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中有87%是在中国。而在排名全球前20位的高楼中,有10座属于中国。专家研究发现,如果这些大楼都能完成建造,那么在未来3年内,中国平均每5天就将有一座摩天大楼完成竣工,而在5年之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将超过800座,是美国现在拥有摩天大楼总数的4倍。
建造高楼的热潮其实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纽约就开始了,当时的纽约建造了上百栋摩天高楼,后来闻名世界的帝国大厦就是在那个时期建成的,帝国大厦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称号长达40年。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东京也开始掀起建设高楼的热潮。当时的日本经济急速膨胀,加速了日本人民对身份和地位的无限渴望和追求,促使了一座又一座摩天大楼在东京新宿拔地而起。
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的纽约需要通过高楼来显示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而日本在60年代通过建设高楼来证明日本战后的复苏,那么当今中国各大城市兴建摩天高楼则是一种“暴发户”式的炫耀,更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摩天大楼已经不再是技术、先进、时尚和实力的唯一象征,这种模式已经过时了。这就像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时尚”人士手提双卡录音机,提高音量在大街上边走边炫耀一样,他们拿的录音机都是当时国外淘汰产品。那么,中国平均每5天就将有一座摩天大楼完成竣工,背后折射出啥问题呢?
★建设摩天大楼应与人口和经济相匹配
大肆建设摩天大楼与盲目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样,要与当地的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相配套,否则都会成为“鬼楼”和“鬼城”。如果说,世界上像纽像、东京、香港和上海等这样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改善土地利用率等方面的因素,确实需要通过建设高楼来满足各种需求。但是像长沙这类本身的规模和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的城市,其实根本没必要去建设“世界第一高楼”。
如果一些城市想通过建造“世界第一高楼”带来“名片效应”,给世人留下一个城市印象,这无疑是一个幼稚的思维方式。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沉淀的不是你建造了多少高的大楼,而是城市的规模、交通、环境等公共服务,更是这个城市民众的精神面貌和素质。
★唯GDP论造就了大量的摩天大楼
有消息称,中国5年之后,摩天大楼数量将超过800座,是美国的4倍。那么中国人为啥要这么积极的建造摩天大楼呢?其实,与当地官员政绩考核和升迁是分不开的。国内一家知名机构曾分析了283个城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业绩与升迁资料。最后发现,如果一个市长、市委书记在任期内的GDP增长率比前任领导每增长一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测量一组数值和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的一个概念),市委书记升迁的可能性会提高4.76%,市长升迁的可能性提高10%。GDP靠什么增长?投资交通设施、发展房地产的效果很明显。
相反,如果市长和市委书记把投资用于水、空气治理、环保等和环境建设相关的地方,在283个城市中,在这方面平均每多投资一个标准差,升迁的概率下降8.5%,市长升迁的可能性下降6.3%。虽然中国一些城市提出了“环境优先”的原则,但是落实很难,原因就是你把大量精力用于环境治理,而不是投资建设,“政绩”不彰,升迁也就不畅。
从全国各地建造摩天大楼如火如荼的景像来看,中国地方政府要想转变职能,从投资型政府向民生型政府转变的难度依然很大。如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前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中央政府希望各级政府收回对市场调控之手,一切交由市场说了算,通过激发市场的潜在活力,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地方政府则仍对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角色“恋恋不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受利益集团的阻挠将步履为艰。
★建造摩天大楼缺乏整体规划
此前铁路部门之所以欠下2.83万亿的巨额铁路债务,多条铁路修建项目因后续资金短缺问题而不得不停建,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全盘统筹规划,盲目一窝蜂将项目统统上马的结果。现在各地大肆建造摩天大楼,急于造出轰动效应,虽说能短期内提高地方GDP的增长,但带来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投资会给企业或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持续恶化。
现在商业银行对各地一窝蜂建造摩天大楼也陷于尴尬境地:一、如果建造的这些摩天大楼所产生的投资回报率无法及时还本付息,那么银行的坏账将在所难免。二、建造摩天大楼需要银行信贷的鼎力支持,如果摩天大楼造到一半,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考量,将不再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抽贷,摩天大楼后续资金没了着落,那么就极有可能产生烂尾楼的结局。所以在资金没有着落的情况下推进摩天大楼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未来3年内,中国平均每5天就将有一座摩天大楼完成竣工。即使全球摩天大楼的高度都由中国来天天刷新,又将如何呢?从国内各地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我们既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只重表面工夫,不重内涵的浮躁心态。又可以看出要转变地方投资型政府的职能又是何等的艰难。最后我们还要为未来经济下滑,银行抽紧信贷,很多在建摩天大楼很有可能成为烂尾鬼楼的结果而捏上一把汗。历史已经证明,靠摩天大楼来展示自己实力的时代早已过去,中国要想展示实力,应更注重整体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