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ala学习笔记


    一、简介

      scala是一门基于JVM的多范式编程语言

    二、语法

    1、语法格式

      1.1 var val

    定义变量
    val/var 变量标识:变量类型 = 初始值
    eg:  var/val name:Sting = “Tom”

      1.2 使用类型推断来定义变量

    Scala的语法要比Java简洁, 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来定义变量.
    需求: 使用更简洁的语法定义一个变量, 保存一个人的名字"Tom"
    scala> val name = "Tom"
    name: String = Tom

      1.3 惰性赋值

    当有一些变量保存的数据较大时, 但是不需要马上加载到JVM内存中, 就可以使用"惰性赋值"来提高效率.
    		
    语法格式:
    	lazy val/var 变量名 = 表达式

    2、字符串

      2.1 双引号

    val/var 变量名 = "字符串值"

      2.2 插值

    //Scala中, 可以使用插值表达式来定义字符串, 能有效避免大量字符串的拼接.
    val/var 变量名 = s"${变量/表达式}字符串"
    
    注意:                                                                            
    	a) 在定义字符串之前添加 s                                           
    	b) 在字符串中, 可以使用${}来引用变量或者编写表达式.      

      2.3 三引号

    如果有大段的文本需要保存, 就可以使用三引号来定义字符串. 例如: 保存一大段的SQL语句, 三引号中间的所有字符串都将作为字符串的值.
    eg:val sql =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name = "zhangsan"
    		"""			        		

    3、数据类型与操作符

    注意Scala类型与Java类型的不同:                                                 
    	1) Scala中所有的类型都使用"大写字母"开头.                              
    	2) 整形使用Int, 而不是Integer.                                                
    	3) Scala中定义变量可以不写类型, 让Scala编译器自动推断.      
    
    注意:                                                                                                                                                                                               
    	1) Scala中没有++, --运算符                                                                                                                                                            
    	2) 与Java不一样, 在Scala中, 可以直接使用==, !=进行比较, 它们与equals方法表示一致. 而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值, 使用 eq                                   

    4、条件表达式(语法和java一样)

      4.1 有返回值的if

    与java不一样的是
     在scala中,条件表达式也是有返回值的
     在scala中,没有三元表达式,可以使用if表达式替代三元表达式
    
    val result = if(sex == “male”)1 else 0

      4.2 块表达式

    在scala中,使用{}表示一个块表达式
    和if表达式一样,块表达式也是有值的
    值就是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
    
    
    scala> val a = {
         | println("1 + 1")
         | 1 + 1
         | }
    
    返回值是2
    
    scala> val a = {
         | println("1 + 1")
         | 1 + 1
         | 3 + 4
         | }
    
    返回值是7

    5、循环

      5.1 for表达式

    for(i <- 表达式/数组/集合) {
      // 表达式
    }
    
    1.to(10)  1到10
    
    嵌套循环
    for(i <- 1 to 3;j <- 1 to 5){
      //表达式
    }
    
    
    守卫(在for循环中加入了if)
    for(i <- 表达式/数组/集合 if 表达式){
     // 表达式
    }
    
    eg:
        // 添加守卫,打印能够整除3的数字
    for(i <- 1 to 10 if i % 3 == 0) println(i)
    
    
    
    for 推导式
    将来可以使用for推导式生成一个集合
    在for循环中,可以使用yield表达式构建出一个集合,我们把使用yield的表达式称为推导式
    
    eg:生成一个10、20、30...100的集合
      for(i <- 1 to 10) yield i * 10

      5.2 while循环(必须是var的变量)

    scala> while(i <= 10) {
         | println(i)
         | i = i+1
         | }

      5.3 break和continue

    实现break  在for循环外
      导入break包 import scala.util.control.break
      使用breakable将for表达式包起来
      for表达式中需要退出循环的地方,添加`break()`方法调用
    eg:
      breakable{
        for(i <- 1 to 100){
            if(i >= 50) break()
            else println(i)
         }
      }
    
    
    
    实现continue  在for循环内
      for(i <- 1 to 100){
        breakable{
            if(i % 10 == 0) break()
            else println(i)
        }
      }
    

