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1 因特网体系结构(分层)
应用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 Mail 协议)、TELNET(远程登录)、SSH(安全外壳)
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
网络层:IP、路由协议、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
数据链路层:PPP(点对点协议)
物理层:
OSI模型在传输层上方加入了表示层(上)、会话层(下),表示层是用来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这个模型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模型。
1.2 结构示意图
在上面这个结构里,有几点说明:
1、数据从应用层到数据链路层分别称作:消息(Message)、数据段(Segment)、数据报(datagram)、帧(frame);
2、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交换机主要是实现大家通过一根网线上网,大家分别拨号使用自己的宽带,互不影响;路由器比交换机多了一个虚拟拨号的功能,同一路由器下的网络传输速度互相会受影响,路由器可以具有交换机的功能。
1.3 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多路复用:一个协议能够封装多个上层协议;
多路分解:一个协议能够解封投递到多个下层协议;
协议簇:
1.4 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
多个局域网、广域网(可以看做地理范围更大的局域网)连在一起,形成互联网
1.5 网络性能
延迟和丢包、吞吐量和带宽;
吞吐量:发送和 接收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最小的)
带宽:一条链路可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bps)
1.6 FSK(频移键控)
频率不同来代表数字信息的0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