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10-2 博客作业


    此作业的要求参见[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20Fall/homework/11183]"
    1.建博客(1分)
    在 cnblogs.com (博客园)建账号(1分)。
    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ouwx744/
    2.博客作业(10分)

    参见 [http://www.cnblogs.com/easteast/p/7403491.html ],阅读其中给出的材料及评论,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
      答: 高考结束后对专业填报一点都不懂,当时对计算机也没了解,自己也没太多想法,就咨询了一下老师还有家人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当时家里人希望一个女孩子学点金融,或者当个老师医生什么的,在家长看来以后就业比较好,当时就听说了学计算机可能会很累,再加上自己对于计算机也没有太大的热情,所以在第一志愿没有填报计算机,却不知误打误撞被计算机专业给录取了。
    • 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答:从我接触计算机领域以来,接触到的课程大部分都是学校的课程,感觉和我想象的也都差不多吧,首先就是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了基础知识做铺垫,慢慢的转向实践,会有一些程序设计课程,从慢慢的控制台输出到后来的界面化程序,看着自己写的代码慢慢转成一个个页面,当时还是挺开心的。现在还是感觉自己动手能力比较弱,编程能力欠缺。
    •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注:不可以回答 "不是","是"。请把这当成以后工作时面试题,需要回答足够长度,提供足够信息,让对方了解你。比如,给出为什么。)
      答:我觉得经过大学四年对计算机的学习,觉得计算机专业是不错的一个专业,因为我觉得现在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但是就我自己而言,谈不上是喜欢,但也没有排斥,没有像别人那样对计算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目前来说,我觉得还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因为自己还有很多知识要学,可能还没有领略到其中的精髓,通过以后慢慢的学习和探究,争取成为一名对计算机领域有情感的合格程序员。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

    • 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答:具备的专业知识就是最基本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最基础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组成原理,操作系统,Java,Html,Jsp等,这些知识也就是了解一些,没有深入了解,就能力来说,只会一些简单的编程,能力还比较薄弱。
    •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答:离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学生,感觉自己还有很大差距,在专业知识上还仅限于学校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多看一些课本之外的一些资料,要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虽然学的语言有好几种,但都不是很精通,感觉应该主攻一门语言,应该学习一下最近比较热门的python,争取有深入的了解。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答:我的选择是学术研究,因为我觉得专业知识是基础,先把基础工作做好了,往后的路才能走得更好更顺畅,前人们的成功的前提是他们都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都对某一本或几本书有了深入了解,有了专业知识做基础,以后做项目的时候才能更顺手。
    •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答:在选择学术研究时,应该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这样专业知识才能学得比较强,能够学到更多新的前沿知识,但同时,因为花费太多时间在专业知识理论,从而动手实践的时间会减少,项目也会做的比较少,缺少一部分经验。
    •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
      答:本学期我觉得还是要一专业课为主,把老师讲的课要认真学完,同时还要自学python知识,把一些比较经典的小程序练熟练,在程序中会学的更快。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答:我觉得杨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他很认真负责,也很幽默,希望自己可以对软件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做项目有更大的帮助。我打算每周大约拿出14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平均每天2个小时。
    3.博客作业(10分)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字数不是直接的考核标准,但是要求长到能把观点表述清楚。

    问题1:第三章谈到职业发展--考级之路,虽然现在软件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考试有很多,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考证而考试,这样的行为值得提倡吗?
    问题2:刚开始上课杨老师就谈到结对编程,课本第四章指出,在结对编程模式下,一堆程序猿肩并肩、平等的进行开发工作。面对同一台显示器,使用同一个键盘等等。什么事都是一起做,这样不会出现分歧吗?在编程过程中出现分歧就得停下讨论,不会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吗?
    问题3:我们都知道软件在开发初期是最好维护的,到后期维护相当困难,并且费用较高,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可修改的问题,课本第四章提到代码复审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了吧问题拖到后面的阶段去,所以代码复审应该在软件开发的哪个具体步骤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问题4:项目经理有三种:Product Manager、Project Manager、Program Manager。为什么大部分公司的项目经理叫Project Manager,而微软的经理叫Program Manager,这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问题5:第十六章,成功的团队更能创新,成功的团队大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团队,就因为他们已经水平很高,所以能创新的几率不应该挺小的吗?
    4.博客作业(10分)

    (1)很多人有不为大家所知的本事,而这个能力可以超过周围90%的人。比如课堂中教师提到,如果表现得不像高度近视,如何伪装得不像脸盲,能做40个俯卧撑。当然,也可能是篮球、足球、钢琴、ACM、演讲。
    请给出你超出朋侪的特殊技能,并告诉我们,你如何通过何种努力、花了多久获得这样的成就。

    答:其实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要说自己的特殊技能,就是我感觉有足够的耐心去处理每一件事情,即使这件事情很复杂,我也不会失去耐心,我会认真的把它做好。就拿考研来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有时候就会被数学给折磨的很难受,尤其是当计算结果算不出来的时候,还有就是算两边不一个答案的时候,感觉这时候是最闹心的,这时候很多同学就会失去耐心,不想再继续算下去了,而我就是属于那种非要算对的那种,因为我觉得做出一道这样的题会让我有很大的成就感。我觉得耐心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系吧。

