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需求模式>>读书笔记之三


      今天终于把<<软件需求模式>>读完了,但是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和明白,然而通过一个月阅读,还是有很多的感悟和见解,我对软件需求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这次主要介绍适应性需求模式,性能需求模式,访问控制模式和商业需求模式。适应性需求模式通常有助于产生跟健壮的系统,并满足特定的目标。但有些适用性使用很昂贵。其中主要包括6方面:可伸缩性(准备好处理业务容量的增加)、可扩展性(能够容易的插入额外的软件)、安装性(安装系统的容易程度)、非狭窄性(避免限制在其他地方安装)、多样性(同时支持多个公司、货币等)、多语言(同时支持多语言用户界面)。软件会慢慢变老,在不断地修改中,对系统构架施加额外的压力。所以重构,有意识的整理软件,可以看做减缓衰老进程的一种努力。可以更有效的减缓退化的过程。可扩展性是一种适用性,有助于延长软件的寿命。适用性是系统设计色的基础,而且适用性需求和性能需求有复杂的关系。适用性需求主要影响软件的性质;性能需求则主要影响所需要的硬件,要特别注意适应性和性能之间的长期和短的权衡。性能需求模式包括五种的性能的需求模式:影响时间(系统需要多少时间完成一个请求)、动态容量(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少件事)、吞吐量(系统处理时间的速率)、静态容量(系统可以保存多少某种类型烦的实体)和可用性(什么时候系统对用户是可用的,以及多么可靠)。当我们对性能的某方面定义时,如果他值得定义,那就仔细考虑定义好;若不值得,就省略他。在做需求的过程中经常遇见性能问题:1.编写容易等同于实现困难。2.我们定义一个完整的运行还是只是软件。3.性能指标适用于系统的哪个部分?4.避免武断的性能指标。5.性能因素对系统有多大的影响?6.怎样可以测量实际的性能?7.到什么时候性能指标需要满足?8.在每一个需求中之定义一个性能指标。9.如果性能指标没有达到该怎么办。在具体分析那五个需求模式时,都有各自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步骤。

      访问控制有3个主要活动组成:1.使系统知道有关人员(用户注册)2.确认用户是译制人员(用户认证)3.控制用户可以做什么和看什么(用户授权)。访问控制需求模式适唯一的有关安全的需求模式,但对访问控制进行需求分析时,要包括:用户类别、用户详细信息(身份详细信息、认证信息、事实、选择、访问权限)、注册流程、密码、用户认证和确认、权限等。商业需求模式包括费/税和多组织单员(业务结构,办事处,公司等)多组织单元需求包括:单元类型名称、单元类型定义、父单元类型、特征、预计的实例数等,还可以额外的包括访问控制、单元标识符等。费/税需求包括:名称、基础、起源、条件、什么时候征收、付款人、收款人、费率的决定因素、系统的责任、参考。还可以额外的包括特殊情况和因素、人为干涉、费用金额的理由。

      我读完这本书,对我的帮助非常的大,书中的软件需求模式为我编写软件需求提供了各种情况的框架。我今后会通过不断地实践和锻炼来进一步加深对软件需求模式的理解。

  • 相关阅读:
    领域驱动设计概览
    淘宝大秒系统设计详解
    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MySQL性能优化
    Nginx 负载均衡
    智慧园区该怎么建设
    Docker容器完整使用教程
    C#框架结构分层
    项目验收PPT
    这么少的字,也能做出这么好看的PP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outaoliang/p/506372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