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4瞬时相应网站的高性能架构


    一、概述

        性能测试是性能优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性能优化检查和度量的标准。不同的视角下网站的性能有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优化手段

    二、性能分类

    1. 用户视觉的性能

    过程:用户情况à网站通讯时间à处理时间à用户计算机浏览器解析

    优化手段
    通过前端优化手段,通过html样式话,利用浏览器段并发和异步特性,挑战浏览器缓存,使用CDN和反向代理使浏览器尽快返回用户感兴趣数据。即使不优化应用程序和架构,也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用户视觉性能

    1. 开发人员视觉的性能

      关注应用程序本身及子系统的性能,包括相应延迟,系统吞吐量,并发处理能力,系统稳定行等技术指标。

    优化手段:

    使用缓存加速数据读取,使用集群提高吞吐能力,使用异步消息加快请求响应及实现削峰,使用代码优化改善程序性能。

    1. 运维人员视觉的性能

    运维人员更关注基础设施性能和资源利用率,如带宽处理能力,

    优化手段:

    服务器硬件配置,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服务器和网络带宽利用率等主要优化手段建设,使用高性价比定制服务器,利用虚拟化技术优化资源利用。

     

    三、架构设计中要考虑的核心五要素 
    性能、可用性、扩展性、伸缩性、安全性

     

    四、网站性能测试

    1)性能测试指标:①响应时间;②并发数;③吞吐量;④性能计数器;

    2)性能测试方法:①性能测试;②负载测试;③压力测试;④稳定性测试;

    3)性能优化策略:

      ①性能分析:排查一个网站的性能瓶颈和排查一个应用查询的性能手法基本相同:检查请求处里的各个环节日志,分析那个环节响应时间不合理,超过预期;然后检查监控数据,分析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内存,磁盘,网络还是cpu,是代码问题还是架构不合理,或是系统资源不足

    ②性能优化:Web前端优化,应用服务器优化,存储服务器优化;

    性能优化前的准备

    性能的测试指标

    响应时间 
    应用执行一个操作需要的时间,包括从发出请求开始到收到最后响应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响应时间是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直观地反映了系统的"快慢"。下表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系统操作需要的响应时间。 

    并发数 
    系统能够同时处理请求的数目

     

    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如:TPS、QPS(每秒查询数),HPS每秒http请求数量 ,PV 页面访问,随着并发数的增大,吞吐量随着增大; 超过阈值后,并发数继续增大,吞吐量下降,直到吞吐量降为0,网站宕机;理解上述3个指标:类比高速公路行车 ,吞吐量就是每天通过的车辆数 ,并发数是正在行驶的车辆 ,响应时间是车速

     

    性能计数器

    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一些数据指标。包括System Load,对象与线程数,内存使用,cpu使用,磁盘与网络io等指标.这些指标也是性能监控的重要指标。System Load反映系统Cpu正在指向和等待执行的进程数量。

    性能测试方法

    • 性能测试 
      以预期设定的性能值为目标,测试是否能满足预期
    • 负载测试 
      不断加压到安全临界值
    • 压力测试 
      超过安全负载直到崩溃下的最大负载
    • 稳定性测试
      特地环境下。持续运行一段较长时间。

    下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消耗的系统资源,纵坐标表示系统处理能力(吞吐量)。在开始阶段,随着并发请求数目的增加,系统使用较少的资源就达到较好的处理能力(a~b段),这一段是网站的日常运行区间,网站的绝大部分访问负载压力都集中在这一段区间,被称作性能测试,测试目标是评估系统性能是否符合需求及设计目标;随着压力的持续增加,系统处理能力增加变缓,直到达到一个最大值(c点),这是系统的最大负载点,这一段被称作负载测试。测试目标是评估当系统因为突发事件超出日常访问压力的情况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访问负载压力;超过这个点后,再增加压力,系统的处理能力反而下降,而资源消耗却更多,直到资源消耗达到极限(d点),这个点可以看作是系统的崩溃点,超过这个点继续加大并发请求数目,系统不能再处理任何请求,这一段被称作压力测试,测试目标是评估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的最大访问负载压力。

    性能测试反应的是系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使用时,随着用户并发访问数量的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与性能曲线相对应的是用户访问的等待时间(系统响应时间),如图所示。

    在日常运行区间,可以获得最好的用户响应时间,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响应延迟越来越大,直到系统崩溃,用户失去响应。

    性能测试报告

    测试结果报告应能够反映上述性能测试曲线的规律,阅读者可以得到系统性能是否满足设计目标和业务要求、系统最大负载能力、系统最大压力承受能力等重要信息,下表是一个简单示例。

     

    五、Web前端性能优化

    1)浏览器访问优化:

      ①减少http请求:因为http是无状态的,每次请求的开销都比较昂贵(需要建立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而服务器端对于每个http请求都需要启动独立的线程去处理);减少http的主要手段是合并CSS、合并JS、合并图片(CSS精灵,利用偏移定位image);

      ②使用浏览器缓存:设置http头中Cache-ControlExpires属性;

