务开发人员同样不需要自己编写转发规则,Redis Cluster采用16384个槽位进行路由规则的转发。

    ClusterRedis

    没有了Proxy层进行转发,客户端可以直接操作对应的Redis节点,这样就少了Proxy层转发的性能损耗。

    Redis Cluster也提供了在线数据迁移、节点扩容缩容等功能,内部还内置了哨兵完成故障自动恢复功能,可见它是一个集成所有功能于一体的Cluster。因此它在部署时非常简单,不需要部署过多的组件,对于运维极其友好。

    Redis Cluster在节点数据迁移、扩容缩容时,对于客户端的请求处理也做了相应的处理。当客户端访问的数据正好在迁移过程中时,服务端与客户端制定了一些协议,来告知客户端去正确的节点上访问,帮助客户端订正自己的路由规则。

    虽然Redis Cluster提供了在线数据迁移的功能,但它的迁移性能并不高,迁移过程中遇到大key时还有可能长时间阻塞迁移的两个节点,这个功能相较于Codis来说,Codis数据迁移性能更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用Redis Cluster,有能力的公司还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和定制,来解决Redis Cluster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期待Redis Cluster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总结

    比较完了这些集群化方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 客户端分片 Codis Tweproxy Redis Cluster
    集群模式 无中心化 中心化 中心化 无中心化
    使用方式 客户端编写路由规则代码,直连Redis 通过Proxy访问 通过Proxy访问 使用Smart Client直连Redis,Smart Client内置路由规则
    性能 有性能损耗 有性能损耗
    支持的数据库数量 多个 多个 多个 一个
    Pipeline 支持 支持 支持 仅支持单个节点Pipeline,不支持跨节点
    需升级客户端SDK?
    支持在线水平扩容? 不支持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Redis版本 支持最新版 仅支持3.2.8,升级困难 支持最新版 支持最新版
    可维护性 运维简单,开发人员使用成本高 组件较多,部署复杂 只有Proxy组件,部署简单 运维简单,官方持续维护
    故障自动恢复 需部署哨兵 需部署哨兵 需部署哨兵 内置哨兵逻辑,无需额外部署

    业界主流的集群化方案就是以上这些,并对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做了简单的介绍,我们在开发过程中选择自己合适的集群方案即可,但最好是理解它们的实现原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才可以更从容地去解决。

    近期热文推荐:

    1.1,000+ 道 Java面试题及答案整理(2021最新版)

    2.终于靠开源项目弄到 IntelliJ IDEA 激活码了,真香!

    3.阿里 Mock 工具正式开源,干掉市面上所有 Mock 工具!

    4.Spring Cloud 2020.0.0 正式发布,全新颠覆性版本!

    5.《Java开发手册(嵩山版)》最新发布,速速下载!

    觉得不错,别忘了随手点赞+转发哦!

  • 相关阅读:
    android SQLite使用
    蓝牙从搜索到成功配对的全过程
    vscode 开发.net core 从安装到部署 教程详解
    ServiceStack 简单服务搭建
    MongoDB 安装配置
    request.url 端口 错误
    Python 之 hello world
    .NET DateTime 源码学习
    Parallel.For 平行算法 使用
    Thread.Join 和 Task.Wait 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vastack/p/1488203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