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ft一致性算法原理详解


    参考视频和文章链接如下:

    (16 条消息) raft算法 - 搜索结果 - 知乎 (zhihu.com)

    raft一致性算法原理_哔哩哔哩_bilibili

    图解 Raft (分布式系统中的一致性问题)_哔哩哔哩_bilibili

    Raft协议是用来保证分布式系统的强一致性的,Raft协议中一共有三种角色,分别是leader,follower和candidate,

    三种成为leader的情况

    leader不是一致不变的,会在下面三种情况下进行选举成为新的leader,

     第一种情况,follower和leader丢失心跳包(心跳包的目的是维护leader自己的地位,告诉别人自己还活着),follower会变成candidate进行选取,尝试成为新的leader,向其他结点投票请求。

    第二种情况,该协议把时间划分为多个term,每个term保持leader不变,term结束重新进行leader选举(选举的目的就是选择拥有最新的数据的结点成为leader),

    第三种情况就是follower发现自己最新的logentry比leader发过来的还要新(一般前一个leader宕机恢复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自己就尝试进行竞选,成为candidate,并拒绝leader的同步新消息的请求。

     竞选步骤

    candidate会发起投票,让follower进行投票,自己先投自己一票,如果半数以上的follower投票给candidate,那么自己便成为新的leader,如果出现多个candidate得票相同那么久等待重新进行新一轮投票,如果选举期间受到其他结点的append请求,比如结点6成为新的leader,结点6发过来新的消息追加请求,但是自己不会立刻成为follower,而是比较,如果自己的结点数据更新,那么就继续竞选,否则就成为follower,选举结束后也是这种情况也会比较term,自己的term小于请求的term则变为follower。

     比较logentry进行同步

     如上,结点2拥有比较新的值,结点1先进行同步,会回溯到leader的日志4也就是拥有相同的任期号和数据索引,此时开始从这个位置进行同步后续的数据,其他结点也是,但是结点4多了一个结点6,因为只有结点4拥有数据6(很可能是之前leader宕机只有这个follower复制了还没有被其他follower同步数据),那么这个数据将会被覆盖,只有大部分数据结点同步了的数据才会被提交。这时候已经同步跟上leader的ffollower就可以被读,而没有跟上的则不会被读,从而保证一致性

    日志同步流程解析

    结点有两种信号来进行同步,一种是发送RequestVote进行请求投票信号,成为leader后会发送AppendEntries追加日志的信号来进行同步。

     每个结点都有超时时间(150ms到300ms随机选取),不过快慢不一样(避免选票被瓜分,出现多个领导人),在超时时间内接受leader的心跳会刷新超时时间,如果超时了就会变为candidate去竞选。把自己的任期号+1,然后向其他结点发送请求投票的请求来成为leader,其他结点发送自己的投票结点并把任期号+1变为追随者,leader周期性的发送自己的投票请求

     如果leader挂了其他结点竞选成为新的leader,旧的醒来会成为新的follower

     leader收到写请求会把数据保存到本地但不提交,然后发送心跳给其他结点进行同步,其他结点同步数据但不提交,然后返回给leader,超过一半以上的结点后leader会相应给客户端写入成功,并把日志同步提交,然后发送心跳给follower进行提交完成同步,如果follower发现自己的日志没有追上leader则会迭代的寻找直到找到已同步位置的日志进行后面日志的写入同步。

    candidate如果投票未超过半数,选举失败,Candidate 存储的日志至少要和 follower 一样新(安全性准则),否则拒绝投票,如果收到其他leader请求,通过任期 TermId 来判断是否处理;如果请求的任期 TermId 不小于 Candidate 当前任期 TermId,那么 Candidate 会承认该 Leader 的合法地位并转化为 Follower;