      ③启用压缩:可以对htmlcssjs文件启用Gzip压缩,可以达到较高的压缩效率,但是压缩会对服务器及浏览器产生一定的压力;

      ④CSS放页面最上面,JS放页面最下面:浏览器会在下载完全部CSS之后才开始对整个页面进行渲染,因此最好将CSS放在页面最上面;而浏览器在加载JS后会立即执行,有可能会阻塞整个页面,造成页面显示缓慢,因此最好将JS放在页面最下面;

      ⑤减少Cookie传输:一方面,太大的Cookie会严重影响数据传输;另一方面,对于某些静态资源的访问(如CSSJS等)发送Cookie没有意义;

    2CDN加速:

      CDN(内容分发网络)仍然是一个缓存,它将数据缓存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便于用户以最快速度获取数据。即所谓的"网络访问第一跳",如下图所示:

      CDN只将访问频度很高的热点内容(例如:图片、视频、CSSJS脚本等访问频度很高的内容)进行缓存,可以极大地加快用户访问速度,减少数据中心负载。

    3)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服务器位于网站机房,代理网站Web服务器接收Http请求,对请求进行转发,如下图所示:

      反向代理服务器具有以下功能:

      ①保护网站安全:任何来自Internet的请求都必须先经过代理服务器;

      ②通过配置缓存功能加速Web请求:减轻真实Web服务器的负载压力;

      ③实现负载均衡:均衡地分发请求,平衡集群中各个服务器的负载压力;

    六、应用服务器性能优化

    1)分布式缓存:

    PS网站性能优化第一定律:优先考虑使用缓存优化性能。缓存是指将数据存储在相对较高访问速度的存储介质中(如内存),以供系统进行快速处理响应用户请求。

      ①缓存本质是一个内存Hash,数据以(Key,Value)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②缓存主要用来存放那些读写比很高、很少变化的数据,如商品的类目信息、热门商品信息等。这样,应用程序读取数据时,先到缓存中取,如缓存中没有或失效,再到数据库中取出,重新写入缓存以供下一次访问。因此,可以很好地改善系统性能,提高数据读取速度,降低存储访问压力

      ③分布式缓存架构:一方面是以以JBoss Cache为代表的互相通信派;另一方面是以Memcached为代表的互不通信派;

      JBoss Cache需要将缓存信息同步到集群中的所有机器,代价比较大;而Memcached采用一种集中式的缓存集群管理,缓存与应用分离部署,应用程序通过一致性Hash算法选择缓存服务器远程访问缓存数据,缓存服务器之间互不通信,因而集群规模可以轻易地扩容,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Memcached由两个核心组件组成:服务端(ms)和客户端(mc),在一个memcached的查询中,mc先通过计算keyhash值来确定kv对所处在的ms位置。当ms确定后,客户端就会发送一个查询请求给对应的ms,让它来查找确切的数据。因为这之间没有交互以及多播协议,所以 memcached交互带给网络的影响是最小化的。

    2)异步操作:

      ①使用消息队列将调用异步化,可改善网站的扩展性,还可改善网站性能;

      ②消息队列具有削峰的作用->将短时间高并发产生的事务消息存储在消息队列中,从而削平高峰期的并发事务;

    PS任何可以晚点做的事情都应该晚点再做。前提是:这个事儿确实可以晚点再做。

    3)使用集群:

      ①在高并发场景下,使用负载均衡技术为一个应用构建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②可以避免单一服务器因负载压力过大而响应缓慢,使用户请求具有更好的响应延迟特性

      ③负载均衡可以采用硬件设备,也可以采用软件负载。商用硬件负载设备(例如出名的F5)成本通常较高(一台几十万上百万很正常),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采用软负载,软负载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选谁、转发,其中最著名的是LVSLinux Virtual Server)。

    PSLVS是四层负载均衡,也就是说建立在OSI模型的第四层——传输层之上,传输层上有我们熟悉的TCP/UDPLVS支持TCP/UDP的负载均衡。

    LVS的转发主要通过修改IP地址(NAT模式,分为源地址修改SNAT和目标地址修改DNAT)、修改目标MACDR模式)来实现。有关LVS的详情请参考:http://www.importnew.com/11229.html

    4)代码优化:

      ①多线程:使用多线程的原因:一是IO阻塞,二是多CPU,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CPU资源,提高系统吞吐能力,改善系统性能;

      ②资源复用:目的是减少开销很大的系统资源的创建和销毁,主要采用两种模式实现:单例(Singleton)和对象池(Object Pool)。例如,在.NET开发中,经常使用到的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等,本质上都是对象池。

      ③数据结构:在不同场合合理使用恰当的数据结构,可以极大优化程序的性能。

    1. 垃圾回收:理解垃圾回收机制有助于程序优化和参数调优,以及编写内存安安全的代码。这里主要针对JavaJVM)和C#CLR)一类的具有GC(垃圾回收机制)的语言。

