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单页面应用的理解


    所谓单页应用,指的是在一个页面上集成多种功能,甚至整个系统就只有一个页面,所有的业务功能都是它的子模块,通过特定的方式挂接到主界面上。它是AJAX技术的进一步升华,把AJAX的无刷新机制发挥到极致,因此能造就与桌面程序媲美的流畅用户体验。

    开发框架
    ExtJS可以称为第一代单页应用框架的典型,它封装了各种UI组件,用户主要使用JavaScript来完成整个前端部分,甚至包括布局。随着功能逐渐增加,ExtJS的体积也逐渐增大,即使用于内部系统的开发,有时候也显得笨重了,更不用说开发以上这类运行在互联网上的系统。
    jQuery由于偏重DOM操作,它的插件体系又比较松散,所以比ExtJS这个体系更适合开发在公网运行的单页系统,整个解决方案会相对比较轻量、灵活。
    但由于jQuery主要面向上层操作,它对代码的组织是缺乏约束的。如何在代码急剧膨胀的情况下控制每个模块的内聚性,并且适当在模块之间产生数据传递与共享,就成为了一种有挑战的事情。

    为了解决单页应用规模增大时候的代码逻辑问题,出现了不少MV*框架,他们的基本思路都是在JS层创建模块分层和通信机制。有的是MVC,有的是MVP,有的是MVVM,而且,它们几乎都在这些模式上产生了变异,以适应前端开发的特点。

    这类框架包括Backbone,Knockout,AngularJS,Avalon等。

    组件化
    这些在前端做分层的框架推动了代码的组件化,所谓组件化,在传统的Web产品中,更多的指UI组件,但其实组件是一个广泛概念,传统Web品中UI组件占比高的原因是它的厚度不足,随着客户端代码比例的增加,相当一部分的业务逻辑也前端化,由此催生了很多非界面型组件的出现
    分层带来的一个优势是,每层的职责更专一了,由此,可以对其作单元测试的覆盖,以保证其质量。传统UI层测试最头疼的问题是UI层和逻辑混杂在一起,比如往往会在远程请求的回调中更改DOM,当引入分层之后,这些东西都可以分别被测试,然后再通过场景测试来保证整体流程。

    代码隔离
    与开发传统页面型网站相比,实现单页应用的过程中,有一些比较值得特别关注的点。

    从单页应用的特点来看,它比页面型网站更加依赖于JavaScript,而由于页面的单页化,各种子功能的JavaScript代码聚集到了同一个作用域,所以代码的隔离、模块化变得很重要。

    在单页应用中,页面模板的使用是很普遍的。很多框架内置了特定的模板,也有的框架需要引入第三方的模板。这种模板是界面片段,我们可以把它们类比成JavaScript模块,它们是另一种类型的组件。

    模板也一样有隔离的需要。不隔离模板,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模板间的冲突主要存在于id属性上,如果一个模板中包含固定的id,当它被批量渲染的时候,会造成同一个页面的作用域中出现多个相同id的元素,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在模板中避免使用id,如果有对DOM的访问需求,应当通过其他选择器来完成。如果一个单页应用的组件化程度非常高,很可能整个应用中都没有元素id的使用。

    代码合并与加载策略

    人们对于单页系统的加载时间容忍度与Web页面不同,如果说他们愿意为购物页面的加载等待3秒,有可能会愿意为单页应用的首次加载等待5-10秒,但在此之后,各种功能的使用应当都比较流畅,所有子功能页面尽量要在1-2秒时间内切换成功,否则他们就会感觉这个系统很慢

    从这些特点来看,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公共功能放到首次加载,以减小每次加载的载入量,有一些站点甚至把所有的界面和逻辑全部放到首页加载,每次业务界面切换的时候,只产生数据请求,因此它的响应是非常迅速的,比如青云的控制台就是这么做的。

    通常在单页应用中,无需像网站型产品一样,为了防止文件加载阻塞渲染,把js放到html后面加载,因为它的界面基本都是动态生成的。

    当切换功能的时候,除了产生数据请求,还需要渲染界面,这个新渲染的界面部件一般是界面模板,它从哪里来呢?来源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即时请求,像请求数据那样通过AJAX获取过来,另一种是内置于主界面的某些位置,比如script标签或者不可见的textarea中,后者在切换功能的时候速度有优势,但是加重了主页面的负担。