    分布式一致性算法 Raft


    一、Raft 算法背景

    在学术理论界,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代表还是 Paxos,但是少数理解的人觉得很简单,尚未理解的觉得很难,大多数人还是一知半解。Paxos 的可理解性 & 工程落地性的门槛很高。斯坦福学者花了很多时间理解 Paxos,于是他们研究出来 Raft。本文主要是介绍 Raft 算法的基本原理。

    二、Raft 算法基本原理

    共识算法就是保证一个集群的多台机器协同工作,在遇到请求时,数据能够保持一致。即使遇到机器宕机,整个系统仍然能够对外保持服务的可用性。

    Raft 将共识问题分解三个子问题:

    1. Leader election 领导选举:有且仅有一个 leader 节点,如果 leader 宕机,通过选举机制选出新的 leader;
    2. Log replication 日志复制:leader 从客户端接收数据更新/删除请求,然后日志复制到 follower 节点,从而保证集群数据的一致性;
    3. Safety 安全性:通过安全性原则来处理一些特殊 case,保证 Raft 算法的完备性;

    所以,Raft 算法核心流程可以归纳为:

    • 首先选出 leader,leader 节点负责接收外部的数据更新/删除请求;
    • 然后日志复制到其他 follower 节点,同时通过安全性的准则来保证整个日志复制的一致性;
    • 如果遇到 leader 故障,followers 会重新发起选举出新的 leader;

    这里先介绍一下日志同步的概念:服务器接收客户的数据更新/删除请求,这些请求会落地为命令日志。只要输入状态机的日志命令相同,状态机的执行结果就相同。所以 Raft 的核心就是 leader 发出日志同步请求,follower 接收并同步日志,最终保证整个集群的日志一致性。


    2.1 Leader Election 领导选举

    集群中每个节点只能处于 Leader、Follower 和 Candidate 三种状态的一种:

    1. follower 从节点
    • 节点默认是 follower;
    • 如果**刚刚开始 ** 或 和 leader 通信超时,follower 会发起选举,变成 candidate,然后去竞选 leader;
    • 如果收到其他 candidate 的竞选投票请求,按照先来先得 & 每个任期只能投票一次 的投票原则投票;
    1. candidate 候选者
    • follower 发起选举后就变为 candidate,会向其他节点拉选票。candidate 的票会投给自己,所以不会向其他节点投票
    • 如果获得超过半数的投票,candidate 变成 leader,然后马上和其他节点通信,表明自己的 leader 的地位;
    • 如果选举超时,重新发起选举;
    • 如果遇到更高任期 Term 的 leader 的通信请求,转化为 follower;
    1. leader 主节点
    • 成为 leader 节点后,此时可以接受客户端的数据请求,负责日志同步;
    • 如果遇到更高任期 Term 的 candidate 的通信请求,这说明 candidate 正在竞选 leader,此时之前任期的 leader 转化为 follower,且完成投票;
    • 如果遇到更高任期 Term 的 leader 的通信请求,这说明已经选举成功新的 leader,此时之前任期的 leader 转化为 follower;

    具体的节点状态转换参考下图:

    Raft 算法把时间轴划分为不同任期 Term。每个任期 Term 都有自己的编号 TermId,该编号全局唯一且单调递增。如下图,每个任务的开始都** Leader Election 领导选举**。如果选举成功,则进入维持任务 Term 阶段,此时 leader 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负责复制日志。Leader 和所有 follower 都保持通信,如果 follower 发现通信超时,TermId 递增并发起新的选举。如果选举成功,则进入新的任期。如果选举失败,TermId 递增,然后重新发起选举直到成功。

    举个例子,参考下图,Term N 选举成功,Term N+1 和 Term N+2 选举失败,Term N+3 重新选举成功。

    具体的说,Leader 在任期内会周期性向其他 follower 节点发送心跳来维持地位。follower 如果发现心跳超时,就认为 leader 节点宕机或不存在。随机等待一定时间后,follower 会发起选举,变成 candidate,然后去竞选 leader。选举结果有三种情况:

