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内存模型


    Java虚拟机规范试图定义一种Java内存模型来屏蔽掉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以实现让Java程序在各种平台下都能达到一致的并发效果。在JDK1.5发布后,Java的内存模型已经成熟和完善起来了。

    1. 主内存与工作内存:

    Java内存模型的主要目标是定义程序中各个变量的访问规则,即在虚拟机中将变量存储到内存和从内存中取出变量这样的底层细节。Java内存模型规定了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虚拟机内存的一部分)中,每条线程还有自己的工作内存,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保存了被该线程使用到的变量的主内存副本拷贝,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而不能直接读写主内存中的变量。不同的线程之间也无法直接访问对方工作内存中的变量,线程间变量值的传递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线程、主内存、工作内存三者间的交互关系如图:

    2. 内存间交互操作:

    关于主内存与工作内存之间具体的交互协议,即一个变量如何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内存、如何从工作内存同步回主内存之类的实现细节,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了以下8种操作来完成:

    • lock(锁定):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变量标识为一条线程独占的状态。
    • unlock(解锁):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变量才可以被其他线程锁定。
    • read(读取):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变量的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以便随后的load动作使用。
    • load(载入):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read操作从主内存中得到的变量值放入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中。
    • use(使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递给执行引擎,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需要使用到变量的值的字节码指令时将会执行这个操作。
    • assign(赋值):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到的值赋值给工作内存的变量,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给变量赋值的字节码指令时执行这个操作。
    • store(存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送到主内存中,以便随后的write操作使用。
    • write(写入):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store操作从工作内存中得到的变量的值放入主内存的变量中。

    如果要把一个变量从主内存复制到工作内存,那就要按顺序地执行read和load操作;如果要把变量从工作内存同步回主内存,就要按顺序地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注意Java内存模型只要求上述两个操作必须按顺序执行,而没有保证必须是连续执行。也就是说read和load之间、store和write之间是可插入其他指令的,如对主内存的变量a、b进行访问时,一种可能出现的顺序是read a、read b、load b、load a。除此之外,Java内存模型还规定了在执行上述八种基本操作时必须满足如下规则:

    • 不允许read和load、store和write操作之一单独出现,即不允许一个变量从主内存读取了但工作内存不接受,或者从工作内存发起回写了但主内存不接受的情况出现。
    • 不允许一个线程丢弃它最近的assign操作,即变量在工作内存中改变了之后必须把该变化同步回主内存。
    • 不允许一个线程无原因地(没有发生过任何assign操作)把数据从线程的工作内存同步回主内存中。
    • 一个新的变量只能在主内存中诞生,不允许在工作内存中直接使用一个未被初始化(load或assign)的变量,换句话说就是对一个变量实施use和store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过了assign和load操作。
    • 一个变量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对其进行lock操作,但lock操作可以被同一条线程重复执行多次,多次执行lock后,只有执行相同次数的unlock操作,变量才会被解锁。
    • 如果对一个变量执行lock操作,将会清空工作内存中此变量的值,在执行引擎使用这个变量前,需要重新执行load或assign操作初始化变量的值。
    • 如果一个变量事先没有被lock操作锁定,则不允许对它执行unlock操作,也不允许去unlock一个被其他线程锁定住的变量。
    • 对一个变量执行unlock操作之前,必须先把此变量同步回主内存中(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

    3. 对于volatile型变量的特殊规则:

    volatile可以说是Java虚拟机提供的最轻量级的同步机制。Java内存模型对volatile专门定义了一些特殊的访问规则。当一个变量被定义成volatile之后,它将具备两种特性:

    • 保证此变量对所有线程的可见性,这里的可见性是指当一条线程修改了这个变量的值,新值对于其他线程来说是立即得知的。普通变量不能做到这一点,变量值在线程间传递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如线程A修改了一个普通变量的值,然后向主内存进行回写,另外一个线程B在线程A回写完成了之后再从主内存进行读取操作,新变量的值才会对线程B可见。
    • 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普通变量仅仅会保证在该方法的执行过程中所有依赖赋值结果的地方都能获取到正确的结果,而不能保证变量赋值操作的顺序与程序代码中的执行顺序一致,因为在一个线程的方法执行过程中无法感知到这一点,这也就是Java内存模型中描述的所谓的“线程内表现为串行的语义”。

    4. 对于long和double型变量的特殊规则:

    Java内存模型要求lock、unlock、read、load、assign、use、store和write这八个操作都具有原子性,但是对于64位的数据类型(long和double),在模型中特别定义了一条宽松的规定:允许虚拟机将没有被volatile修饰的64位数据的读写操作划分为两次32位的操作来进行,即允许虚拟机实现选择可以不保证64位数据类型的load、store、read和write这四个操作的原子性,这点就是所谓的long和double的非原子性协定。