    Java中JVM介绍及GC执行时机

    内存分为堆栈和堆,堆栈用于存储线程上下文信息,如方法参数,局部变量等。堆则是存储对象的内存空间,对象的创建和销毁。垃圾回收就是在这里进行。

    将JVM分为年轻带(Young Generation)和年老带(Old Generation),又将年轻带(Young Generation)分为,Eden区,From区,To区。新建对象总是在Eden区创建,当Eden区空间已满,就触发一次Young GC(Garbage Collection,垃圾回收),将还被使用的对象复制到From区,这样Eden区都是未使用的对象,还可以继续创建对象,当Eden去在次用完,在触发一次Young GC,将Eden区和From区还在使用的对象复制到To区。下一次Young GC则是将Eden区和To区对象复制到From区。经过多次GC,某些对象会在From和To区多次复制,如果超过某个阀值对象还未被释放,则将对象复制到Old Generation。如果Old Generation空间已经用完,那么会触发Full GC,即所谓的全量回收,全量回收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该根据业务特点和对象生命周期合理设置Young Generation和Old Generation区域大小,尽量减少Full GC.

     

    七、存储性能优化

    1)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

      ①机械硬盘:通过马达驱动磁头臂,带动磁头到指定的磁盘位置访问数据。它能够实现快速顺序读写,慢速随机读写

      ②固态硬盘(又称SSD):无机械装置,数据存储在可持久记忆的硅晶体上,因此可以像内存一样快速随机访问

      在目前的网站应用中,大部分应用访问数据都是随机的,这种情况下SSD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但是性价比有待提升(蛮贵的,么么嗒)。

    2B+ vs LSM

      ①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广泛采用B+树,B+树是对数据排好序后再存储,加快数据检索速度。

    PS目前大多数DB多采用两级索引的B+树,树的层次最多三层。因此可能需要5次磁盘访问才能更新一条记录(三次磁盘访问获得数据索引及行ID,一次数据文件读操作,一次数据文件写操作,终于知道数据库操作有多麻烦多耗时了)

      ②NoSQL(例如:HBase)产品广泛采用LSM树:

      具体思想是:将对数据的修改增量保持在内存中,达到指定的大小限制后将这些修改操作批量写入磁盘不过读取的时候稍微麻烦,需要合并磁盘中历史数据和内存中最近的修改操作,所以写入性能大大提升,读取时可能需要先看是否命中内存,否则需要访问较多的磁盘文件。

      LSM树的原理是:把一棵大树拆分成N棵小树,它首先写入内存中,随着小树越来越大,内存中的小树会被清除并写入到磁盘中,磁盘中的树定期可以做合并操作,合并成一棵大树,以优化读性能。

      LSM树的优势在于:在LSM树上进行一次数据更新不需要磁盘访问,在内存即可完成,速度远快于B+树。

    八、学习总结

      对于网站的高性能架构这一章的阅读,通过大牛的书籍我们学到了从三个主要方面的性能优化策略,虽然都是理论,而且还只是浅显地说明,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广大的开发菜鸟来说,扩展知识面,了解一点优化策略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可以从中注意到日常的代码规范,如何写出高效的代码也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儿。在书中,看到了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贴出来与各位正在学习途中的菜鸟们共享:"归根结底,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技术选型和架构决策依赖业务规划乃至企业战略规划,离开业务发展的支撑和驱动,技术走不远,甚至还会迷路"。出来实习了一年多,对这句话感慨颇多,也吃了很多的亏,在和客户的沟通交流上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所以贴出来与各位园友共勉。最后,希望作为菜鸟的我们,在技术这条路上能够走得远一些,迷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迷途知返,么么嗒!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开始找工作了,希望在此期间能够认真阅读完自己的计划书单,加油!

    参考文献

    1)李智慧,《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http://item.jd.com/11322972.html

    2)周言之,《Memcached详解》,http://blog.csdn.net/zlb824/article/details/7466943

    3)百度百科,CDNhttp://baike.baidu.com/view/8689800.htm

    4)王晨纯,《Web基础架构:负载均衡和LVS》,http://www.importnew.com/11229.html

    5)辉之光,《B树、B-树、B+树》,http://www.cnblogs.com/oldhorse/archive/2009/11/16/1604009.html

    6yanghuahui's blog,《LSM树由来、设计思想以及应用到HBase的索引》,http://www.cnblogs.com/yanghuahui/p/3483754.html

    本章思维导图

     

    声明

    部分内容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edisonchou/博客

  • 相关阅读:
    Django项目: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20--12PerfectCRM实现King_admin分页上下页
    Django项目: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9--11PerfectCRM实现King_admin分页显示条数
    Django项目: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8--10PerfectCRM实现King_admin日期优化
    Django项目: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7--09PerfectCRM实现King_admin显示注册表的内容
    Oracle数据库,非空约束、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

    Oracle数据库,用户的创建及表的创建
    点击时显示遮罩层,登录时灰色遮罩效果
    多个视频时,利用函数实现播放一个,其他自动暂停
    正则表达式、事件调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nkJade/p/396036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