    在传统的页面型网站中,页面之间是互相隔离的,因此,如果在页面间存在可复用的代码,一般是提取成单独的文件,并且可能会需要按照每个页面的需求去进行合并。单页应用中,如果总的代码量不大,可以整体打包一次在首页载入,如果大到一定规模,再作运行时加载,加载的粒度可以搞得比较大,不同的块之间没有重复部分。

    路由与状态的管理

    管理路由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能减少用户的导航成本。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功能,经历过多次导航菜单的点击,才呈现出来。如果用户想要把这个功能地址分享给别人,他怎么才能做到呢?

    传统的页面型产品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它就是以页面为单位的,也有的时候,服务端路由处理了这一切。但是在单页应用中,这成为了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页面,界面上的各种功能区块是动态生成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路由的管理,来实现这样的功能。

    具体的做法就是把产品功能划分为若干状态,每个状态映射到相应的路由,然后通过pushState这样的机制,动态解析路由,使之与功能界面匹配。

    有了路由之后,我们的单页面产品就可以前进后退,就像是在不同页面之间一样。

    其实在Web产品之外,早就有了管理路由的技术方案,Adobe Flex中,就会把比如TabNavigator,甚至下拉框的选中状态对应到url上,因为它也是单“页面”的产品模式,需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缓存与本地存储
    在单页应用的运作机制中,缓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由于这类系统的前端部分几乎全是静态文件,所以它能够有机会利用浏览器的缓存机制,而比如动态加载的界面模板,也完全可以做一些自定义的缓存机制,在非首次的请求中直接取缓存的版本,以加快加载速度。
    甚至,也出现了一些方案,在动态加载JavaScript代码的同时,把它们也缓存起来。比如Addy Osmani的这个basket.js,就利用了HTML5 localStorage作了js和css文件的缓存。

    在单页产品中,业务代码也常常会需要跟本地存储打交道,存储一些临时数据,可以使用localStorage或者localStorageDB来简化自己的业务代码。

    服务端通信
    传统的Web产品通常使用JSONP或者AJAX这样的方式与服务端通信,但在单页Web应用中,有很大一部分采用WebSocket这样的实时通讯方式。
    WebSocket与传统基于HTTP的通信机制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让服务端很便利地使用反向推送,前端只响应确实产生业务数据的事件,减少一遍又一遍无意义的AJAX轮询。

    由于WebSocket只在比较先进的浏览器上被支持,有一些库提供了在不同浏览器中的兼容方案,比如,它在不支持WebSocket的浏览器上会降级成使用AJAX或JSONP等方式,对业务代码完全透明、兼容。

    内存管理
    传统的Web页面一般是不需要考虑内存的管理的,因为用户的停留时间相对少,即使出现内存泄漏,可能很快就被刷新页面之类的操作冲掉了,但单页应用是不同的,它的用户很可能会把它开一整天,因此,我们需要对其中的DOM操作、网络连接等部分格外小心。

    样式的规划
    样式规划主要是几个方面:
    基准样式的分离

    这里面主要包括浏览器样式的重设、全局字体的设置、布局的基本约定和响应式支持。

    组件样式的划分
    这里面是两个层面的规划,首先是各种界面组件及其子元素的样式,其次是一些修饰样式。组件样式应当尽量减少互相依赖,各组件的样式允许冗余。

    堆叠次序的管理
    传统Web页面的特点是元素多,但是层次少,单页应用会有些不同。

  • 相关阅读:
    Android 3.0 r1 API中文文档(108) —— ExpandableListAdapter
    Android 3.0 r1 API中文文档(113) ——SlidingDrawer
    Android 3.0 r1 API中文文档(105) —— ViewParent
    Android 中文 API (102)—— CursorAdapter
    Android开发者指南(4) —— Application Fundamentals
    Android开发者指南(1) —— Android Debug Bridge(adb)
    Android中文API(115)——AudioFormat
    Android中文API(116)——TableLayout
    Android开发者指南(3) —— Other Tools
    Android中文API (110) —— CursorTreeAdapt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gezhu/p/1195775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