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Python的装饰器、class类
一、Python的装饰器
!!!!!!!start!!!!!!!!
hello world (hello)
!!!!!!!!end!!!!!!!!!
在学装饰器前,如何输出以上结果:
直接写函数,写三个print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18/4/18 13:09 # @Author : yangyuanqiang # @File : demon1.py def hello(): print("!!!!!!!start!!!!!!!!") print("hello world") print("!!!!!!!!end!!!!!!!!!")
嗯,使用这种方法,确实能实现,但是特low逼,以上实例输出的结果
!!!!!!!start!!!!!!!!
hello world
!!!!!!!!end!!!!!!!!!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18/4/17 14:09 # @Author : yangyuanqiang # @File : demon1.py # !!!!!!!start!!!!!!!! # hello world (hello) # !!!!!!!!end!!!!!!!!! def hello(): print("!!!!!!!start!!!!!!!!") print("hello world") print("!!!!!!!!end!!!!!!!!!") a = hello() print("-------------------------") b = hello b()
a 代表什么 hello函数把返回这给到a None
b 代表什么 b是一个函数, b()相当于hello()
以上实例输出的结果:
!!!!!!!start!!!!!!!! hello world !!!!!!!!end!!!!!!!!! ------------------------- !!!!!!!start!!!!!!!! hello world !!!!!!!!end!!!!!!!!!
装饰器
装饰器的作用:在不改变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现有的函数增加新的功能
装饰器通过@进行使用 ,相当于把hello() 函数作为参数,传给startEnd()
第一步:从最简单的例子开始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18/4/18 14:26 # @Author : yangyuanqiang # @File : test1.py '''示例1: 使用语法糖@来装饰函数,相当于“myfunc = deco(myfunc)” 但发现新函数只在第一次被调用,且原函数多调用了一次''' def deco(func):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 print(" after myfunc() called.") return func @deco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 myfunc = deco(myfunc) myfunc() myfunc()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装饰器的例子,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两次调用myfunc()的时候,发现装饰器函数只被调用了一次。为什么会这样呢?要解释这个就要给出破解装饰器的关键钥匙了。
这里@deco这一句,和myfunc = deco(myfunc)其实是完全等价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写法而已
一定要记住上面这句!!!!
好了,从现在开始,只需要做替换操作就可以了。
将@deco 替换为 myfunc = deco(myfunc)
程序首先调用deco(myfunc),得到的返回结果赋值给了myfunc (注意:在Python中函数名只是个指向函数首地址的函数指针而已)
而deco(myfunc)的返回值就是函数myfunc()的地址
这样其实myfunc 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最后的两次myfunc()函数调用,其实都没有执行到deco()。
大家亲自动手试一下就会发现” myfunc() called.” 这句打印输出了三次。多的那次就是@deco这里输出的,因为@deco 等价于myfunc = deco(myfunc),这里已经调用了deco()函数了。
以上实例输出的结果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第二步:确保装饰器被调用
怎么解决装饰器没有被调用的问题呢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18/4/18 14:26 # @Author : yangyuanqiang # @File : test1.py '''示例2: 使用内嵌包装函数来确保每次新函数都被调用, 内嵌包装函数的形参和返回值与原函数相同,装饰函数返回内嵌包装函数对象''' def deco(func): def _deco():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 print(" after myfunc() called.") # 不需要返回func,实际上应返回原函数的返回值 return _deco @deco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return 'ok' myfunc() myfunc()
这里其实不需要我解释了,还是按照第一步中的方法做替换就可以了。
@deco 替换为 myfunc = deco(myfunc)
程序首先调用deco(myfunc),得到的返回结果赋值给了myfunc ,这样myfunc 就变成了指向函数_deco()的指针
以后的myfunc(),其实是调用_deco()
以上实例输出的结果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第三步:对带参数的函数进行装饰
过程和第一步、第二步完全一致,不再重复了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18/4/18 14:26 # @Author : yangyuanqiang # @File : test1.py '''示例3: 对带参数的函数进行装饰, 内嵌包装函数的形参和返回值与原函数相同,装饰函数返回内嵌包装函数对象''' def deco(func): def _deco(a, b):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ret = func(a, b) print(" after myfunc() called. result: %s" % ret) return ret return _deco @deco def myfunc(a, b): print(" myfunc(%s,%s) called." % (a, b)) return a + b myfunc(1, 2) myfunc(3, 4)
以上实例输出的结果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1,2)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result: 3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3,4)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result: 7
第四步:让装饰器带参数
'''示例7: 在示例4的基础上,让装饰器带参数, 和上一示例相比在外层多了一层包装。 装饰函数名实际上应更有意义些''' def deco(arg): def _deco(func): def __deco(): print("before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arg)) func() print(" after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arg)) return __deco return _deco @deco("mymodule")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deco("module2") def myfunc2(): print(" myfunc2() called.") myfunc() myfunc2()
以上实例输出的结果
before myfunc called [mymodule].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mymodule].
before myfunc2 called [module2].
myfunc2() called.
after myfunc2 called [module2].
这种带参数的装饰器怎么解释呢。其实是一样的,还是我们的替换操作
@deco(“mymodule”)替换为myfunc = deco(“mymodule”)(myfunc )
注意啊,这里deco后面跟了两个括号。
其实很简单,先执行deco(“mymodule”),返回结果为_deco
再执行_deco(myfunc),得到的返回结果为__deco
所以myfunc = __deco
二、Python的class类
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编程:函数式编程,C程序等
面向对象编程:C++,Java,Python等
类和对象
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类:是对事物的抽象,比如:人类、球类
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比如:足球、篮球
实例说明:
球类可以对球特征和行为进行抽象,然后可以实例化一个真实的球实体出来。
Python类定义
类定义:
类把需要的变量和函数组合成一起,这种包含称为“封装“
class A(object):
类的结构:
class 类名:
成员变量 - 属性
成员函数 - 方法
面向对象技术简介
- 类(Class):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
- 类变量:类变量在整个实例化的对象中是公用的。类变量定义在类中且在函数体之外。类变量通常不作为实例变量使用。
- 数据成员:类变量或者实例变量用于处理类及其实例对象的相关的数据。
- 方法重写:如果从父类继承的方法不能满足子类的需求,可以对其进行改写,这个过程叫方法的覆盖(override),也称为方法的重写。
- 实例变量: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只作用于当前实例的类。
- 继承:即一个派生类(derived class)继承基类(base class)的字段和方法。继承也允许把一个派生类的对象作为一个基类对象对待。例如,有这样一个设计:一个Dog类型的对象派生自Animal类,这是模拟"是一个(is-a)"关系(例图,Dog是一个Animal)。
- 实例化:创建一个类的实例,类的具体对象。
- 方法:类中定义的函数。
- 对象:通过类定义的数据结构实例。对象包括两个数据成员(类变量和实例变量)和方法。
类定义,格式如下:
class ClassName: <statement-1> . . . <statement-N>
类实例化后,可以使用其属性,实际上,创建一个类之后,可以通过类名访问其属性。
类的创建
class ActionSelect(): def hello(self): print("hello world") actionSelect = ActionSelect() actionSelect.hello()
类的方法中至少有一个参数self
类的组成
类由属性和方法组成,类的属性是对数据的封装,类的方法是对类的行为的封装。
成员变量 - 静态属性
成员函数 - 动态方法
总结:
1、装饰器比较难理解,而且容易忘记,所以要多写,并理解调用的方法
2、class类,只讲了一些简单的方法,还需要多找找资料,操作,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