    1. 获取超过半数投票,赢得选举
    • 当 Candidate 获得超过半数的投票时,代表自己赢得了选举,且转化为 leader。此时,它会马上向其他节点发送请求,从而确认自己的 leader 地位,从而阻止新一轮的选举;
    • 投票原则:当多个 Candidate 竞选 Leader 时:
      • 一个任期内,follower 只会投票一次票,且投票先来显得
      • Candidate 存储的日志至少要和 follower 一样新(安全性准则),否则拒绝投票;
    1. 投票未超过半数,选举失败
    • 当 Candidate 没有获得超过半数的投票时,说明多个 Candidate 竞争投票导致过于分散,或者出现了丢包现象。此时,认为当期任期选举失败,任期 TermId+1,然后发起新一轮选举;
    • 上述机制可能出现多个 Candidate 竞争投票,导致每个 Candidate 一直得不到超过半数的票,最终导致无限选举投票循环;
    • 投票分散问题解决: Raft 会给每个 Candidate 在固定时间内随机确认一个超时时间(一般为 150-300ms)。这么做可以尽量避免新的一次选举出现多个 Candidate 竞争投票的现象;
    1. 收到其他 Leader 通信请求
    • 如果 Candidate 收到其他声称自己是 Leader 的请求的时候,通过任期 TermId 来判断是否处理;
    • 如果请求的任期 TermId 不小于 Candidate 当前任期 TermId,那么 Candidate 会承认该 Leader 的合法地位并转化为 Follower;
    • 否则,拒绝这次请求,并继续保持 Candidate;

    简单的多,Leader Election 领导选举 通过若干的投票原则,保证一次选举有且仅可能最多选出一个 leader,从而解决了脑裂问题。

    2.2 Log Replication 日志复制

    选举 leader 成功后,整个集群就可以正常对外提供服务了。Leader 接收所有客户端请求,然后转化为 log 复制命令,发送通知其他节点完成日志复制请求。每个日志复制请求包括状态机命令 & 任期号,同时还有前一个日志的任期号和日志索引。状态机命令表示客户端请求的数据操作指令,任期号表示 leader 的当前任期。

    follower 收到日志复制请求的处理流程:

    1. follower 会使用前一个日志的任期号和日志索引来对比自己的数据:
    • 如果相同,接收复制请求,回复 ok;
    • 否则回拒绝复制当前日志,回复 error;
    1. leader 收到拒绝复制的回复后,继续发送节点日志复制请求,不过这次会带上更前面的一个日志任期号和索引;
    2.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找到一个共同的任期号&日志索引。此时 follower 从这个索引值开始复制,最终和 leader 节点日志保持一致;
    3. 日志复制过程中,Leader 会无限重试直到成功。如果超过半数的节点复制日志成功,就可以任务当前数据请求达成了共识,即日志可以 commite 提交了;

    综上, Log Replication 日志复制有两个特点:

    1. 如果在不同日志中的两个条目有着相同索引和任期号,则所存储的命令是相同的,这点是由 leader 来保证的;
    2. 如果在不同日志中的两个条目有着相同索引和任期号,则它们之间所有条目完全一样,这点是由日志复制的规则来保证的;

    举个例子,最上面表示日志索引,这个是保证唯一性。每个方块代表指定任期内的数据操作,目前来看,LogIndex 1-4 的日志已经完成同步,LogIndex 5 的正在同步,LogIndex6 还未开始同步。Raft 日志提交的过程有点类似两阶段原子提交协议 2PC,不过和 2PC 的最大区别是,Raft 要求超过一般节点同意即可 commited,2PC 要求所有节点同意才能 commited。


    日志不一致问题:在正常情况下,leader 和 follower 的日志复制能够保证整个集群的一致性,但是遇到 leader 崩溃的时候,leader 和 follower 日志可能出现了不一致的状态,此时 follower 相比 leader 缺少部分日志。

