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63介绍
BIP63作为隐身地址原本是面向暗钱包(Dark Wallet)等具有争议性的钱包开发和应用的。虽然我也会介绍隐身地址的构造、样本代码的开发以及人们的争论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现阶段,隐身地址的开发已经中断,其草案还未被大众接受。
隐身地址的构造在于,在区块链上,它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的Diffie-Hellman㈠密钥交换。如图2-11所示,隐身地址中包含了两个公钥,其中一个是用于交换的密钥,另一个用于发送比特币。发送者把发送目的地的共享公钥与自己生成的私钥相乘,再将相乘所得的那个“点”放人哈希函数中,这样就可以将产生的数值作为私钥进而导出公钥。由此形成的公钥与用于发送的公钥互相补充而形成的那个“点”,就可以作为地址来促成交易。
将最初形成的随机数的公钥插入交易数据的OP-RETURN (可以输入任意数据的场所)中。如果接收者想要将其发送至其他地方,就必须要确认区块链的交易和发送隐身地址时所有的OP-RETURN。之后就可以再次进行DH密钥的共享,或者使用自己 用于发送的私钥来计算比特币地址的私钥。
㈠Diffie-Heltoan算法是一种确保共享密钥安全能够穿越不安全网络的方法,由怀特•迪菲(Whitefield Diffie)和马丁•赫尔曼(Martin Heilman)于1976年提出。
隐身地址中断的原因
隐身地址开发的中断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这项技术无法应对规模扩大这一变化。暗钱包发布时,用户较少,并没有引起什么问题,但是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从应用开启到实现同步的时间 变得非常漫长。与此同时,数据通信也由于各种原因在支持简单 支付验证(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SPV)(无须下载区块链上所有的数据就能够验证交易。)的手机终端产生了局限性。即使限定用户为全节点(即下载使用全部区块链数据)的用户,那么在确认区块链上的数据后也能够很容易地判断 出这是使用了隐身地址的用户。而用户由于留下了一定的行踪,很容易进入黑名单,因此隐身地址的开发就此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