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方案逻辑自洽吗?


    国庆前最后一个周末,和Thoughtworks资深质量专家刘冉老师、itest测试平台创始人老牛老师,以及星球的两位合伙人CC、CKL一起做了一期直播分享,聊了关于业内前沿质量大会能为测试带来什么相关的话题。

    期间聊到一个topic时CC问我什么是逻辑自洽,由于时间关系当时简单的举了一个例子描述了下。会后我想了想,逻辑自洽其实在工作中,特别是对于软件测试这种技术性要求比较强的岗位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特质。

    这篇文章,我想聊聊我对逻辑自洽这个词的理解,以及它对我们工作的影响。

     

    如何理解逻辑自洽?

    逻辑自洽,原指语言学上的一个原则,即一个理论在语言本身的描述上是不矛盾的,通过分析思辨发现没有任何矛盾,达到自我完备。逻辑自洽有如下3个特征:

    1. 可以首尾呼应;
    2. 可以说服自己;
    3. 可以说服别人;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描述是可以通过分析思辨实践来证明的。举个例子:

    大家对高中时的数学考试应该都还有印象,数学试卷的大题基本都是证明题,即给出一定条件和描述,让你证明某个结论正确与否或者求得一个正确的结论。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逻辑自洽案例。

     

    逻辑自洽对工作的影响

    对测试同学来说,大家工作中应该都需要进行需求评审、方案评审和用例评审。逻辑自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需求评审时,我们需要通过prd以及产品的描述,来判断需求是否存在漏洞,各种交互跳转是否符合逻辑和用户操作习惯。

    方案评审时,我们需要评估方案实现方式的可行性,难易程度,是否存在遗漏和不足之处。

    用例评审时,开发同学也会针对我们编写的用例进行分析思考,判断用例的步骤和验证目标是否和技术实现一致。

    当然还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提bug记录bug。我们在记录bug时需要说明对应的模块场景,做了什么操作,输入数据以及结果是什么,和预期结果的差别是什么。

    这些场景,其实内在都具有完备自洽的逻辑。

     

    你的测试方案逻辑自洽吗?

    对测试同学来说,工作中遇到一些独立项目,一般是需要写测试方案的。这里我会以一个测试方案的demo来举例说明,如何写一个逻辑自洽的测试方案。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测试方案需要包含如下几点要素:

    项目背景:说明这个项目的背景(阐述来龙去脉,为什么做这个项目);

    项目目的:说明这个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背景是原因,目的是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范围:说明这个项目涉及的范围(明确具体的范围边界,一般从业务和技术2个角度划分边界);

    项目指标:说明这个项目不同阶段要达成的目标(明确项目指标,这里可以将每个阶段完成和交付的指标都明确);

    测试策略:针对本项目进行分析后,从哪些角度来进行测试验证;

    阶段进度:说明整个测试阶段要做的工作,由谁负责谁配合,当前的进度,预期完成时间等;

    风险分析:罗列本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方案;

    交付清单:说明本项目测试各阶段的交付物和验收标准;

    术语约定:针对项目中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术语进行说明和约定;

    总结:测试方案逻辑自洽,即说明在什么背景下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人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动作解决什么问题。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具备可行性,且整个链路从头至尾都要有关系依赖和约束。

     

  • 相关阅读:
    1001. 害死人不偿命的(3n+1)猜想 (15)
    c语言学习习题
    设计模式随笔(四):单例模式
    设计模式随笔(三):建造者模式
    设计模式随笔(二):抽象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随笔(一):介绍java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idea导入spring5.x源码编译
    使用idea从git上项目后jar包无法加载
    SFTP文件上传下载以及如何处理异常,页面展现
    Java代理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myalost/p/1675772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