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Python底层机制
python底层从3个方面来说,分别是:
- 引用计数机制
- 垃圾回收机制
- 内存池机制
引用计数机制
使用引用计数来追踪内存中的对象,所有对象都有引用计数,并且这个引用计数一般比我们想象的次数多,对于不可变数据(如数字和字符串),解释器会在程序的不同部分共享内存,以便节约内存,可以通过sys.getrefcount( )来查看对象应用次数。如下:
>>> a =19880924 >>> sys.getrefcount(19880924) 3 >>> b =19880924 >>> sys.getrefcount(19880924) 3 >>> c = 19880924 >>> sys.getrefcount(19880924) |
可以看到19880924的引用次数没有随着对象的声明而增加。
>>> c = 19880924 >>> sys.getrefcount(19880924) 3 >>> sys.getrefcount(c) 2 >>> d = c >>> sys.getrefcount(c) 3 >>> e = c >>> sys.getrefcount(c) 4 |
但是如果是对象的引用,则对象的引用次数增加
内存存储机制类似如下:
引用计数增加的情况:
1,一个对象分配一个新名称
2,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如列表、元组或字典)
引用计数减少的情况:
1,使用del语句对对象别名显示的销毁
2,引用超出作用域或被重新赋值
垃圾回收机制
- 当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就被垃圾回收给回收掉了
- 解释器会定期执行一个循环检测器,搜索不可访问对象的循环并删除它们。
a) 假如2个对象相互引用,由于每个对象都包含一个对其他对象的应用,因此引用计数不会归零,对象也不会销毁。针对这种情况适用于2
内存池机制
Pymalloc机制:引入内存池机制,是用于管理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的,Python中所有小于256个字节的对象都使用pymalloc实现的分配器,而大的对象则使用系统的malloc。对于Python对象,如整数,浮点数和List,都有其独立的私有内存池,对象间不共享他们的内存池。也就是说如果你分配又释放了大量的整数,用于缓存这些整数的内存就不能再分配给浮点数。
python回收的内存放到内存池而不是返回给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