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DebugEnabled作用


       早上写了日志级别,然后想起在使用的时候经常用isDebugEnabled,一鼓作气。彻底弄懂它;


    现象

    if (logger.isDebugEnabled()) {
        logger.debug(message);
    }

    作用 : 进行预先判断,提升系统性能

    举个栗子:

    logger.debug("The money is " + someMethod());

      假设我们的日志级别设置为info,那这句话不会输出日志,但这个方法还是会调用(预判断作用)。要调用这个方法,必须提供参数。someMethod()方法返回的结果就是参数的一部分。假设someMethod()要执行n秒钟,n秒钟后,进入到debug()方法里;

       但是日志级别为info。结果是日志虽然没有输出,却花费了n秒钟来构造参数。很显然这里得不偿失的。尽管实际应用中几乎不可能有这种花n秒钟来构造这样一个参数的情况,但如果并发数大的话,这样写还是会影响系统的性能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写成:

    if(logger.isDebugEnabled()){
        logger.debug("The money is " + someMethod());
    } 

       如果debug的参数很简单的话,也可以直接写 logger.debug(message)的。官方的说法,执行一次logger.isDebugEnabled()这样的判断花费的时间大概是写日志时间的万分之一.虽然这个比例很小,但是,程序中的任何地方放到并发的环境下,我们就得重新考虑了。


    原理

    以下是isDebugEnabled()的源码:

    
    public boolean isDebugEnabled() {    
      if(repository.isDisabled( Level.DEBUG_INT))
          return false;
        return     Level.DEBUG.isGreaterOrEqual(this.getEffectiveLevel());
      }

    以下是debug()的源码:

      public void debug(Object message) {
        if(repository.isDisabled(Level.DEBUG_INT))
          return;
        if(Level.DEBUG.isGreaterOrEqual(this.getEffectiveLevel())) {
          forcedLog(FQCN, Level.DEBUG, message, null);
        }
      }

      可以看到,在debug()方法里做了跟isDebugEnabled()方法一样的判断。

    但是如果提前if判断是不是效果效率会好一点?

  • 相关阅读:
    继续学习AJAX
    最近在看AJAX
    selenium学习模拟键盘按键操作
    二十三。克隆
    二十五。继承
    十八。类的属性
    二十一。第四章综合例题
    二十四。继承
    十七。对JAVA中堆和栈的细致了解
    十六。方法调用以及传参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rena/p/592712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