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行为学3


    一、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1.群体动力论公式:B=f(P,E)

    B: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p:个人的内部动力、内部特征;E: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

    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工作任务型、人际关系型

    2.霍曼斯群体系统模型

    3.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奥尔德佛ERG理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ERG重要观点:1)在同一层次上,少量需要满足后,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

                        2)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越强烈;

                        3)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少,较低层次的需要则越强烈。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它与工作内容仅仅联系在一起。(内在因素)

    保健因素:促使人们产生不满的因素;它与工作条件或条件相关。(外在因素)

    麦克李兰的激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

    4.过程性激励理论:

    1)佛隆的期望理论公式:F=∑V •E

    F动机激发力量(Motivational Force),是指个人所受激励的程度。

     V:效价(Valence)是指个人对自己所要采取行动将会达到某一成果或目标的偏爱程度,是个体对该成果或目标的有用性的主观估计。

     E:期望(Expectancy)指某一特定行动将会导致预期成果(或目标)的概率,即个人据其经验对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将会导致某种预期成果之可能性的主观估计。

    2)劳勒的期望模式

    将期望E更加细化了,将其分为努力导致绩效(E->P)的期望和绩效导致结果(P->O)的期望两类E= (E→P)∑﹝(P →O)V﹞

    E:表示个人所作的努力;

    P:表示工作绩效(组织目标);

    O:表示成果(个人目标);

    V:表示成果对人的吸引力大小;

    E→P):表示个人对努力导致绩效的期望值;

    P→O):表示个人对绩效导致成果的期望值。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nQA/IA =QB/IB

    nQA/IA =QB/IB      报酬相当 ,A感到公平(满意)。
    nQA/IA ﹥ QB/IB    A报酬过高,A感到自己多得(满意)。
    nQA/IA ﹤ QB/IB   A报酬不足,A感到不公平(不满意) 。
    nA、B表示相比较的两个个体;
    nQ:个体通过某项工作从组织中得到的报酬或产出。如工资、奖金、提升、表扬、工作乐趣。
    nI:个体对该项工作所投入的努力或代价。如时间、产量、质量、学历、对工作的投入、对组织的忠诚、年龄、性别等等。
    员工感到不公平时,会出现几种情况:
    ①心理挫折和失衡;
    ②改变投入;
    ③要求改变产出;
    ④改变对自身的看法;
    ⑤改变对他人的看法;
    ⑥改变比较对象;
    ⑦辞职
    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的原因
    ①组织在客观上确实存在不合理的分配现象;
    ②不同员工在投入和所得上存在不可比性,人总是过多估计自己的投入和别人的所得;
    ③不同员工对投入和产出的认知不同;
    ④组织中的一些绩效考评和奖励制度不透明,暗箱操作
    公平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要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实行量化管理;增加透明度;战略为主,平衡为辅,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他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某种目标的驱使。
    目标设置理论的要点:有目标比没有目标好;具体、可操作、分阶段性的目标比空泛的、号召性的目标好;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比随手可得的目标好;能被人接受的目标比不能被接受的好。
     
    目标设置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1)管理者一定要善于给员工设定目标;

    2)给员工定目标一定要有具体数字指标,并落实到人;

    3)给员工及时工作绩效和反馈;

    4)建立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

    5、强化型激励理论

    1)强化理论的基本概念:斯金纳着重研究人的行为的结果对行为的反作用。他发现,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体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成为“强化”。凡能影响行为频率的刺激物,即称为强化物。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求得员工行为的改造。这一理论就称为强化理论。

    2)强化的基本方式:

    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改造行为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惩罚

    从强化的时间安排上有以下两种方法会影响强化效果:连续强化、间断强化

    3)强化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强化方式的准确选择;正确选择强化物;正确选择强化时间;强调员工的社会学习(间接行为改造)。

    6、综合性激励理论

    1)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包含员工的努力程度、工作绩效、内外奖励、满足感

    2)启示:综合激励模式使我们认识到,对员工的激励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任何一种综合激励模式都很难包容一切;现实问题往往是越来越复杂的,激励理论需要不断创新。

    7、激励的一般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2)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原则;

    3)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

    4)按需激励原则;

    5)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

    6)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

    最根本的是激发工作意愿。

    如何对下属进行激励:制定目标和绩效标准、认可与赞美、信任与宽容、将下属按人格类型进行激励

  • 相关阅读:
    存储映射--mmap
    进程间通信之管道--pipe和fifo使用
    dup和dup2函数简单使用
    Open_Read_Write函数基本使用
    Makefile简单编写实例
    仿函数、谓词、适配器、内建对象配合常见算法的使用
    20169219 2016-2017-2《移动平台开发》第六周作业
    20169219 2016-2017-2《网络攻防》第六周作业
    20169219 2016-2017-2《移动平台开发》第五周作业
    20169219 2016-2017-2《网络攻防》第五周作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haibo/p/340389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