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模型构架分析


     

     

    标准五层协议结构

    TCP/IP协议四层结构:

    功能

    每层功能概览

    运送!再

    输!

    应用层

     

    在用户空间利用进程交互实现,为应用进程规定并提供相关通信的细节。

    数据单元:报文

    针对每个应用的协议:

    电子邮件协议->SMTP (client/server模式)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C&S模式)

    文件传输协议->FTPHTTP  (超文本协议)

    传输层

     

    管理通信双方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被可靠地传送到目标地址

    传输单位:报文段、用户数据段

    TCP: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

    UDP:无连接、最努力的传输

    网络层

     

    负责地址管理与路由选择,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加上首部封装成分组(IP数据报),选择合适的路由进行分组交换传送。

    传送单位:IP数据报(分组)

    ICMPIGMP网际协议

    IP协议

     

    数据链路层

     

    负责物理层面节点间互连的数据帧传输,如物理地址寻址MAX)、数据成帧、流量控制等   IP数据报加首部成帧)

    传输单位:帧

    ARP地址解析协议

    帧中继

    物理层(TCP/IP不包含此)

     

    提供传输的物理媒介,实现比特流传输

    单位:比特

    RJ-45RS-232等物理接口协议

      没有哪个单一网络适用千万用户需求,所以需要网络中间设备相连

    物理层:        网线、中继器(转发器,物理连接)、集线器(多端口中继器,物理中继放大、分发)

    数据链路层:网卡(链路层+物理MAX地址)、以太网交换机MAX地址进行数据转发)、网桥(桥接器、实现不同链路层的互连)、网络适配器(作用于链路层+物理层连接)

    网络层:   路由器(根据IP地址进行信包转发,不同网络、段间信息交换),利用路由器及IP协议相连,将性能各异的不同网络连成统一的网络,形成虚拟互联网络。

    运输层(传输层):网关,为应用层提供逻辑通信         

    应用层:网关,

    一个思维逻辑流即可!!包括每层任务、传输单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协议、中间设备类型即可。

  • 相关阅读:
    Learning_the_bash_Shell_Third_Edition 15/n
    Learning_the_bash_Shell_Third_Edition 14/n
    Learning_the_bash_Shell_Third_Edition 13/n
    cvb源码分析,resful规范,drf,drf序列化组件,95
    rest_framework登录组件,权限组件
    forms组件
    分页器
    基于ajax提交数据
    回顾django内容
    多表操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jh-666/p/1120747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