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Metrics指标类型


    Prometheus 的客户端库中提供了四种核心的指标类型。但这些类型只是在客户端库(客户端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调用不同的 API 接口)和在线协议中,实际在 Prometheus server 中并不对指标类型进行区分,而是简单地把这些指标统一视为无类型的时间序列

    2.1、Counter (计数器)

    Counter 类型代表一种样本数据单调递增的指标,即只增不减除非监控系统发生了重置

    ​ 例如,你可以使用 counter 类型的指标来表示服务的请求数、已完成的任务数、错误发生的次数等。counter 主要有两个方法:

    //将counter值加1.
    Inc()
    
    // 将指定值加到counter值上,如果指定值<0 会panic.
    Add(float64)
    

    ​ Counter 类型数据可以让用户方便的了解事件产生的速率的变化,在 PromQL 内置的相关操作函数可以提供相应的分析,比如以 HTTP 应用请求量来进行说明:

    //通过rate()函数获取HTTP请求量的增长率
    rate(http_requests_total[5m])
    
    //查询当前系统中,访问量前10的HTTP地址
    topk(10, http_requests_total)
    

    不要将 counter 类型应用于样本数据非单调递增的指标,例如:当前运行的进程数量(应该用 Guage 类型)。

    2.2、Guage( 仪表盘)

    Guage 类型代表一种样本数据可以任意变化的指标,即可增可减。guage 通常用于像温度或者内存使用率这种指标数据,也可以表示能随时增加或减少的“总数”,例如:当前并发请求的数量

    ​ 对于 Gauge 类型的监控指标,通过 PromQL 内置函数 [delta()]可以获取样本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例如,计算 CPU 温度在两小时内的差异:

    dalta(cpu_temp_celsius{host="zeus"}[2h])
    

    ​ 你还可以通过PromQL 内置函数 [predict_linear()]基于简单线性回归的方式,对样本数据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例如,基于 2 小时的样本数据,来预测主机可用磁盘空间在 4 个小时之后的剩余情况:

    predict_linear(node_filesystem_free{job="node"}[2h], 4 * 3600) < 0
    

    2.3、 Histogram(直方图)

    ​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倾向于使用某些量化指标的平均值,例如 CPU 的平均使用率、页面的平均响应时间。这种方式的问题很明显,以系统 API 调用的平均响应时间为例:如果大多数 API 请求都维持在 100ms 的响应时间范围内,而个别请求的响应时间需要 5s,那么就会导致某些 WEB 页面的响应时间落到中位数的情况,而这种现象被称为长尾问题

    ​ 为了区分是平均的慢还是长尾的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按照请求延迟的范围进行分组。例如,统计延迟在 0~10ms 之间的请求数有多少而 10~20ms 之间的请求数又有多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分析系统慢的原因。Histogram 和 Summary 都是为了能够解决这样问题的存在,通过 Histogram 和 Summary 类型的监控指标,我们可以快速了解监控样本的分布情况。

    ​ Histogram 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对数据进行采样(通常是请求持续时间或响应大小等),并将其计入可配置的存储桶(bucket)中,后续可通过指定区间筛选样本,也可以统计样本总数,最后一般将数据展示为直方图。

    Histogram 类型的样本会提供三种指标(假设指标名称为 <basename>):

    • 样本的值分布在 bucket 中的数量,命名为 <basename>_bucket{le="<上边界>"}。解释的更通俗易懂一点,这个值表示指标值小于等于上边界的所有样本数量。

    • // 在总共2次请求当中。http 请求响应时间 <=0.005 秒 的请求次数为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005",} 0.0
        // 在总共2次请求当中。http 请求响应时间 <=0.01 秒 的请求次数为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01",} 0.0
        // 在总共2次请求当中。http 请求响应时间 <=0.025 秒 的请求次数为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025",}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05",}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075",}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1",}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25",}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5",}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0.75",}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1.0",}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2.5",}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5.0",} 0.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7.5",} 2.0
        // 在总共2次请求当中。http 请求响应时间 <=10 秒 的请求次数为 2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10.0",} 2.0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bucket{path="/",method="GET",code="200",le="+Inf",} 2.0
      
    • 所有样本值的大小总和,命名为 <basename>_sum

        // 实际含义: 发生的2次 http 请求总的响应时间为 13.107670803000001 秒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sum{path="/",method="GET",code="200",} 13.107670803000001
      
    • 样本总数,命名为 <basename>_count。值和 <basename>_bucket{le="+Inf"} 相同。

        // 实际含义: 当前一共发生了 2 次 http 请求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histogram_count{path="/",method="GET",code="200",} 2.0
      

    注意

    bucket 可以理解为是对数据指标值域的一个划分,划分的依据应该基于数据值的分布。注意后面的采样点是包含前面的采样点的,假设 xxx_bucket{...,le="0.01"} 的值为 10,而 xxx_bucket{...,le="0.05"} 的值为 30,那么意味着这 30 个采样点中,有 10 个是小于 10 ms 的,其余 20 个采样点的响应时间是介于 10 ms 和 50 ms 之间的。

