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西方的歌剧不怎么感冒,每次听豆瓣的古典频道,碰到歌剧就跳过去。今天在国家大剧院官网的古典音乐频道,听了2012年北京新年音乐会,其中一首《木偶之歌》让我改变了对歌剧的看法,发现歌剧唱法的技巧性相当强,这种技巧性带来了其艺术观赏性。看过这首歌剧的演唱和表演后,就会发现,龚琳娜的《忐忑》其实融合了西方歌剧的一些唱法和技巧。我听中国戏曲不多,不知在中国戏曲中,像《木偶之歌》那样,在各种音高上快速切换跳跃是否普遍。印象中这样的唱法在中国戏曲中很少见,这大概也是《忐忑》能成为神曲的原因。《木偶之歌》观赏性强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诙谐性,演唱者是在模仿一个木偶在表演,唱到中间还断气了,要指挥家重新“拧发条”才能继续开唱,这大概是为数不多的能引得观众在演奏现场发笑的古典音乐。
顺便赞一下
古典音乐频道,可以免费观看国家大剧院的古典音乐现场演奏,效果还不错,就是内容还少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