    为了解决数据不一致性,Raft 算法规定 follower 强制复制 leader 节日的日志,即 follower 不一致日志都会被 leader 的日志覆盖,最终 follower 和 leader 保持一致。简单的说,从前向后寻找 follower 和 leader 第一个公共 LogIndex 的位置,然后从这个位置开始,follower 强制复制 leader 的日志。但是这么多还有其他的安全性问题,所以需要引入Safety 安全性规则 。

    2.3 Safety 安全性

    当前的 Leader election 领导选举Log replication 日志复制并不能保证 Raft 算法的安全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所以需要引入下面安全性规则。

    2.3.1 Election Safety 选举安全性:避免脑裂问题

    选举安全性要求一个任期 Term 内只能有一个 leader,即不能出现脑裂现象,否者 raft 的日志复制原则很可能出现数据覆盖丢失的问题。Raft 算法通过规定若干投票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

    • 一个任期内,follower 只会投票一次票,且先来先得;
    • Candidate 存储的日志至少要和 follower 一样新;
    • 只有获得超过半数投票才有机会成为 leader;(这个要求保证了leader一定是拥有当前最新的日志,因为我们提交日志要求要有一半的结点提交日志确认才会进行提交)

    2.3.2 Leader Append-Only 日志只能由 leader 添加修改

    Raft 算法规定,所有的数据请求都要交给 leader 节点处理,要求:

    1. leader 只能日志追加日志,不能覆盖日志
    2. 只有 leader 的日志项才能被提交,follower 不能接收写请求和提交日志;
    3. 只有已经提交的日志项,才能被应用到状态机中;
    4. 选举时限制新 leader 日志包含所有已提交日志项;

    2.3.3 Log Matching 日志匹配特性

    这点主要是为了保证日志的唯一性,要求:

    1. 如果在不同日志中的两个条目有着相同索引和任期号,则所存储的命令是相同的;
    2. 如果在不同日志中的两个条目有着相同索引和任期号,则它们之间所有条目完全一样;

    2.3.4 Leader Completeness 选举完备性:leader 必须具备最新提交日志

    Raft 规定:只有拥有最新提交日志的 follower 节点才有资格成为 leader 节点。 具体做法:candidate 竞选投票时会携带最新提交日志,follower 会用自己的日志和 candidate 做比较。

    • 如果 follower 的更新,那么拒绝这次投票;
    • 否则根据前面的投票规则处理。这样就可以保证只有最新提交节点成为 leader;

    因为日志提交需要超过半数的节点同意,所以针对日志同步落后的 follower(还未同步完全部日志,导致落后于其他节点)在竞选 leader 的时候,肯定拿不到超过半数的票,也只有那些完成同步的才有可能获取超过半数的票成为 leader。

    日志更新判断方式是比较日志项的 term 和 index:

    • 如果 TermId 不同,选择 TermId 最大的;
    • 如果 TermId 相同,选择 Index 最大的;

    下面举个例子来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个原则,如下图,假如集群中 follower4 在 LogIndex3 故障宕机,经过一段时间间,任期 Term3 的 leader 接收并提交了很多日志(LogIndex1-5 已经提交,LogIndex6 正在复制中)。然后 follower4 恢复正常,在没有和 leader 完成同步日志的情况下,如果 leader 突然宕机,此时开始领导选举。再假设在 Term4 follower4 当选 leader。根据日志复制的规则,其他 follower 强制复制 leader 的日志,那么已经提交却没完成同步的日志将会被强制覆盖掉,这回导致已提交日志被覆盖。

    2.3.5 State Machine Safety 状态机安全性:确保当前任期日志提交

    考虑到当前的日志复制规则

    • 当前 follower 节点强制复制 leader 节点;
    • 假如以前 Term 日志复制超过半数节点,在面对当前任期日志的节点比较中,很明显当前任期节点更新,有资格成为 leader;