    (2)请给出你当前的技能树与技术偏好,列举目前你已经具备了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请参照邹欣老师给出的工程师水平要求列表
    答:本科期间学了C语言,在考研期间也着重复习了C语言,自己层在OJ刷过题;在本科参加过学校举办的科技文化节,使用Java现场编程,可能没有太大的含金量,但我获得了二等奖也是挺开心的;大三参加过“发现杯”,用JavaWeb编写,获得三等奖。

    5.博客作业 (10分)

    采访本课程往届同学(含外校和毕业生,以《构建之法》作为教材的。不含刚好你熟悉的一位软件工程专家)。 现代软件工程这门课已经上了好几年了,以前有很多学生做过团队项目(说不定包括本校的学生),请你们找一个以前的团队采访一下:

    • 当时的项目有多少用户,给用户多少价值? 现在还有人用吗?
      学长:当时的项目有三四十名用户,给用户的价值还挺大的,大家的英语水平提高了很多,现在因为某些原因,已经没人在用了。
    • 这个项目能否给我们团队继续开发,源代码/文档还有么?
      学长:这个可能有点困难,因为源码没有了。
    • 项目开发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学长:经验和教训就是在开发前期一定要好好设计,前期设计不好到后期会很麻烦。
    • 对学好软件工程有什么建议
      学长:学习软件工程一定要多看多问多练,动手能力也非常重要。

    6.博客作业 (5分)
    以下统计精确到一百行。

    • 你目前的代码量是多少?
      答:我自己认为目前的代码量大约有5000左右。在本科学校期间,我曾经达内杯、全国互联网+大赛等。全国互联网+大赛是一个比较大型的项目,为了保证程序的健壮性,工程项目的代码还是比较多的,也是比较繁琐的。
    • 你认为优秀的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根据你的理想选择以下两问中的一个)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呢?
      答:为了从事高校科研工作,我认为代码量不应低于软件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的代码量。老师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虽然可能自己技术好,或者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但是当自己代码量不高的时候,很难深入浅出的进行教学。只有当自己代码量高了,才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对学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所以我认为代码量应该在两万以上,才能胜任基本的教研工作。
    • 你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多少代码量?这些代码量分布在整个学期中,每周应完成多少代码量?
      答:在本科的时候,自己基础不好,即使想写代码也无从下手,现在有了基础,可以做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代码慢慢就有积累了。可能本学期我不会刻意的去提高代码量,但是我一定会不断的坚持,兼顾理论与实践,争取本学期代码量有2000行左右,每周应完成至少150行,在毕业之时,无论是科研还是找工作,都是达到这些工作要求的最低水平。

    7.阅读材料,写心得(10分)
    以下两篇博客必读,并务必写一些心得:
    (1)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 [http://www.scalerstalk.com/816-attention]
    心得:
    今天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写的非常不错。说它不错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这些问题,在身边都发生过,但自己没有深入的思考,也没作者的这种思维深度。作者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下面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于某门课的讨论,一般都是哪门课难,哪门课作业多,老师管得严之类的,基本上没有听说过哪门课重要。课程难不想听,老师管得严不想听,老师声音不好听,还是不想听,总之,各种不想听。很多人总觉得学某一门课浪费时间,所以就在课上各种玩手机,但是从来没想过,玩手机就不是浪费时间吗?
    有能力去做一件事并且能把它做好和不做是两码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拼尽全力有些事还是做不好,但是嘴上还嚷嚷着不喜欢,不想做,记得之前看电影的时候有句话印象比较深“技不如人,还死不承认”。一件事不想做,没做好也罢,很多事都这样,那真的就是能力的问题了。对于一名学生来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上课,如何上课,如何取得高分,如何真正学到知识其实都是很有学问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当一个学生只有真正的把课上好之后,对于没做好的事情才有资格说只是不想做。
    同时,有很多的技能都是相通的,比如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做得不错,通常,如果他进攻另一个领域,可能也会取得比大多数人好的成绩,比如在这篇文中提到的,专注力。上课需要专注力,做什么都需要专注力,其实上课也是一种修行,修行自己聚精会神的能力,修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我们自己对它的评论是否有用无用,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2)你在大学中体验到了哪种师生关系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心得:
    其实在大学体验过很多种的关系,有路人甲和路人乙的关系,大学的课程并不像高中那样大家坐在一个班级里上课,每一位老师带固定的班级,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大学老师带的班都很多,大家都不熟悉,平常碰到,也就形同陌路,大家都不熟悉。还有就是保姆和幼儿的关系,老师除了会关心我们的学习之外,还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关心宿舍的卫生什么的,生怕我们会出现什么问题。其实最普遍的还是餐馆和食客的关系吧,大部分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想听什么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听一下,不感兴趣的部分就忽略,不去听,但是这样下去就会耽误自己,所以还是要转变一下这样的方式的。

  • 相关阅读:
    守护线程与普通线程
    Java中实现多线程的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
    Python os.dup() 方法
    Python os.closerange() 方法
    Python os.close() 方法
    Python os.chroot() 方法
    Python os.chmod() 方法
    JavaScript——基本包装类型
    javascript——function类型(this关键字)
    常用的正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ouwx744/p/1366047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