    可以通过 histogram_quantile() 函数来计算 Histogram 类型样本的分位数。分位数可能不太好理解,你可以理解为分割数据的点。我举个例子,假设样本的 9 分位数(quantile=0.9)的值为 x,即表示小于 x 的采样值的数量占总体采样值的 90%。Histogram 还可以用来计算应用性能指标值(Apdex score)。

    2.4、Summary(摘要)

    与 Histogram 类型类似,用于表示一段时间内的数据采样结果(通常是请求持续时间或响应大小等),但它直接存储了分位数(通过客户端计算,然后展示出来),而不是通过区间来计算。

    Summary 类型的样本也会提供三种指标(假设指标名称为 ):

    • 样本值的分位数分布情况,命名为 <basename>{quantile="<φ>"}

        // 含义:这 12 次 http 请求中有 50% 的请求响应时间是 3.052404983s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summary{path="/",method="GET",code="200",quantile="0.5",} 3.052404983
        // 含义:这 12 次 http 请求中有 90% 的请求响应时间是 8.003261666s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summary{path="/",method="GET",code="200",quantile="0.9",} 8.003261666
      
    • 所有样本值的大小总和,命名为 <basename>_sum

        // 含义:这12次 http 请求的总响应时间为 51.029495508s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summary_sum{path="/",method="GET",code="200",} 51.029495508
      
    • 样本总数,命名为 <basename>_count

        // 含义:当前一共发生了 12 次 http 请求
        io_namespace_http_requests_latency_seconds_summary_count{path="/",method="GET",code="200",} 12.0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 Histogram 与 Summary 的异同:

    • 它们都包含了 <basename>_sum<basename>_count 指标
    • Histogram 需要通过 <basename>_bucket 来计算分位数,而 Summary 则直接存储了分位数的值。

    关于 Summary 与 Histogram 的详细用法,请参考 histograms and summaries

    不同语言关于 Summary 的客户端库使用文档:

    三、数据模型

    ​ Prometheus 所有采集的监控数据均以指标(metric)的形式保存在内置的时间序列数据库当中(TSDB):属于同一指标名称,同一标签集合的、有时间戳标记的数据流。除了存储的时间序列,Prometheus 还可以根据查询请求产生临时的、衍生的时间序列作为返回结果。

    3.1、指标名称和标签

    ​ 每一条时间序列由指标名称(Metrics Name)以及一组标签(键值对)唯一标识。其中指标的名称(metric name)可以反映被监控样本的含义(例如,http_requests_total — 表示当前系统接收到的 HTTP 请求总量),指标名称只能由 ASCII 字符、数字、下划线以及冒号组成,同时必须匹配正则表达式 [a-zA-Z_:][a-zA-Z0-9_:]*

    (时间序列[唯一标识])=指标名称+标签)

    注意:
    	冒号用来表示用户自定义的记录规则,不能在 exporter 中或监控对象直接暴露的指标中使用冒号来定义指标名称。
    

    ​ 通过使用标签,Prometheus 开启了强大的多维数据模型:对于相同的指标名称,通过不同标签列表的集合,会形成特定的度量维度实例(例如:所有包含度量名称为 /api/tracks 的 http 请求,打上 method=POST 的标签,就会形成具体的 http 请求)。该查询语言在这些指标和标签列表的基础上进行过滤和聚合。改变任何度量指标上的任何标签值(包括添加或删除指标),都会创建新的时间序列。

    ​ 标签的名称只能由 ASCII 字符、数字以及下划线组成并满足正则表达式 [a-zA-Z_][a-zA-Z0-9_]*。其中以 __ 作为前缀的标签,是系统保留的关键字,只能在系统内部使用。标签的值则可以包含任何 Unicode 编码的字符。

    3.2、样本(sample)

    在时间序列中的每一个点称为一个样本(sample),样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指标(metric):指标名称和描述当前样本特征的 labelsets;
    • 时间戳(timestamp):一个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
    • 样本值(value): 一个 folat64 的浮点型数据表示当前样本的值。

    3.3、表示方式

    通过如下表达方式表示指定指标名称和指定标签集合的时间序列:

    <metric name>{<label name>=<label value>, ...}
    

    例如,指标名称为 api_http_requests_total,标签为 method="POST"handler="/messages" 的时间序列可以表示为:

    api_http_requests_total{method="POST", handler="/messages"}
    

    参考:

    https://fuckcloudnative.io/prometheus/2-concepts/metric_types.html

    https://www.cnblogs.com/ryanyangcs/p/11309373.html

  • 相关阅读:
    JPA注解
    STM32—cubeMX+DMA+USART 接收任意长度的数据
    GDI+绘制有填充和无填充颜色的长方形和圆形(C#)
    C#基本线程同步
    三层架构的上位机软件开发
    C# DataTable
    外网穿透后的域名解析(C#winform)
    基于WIFI模块(ESP8266)与非同一个局域网内服务器建立连接(转)
    2019年9月6日 Cadence 16.6PCB封装设计记录(二)
    Cadence 16.6PCB封装设计记录(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syw/p/1427252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