    上述两条就可能出现已有任期日志被覆盖的情况,这意味着已复制超过半数的以前任期日志被强制覆盖了,和前面提到的日志安全性矛盾。

    所以,Raft 对日志提交有额外安全机制:leader 只能提交当前任期 Term 的日志,旧任期 Term(以前的数据)只能通过当前任期 Term 的数据提交来间接完成提交。简单的说,日志提交有两个条件需要满足:

    1. 当前任期
    2. 复制结点超过半数

    下面举个例子来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个原则,如下图:


    1. 任期 Term2:
    • follower1 是 leader,此时 LogIndex3 已经复制到 follower2,且正在给 follower3 复制,此时 follower 突然宕机;
    1. 任期 Term3:
    • leader 选举。follower5 发起投票,可以得到自己、follower3、follower4 的票(3/5),最终成为 leader;
    • 在任期 Term3 内,提交接收客户请求并提交 LogIndex3-5,但是暂时未复制到其他节点,然后宕机;
    1. 任期 Term4:
    • leader 选举,follower1 发起选举,可以得到自己、follower2、follower3、follower4 的票(4/5),最终成为 leader;
    • 此时 follower1 将 LogIndex3 复制到 follower3,此时 LogIndex3 复制超过半数,接着在本地提交了 LogIndex4,然后宕机;
    1. 任期 Term4:
    • leader 选举:follower5 发起选举,可以得到自己、follower2、follower3、follower4 的票(4/5),最终成为 leader;
    • 此时其他节点需要强制复制 follower5 的日志,那么 follower1、follower2、follower3 的日志被强制覆盖掉。即虽然 LogIndex3 被复制到了超过半数节点,但也有可能被覆盖掉;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Raft 在日志项提交上增加了限制:只有 当前任期复制超过半数 的日志才可以提交。即只有 LogIndex4 提交后,LogIndex3 才会被提交。

    三、Paxos VS Raft: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一致性算法,那就是 Paxos

    Basic Paxos 算法没有 leader proposer 角色,是一个纯粹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算法,但是它存在若干不足(只能单值共识 & 活锁 & 网络开销大)。所以才有了以 leader proposer 为核心的 Multi Paxos 算法(由一个去中心化的算法变为 leader-based 的算法)。Raft 算法相当于 Multi Paxos 的进一步优化,主要通过增加两个限制:

    1. 日志添加次序性
    • Raft 要求日志必须要串行连续添加的;
    • Multi Paxos 可以并发添加日志,没有顺序性要求,所以日志可能存在空洞现象;
    1. 选主限制
    • Raft 要求只有拥有最新日志的节点才有资格当选 leader,因为日志是串行连续添加的,所以 Raft 能够根据日志确认最新节点;
    • 在 Multi Paxos 算法中由于日志是并发添加的,所以无法确认最新日志的节点,所以 Multi Paxos 可以选择任意节点作为了 leader proposer 节点,成为 leader 节点后需要把其他日志补全;

    下面是我个人的理解:

    • 作为分布式算法,Raft 的规则限制很多,但是每个规则都简单易懂,最重要的是 leader-based 的,整个程序是一个串行的流程,这使得更加容易理解和实现;
    • 作为对比,Multi Paxos 的限制就很少了,每个节点都可以成为 leader,并发添加日志,这使得理解和落地就没那么简单;
    • 不同业务场景下有着不同的述求,所以一致性算法选择 Multi Paxos 还是 Raft 看各自需求。

    四、总结

    Raft 协议就是一种 leader-based 的共识算法,算法设计出发点就是可理解性以及工程的落地性。学习总结分布式一致性算法 Paxos 和 Raft 对我们理解、设计、实现、部署、测试分布式系统都大有益处,如果文章有啥不合适的地方,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 相关阅读:
    学习mongodb简单安装、连接数据库、增删改查
    第三方模块glup学习
    npm 借助第三方模块nrm切换淘宝源
    nodemon 学习
    bootstrap和ie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怎么解决?
    所得税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政府补助
    收入 费用 和利润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nuliulei/p/1609883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