    如果有多个线程共享一个并未声明为volatile的long或double类型的变量,并且同时对它们进行读取和修改操作,那么某些线程可能会读取到一个既非原值也不是其他线程修改值的代表了“半个变量”的数值。

    不过这种读取到“半个变量”的情况非常罕见,因为Java内存模型虽然允许虚拟机不把long和double变量的读写实现成原子操作,但允许虚拟机把这些操作实现为具有原子性的操作,而且还强烈建议虚拟机这样实现。在实际开发中,目前各种平台下的商用虚拟机几乎都选择把64位数据的读写操作作为原子操作来对待,因此我们在编写代码时一般不需要将用到的long和double变量专门声明为volatile。

    5. 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

    Java内存模型是围绕着在并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这三个特性来建立的。

    1)原子性:由Java内存模型来直接保证的原子性变量操作包括read、load、assign、use、store和write这六个,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基本数据类型的访问读写是具备原子性的(long和double的非原子性协定例外,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知识点就行了,无须太过在意这些几乎不会发生的例外情况)。

    如果应用场景需要一个更大范围的原子性保证,Java内存模型还提供了lock和unlock操作来满足这种需求,尽管虚拟机未把lock和unlock操作直接开放给用户使用,但是却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字节码指令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来隐式地使用这两个操作,这两个字节码指令反映到Java代码中就是同步块---synchronized关键字,因此在synchronized块之间的操作也具备原子性。

    2)可见性:可见性就是指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得知这个修改。Java内存模型是通过在变量修改后将新值同步回主内存,在变量读取前从主内存刷新变量值这种依赖主内存作为传递媒介的方式来实现可见性的,无论是普通变量还是volatile变量都是如此,两种变量之间的区别是volatile的特殊规则保证了新值能立即同步到主内存以及每次使用前立即从主内存刷新,因此我们说volatile保证了多线程操作时变量的可见性,而普通变量则不能保证这一点。

    除了volatile之外,Java还有两个关键字能实现可见性,它们是synchronizedfinal同步块的可见性是由“对一个变量执行unlock操作之前必须先把此变量同步回主内存中(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这条规则获得的;而final关键字的可见性是指被final修饰的字段在构造器中一旦被初始化完成并且构造器没有把this的引用传递出去,那么在其他线程中就能看见final字段的值。

    3)有序性:Java程序中天然的有序性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如果在本线程内观察,所有的操作都是有序的;如果在一个线程中观察另一个线程,所有的操作都是无序的。前半句是指“线程内表现为串行的语义”,后半句是指“指令重排序”和“工作内存与主内存同步延迟”现象。

    Java提供了volatile和synchronized两个关键字来保证线程之间操作的有序性,volatile关键字本身就包含了禁止指令重排序的语义,synchronized则是“一个变量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对其进行lock操作”,这个规则决定了持有同一个锁的两个同步块只能串行地进入。

    6. happens-before:

    如果Java内存模型中所有的有序性都只靠volatile和synchronized来完成,那么有一些操作将会变得很啰嗦,但是我们在编写Java并发代码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一点,这是因为Java语言中有一个“happens-before”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它是判断数据是否存在竞争,线程是否安全的主要依据,依赖这个原则,我们可以通过几条规则一揽子解决并发环境下两个操作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冲突的所有问题。

    下面是Java内存模型下一些天然的happens-before关系,这些关系无须任何同步器协助就已经存在,可以在编码中直接使用。如果两个操作之间的关系不在此列,并且无法从下列规则推导出来的话,它们就没有顺序性保障,虚拟机可以对它们进行随意地重排序。

    • 程序次序规则:在一个线程内,按照程序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准确地说应该是控制流顺序而不是程序代码顺序,因为要考虑分支、循环等结构。
    • 管程锁定规则: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同一个锁,而“后面”是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 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这里的“后面”同样是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 线程终止规则:线程中的所有操作都先行发生于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等手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 线程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Thread.interrupted()方法检测到是否有中断发生。
    • 对象终结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 传递性: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B先行发生于操作C,那就可以得出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的结论。
  • 相关阅读:
    Get code into Bitbucket fast using Atlassian's SourceTree or the command line
    Django+angularJs
    修改默认python版本
    重拾python mac1.9.2
    REST
    Parameters.Add Parameters.Addrange
    sql建表前删除存在的同名表
    C#1.0
    [转]C#究竟能给开发者带来什么
    Laravel中上传图片至七牛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hard-working/p/1210530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