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原则:小议 SPI 和 API


    背景

    第一次听说 SPI 是阅读《软件框架设计的艺术》,以后陆续在 Log4Net 和 Quartz.Net中发现了以这种形式组织代码的方式,本位给出为什么要区分 SPI 和 API 的一个思考过程。

    从面向接口编程说起

    我们在“调用方”和“实现方”之间引入了“接口”,上图没有给出“接口”应该位于哪个“包”中,从纯粹的可能性上考虑,我们有三种选择:

    1. “接口”位于“调用方”所在的“包”中。
    2. “接口”位于“实现方”所在的“包”中。
    3. “接口”位于独立的“包”中。

    下面让我们依次分析这三种可能性,如果现实中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不如我们就为其起个名字以方便交流。

    “接口”位于“调用方”所在的“包”中

    我们先想象一个场景,以仓储的接口为例:

    我们将“仓储接口”放置于“领域层”这个“包”中,实现放在一个独立的“包”中,我们看DDD大师的实现都是这样子,现在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么做。

    “领域层”的“领域服务”会依赖“仓储接口”,“仓储接口”也会依赖“聚合根”,这两者都是除了“实现依赖”之外的依赖关系,如果将“接口”放到“仓储实现”中就丧失了面向接口编程的意义(编译也不会通过),如果放到“独立层”中呢?会编译不通过,出现双向依赖了。

    对于类似这种情况下接口,我们将其称为“SPI”,全程为: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PI”的规则如下:

    1. 概念上更依赖调用方。
    2. 组织上位于调用方所在的包中。
    3. 实现位于独立的包中。
    4. 常见的例子是:插件模式的插件。

    “接口”位于“实现方”所在的“包”中

    我们先想象一个场景,以Unity提供的IUnityContainer接口为例,除了维护这个框架的团队之外,我们没有发现谁实现了这个接口,虽然理论上是可以实现这个接口的(如果能实现的话,我们何不自己弄额Ioc容器呢?)。

    对于类似这种情况下的接口,我们将其称作为“API”,“API”的规则如下:

    1. 概念上更接近实现方。
    2. 组织上位于实现方所在的包中。
    3. 实现和接口在一个包中。

    “接口”位于独立的“包”中

    这里就不说场景了,如果一个“接口”在一个上下文是“API”,在另一个上下文是“SPI”,那么你就可以这么组织。

    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管是SPI或API,接口都是可以组织到独立的“包”中,这么做是否有意义,自己来做出决定了。

    SPI和API也不一定是接口,我这里都是指狭义的具体的接口。

    另外一张图

    备注

    每一次思考都伴随着收获,也离不开和朋友们的交流,天更蓝了。

  • 相关阅读:
    学习总结(二十六)
    学习总结(二十五)
    在知乎学习怎么参加工作
    连分数系列
    Kalman Filter
    五子棋的学习
    Dijkstra
    三等分角、化圆为方、倍立方体
    女朋友走丢数学模型
    传染病模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ppyframework/p/332556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