    6、方法

      6.1 定义方法

    def methodname(类型名:参数类型,类型名:参数类型) : [return type] = {
    
      // 方法体
    }
    
    eg: 返回两个数的和
        def sum(a:Int,b:Int) = a + b
    
    注意:
        - 参数列表的参数类型不能省略
        - 返回值类型可以省略,由scala编译器自动推断
        - 返回值可以不写return,默认就是{}块表达式的值
        
    特别注意:
        - 定义递归方法,不能省略返回值类型
    
    eg:
     def jc(i:Int) = {
        if(i<=1) 1
        else jc(i-1) * i
        }
    
    
    

      6.2 方法参数

    - 默认参数
        // x,y带有默认值为0 
        def add(x:Int = 0, y:Int = 0) = x + y
        add()
    
    - 带名参数 (在调用方法时,可以指定参数的名称来进行调用。)
        def add(x:Int = 0, y:Int = 0) = x + y
        add(1)
        返回的是 1 第一个参数会被覆盖
        add(y=1)
        返回的是 1 第二个参数会被覆盖
    
    - 变长参数 (如果方法的参数是不固定的,可以定义一个方法的参数是变长参数)
        def 方法名(参数名:参数类型*) :返回值类型 = {
            方法体
        }
     
    eg:def add(num:Int*) = num.sum // 求和

      6.3 方法调用方式

    - 后缀调用法
        对象名.方法名(参数)
        eg:Math.abs(-1)
    
    - 中缀调用法
        对象名 方法名 参数
        eg:1 to 10     如果有多个参数,使用括号括起来
            Math abs -1
    
    - 花括号调用法    // 方法只有一个参数,才能使用花括号调用法
        Math.abs{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eg:Math.abs{-10}  
    
    - 无括号调用法(如果方法没有参数,可以省略方法名后面的括号)
        eg:
            def m3()=println("hello")
            m3()

    7、函数 

      7.1 定义函数

    val 函数变量名 = (参数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参数类型....) => 函数体
    
    > - 函数是一个**对象**(变量)
    > - 类似于方法,函数也有输入参数和返回值
    > - 函数定义不需要使用`def`定义
    > - 无需指定返回值类型
    
    

      7.2方法和函数的区别

    - 方法是隶属于类或者对象的,在运行时,它是加载到JVM的方法区中
    - 可以将函数对象赋值给一个变量,在运行时,它是加载到JVM的堆内存中
    - 函数是一个对象,继承自FunctionN,函数对象有apply,curried,toString,tupled这些方法。方法则没有
    - 方法无法复制给变量
    
    

      7.3 方法转换为函数

    - 有时候需要将方法转换为函数,作为变量传递,就需要将方法转换为函数
    - 使用` _`即可将方法转换为函数
    
    eg:
        1. 定义一个方法用来进行两个数相加
        2. 将该方法转换为一个函数,赋值给变量
        def add(x:Int,y:Int)=x+y
        add: (x: Int, y: Int)Int
    
        scala> val a = add _
       

    8、数组

      8.1 定长数组(长度不可以改变,元素可以改变)

    // 通过指定长度定义数组
    val/var 变量名 = new Array[元素类型](数组长度)
    
    // 用元素直接初始化数组
    val/var 变量名 = Array(元素1, 元素2, 元素3...)
    
    使用`()`来获取元素和改变元素的值
        eg:变量名(下标)
    获取长度
        数组名.length

      8.2 变长数组

    - 创建变长数组,需要提前导入ArrayBuffer类`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ArrayBuffer
    
    - 创建空的ArrayBuffer变长数组,语法结构:
          val/var a = ArrayBuffer[元素类型]()
    
    - 创建带有初始元素的ArrayBuffer
          val/var a = ArrayBuffer(元素1,元素2,元素3....)
    
    
    - 添加修改删除元素
        - 使用`+=`添加元素
            数组名 += 元素
    
        - 使用`-=`删除元素  同上
    
        - 使用`++=`追加一个数组到变长数组
            数组名 ++= Array(....)
    
    

      8.3 遍历数组

    - 使用`for表达式`直接遍历数组中的元素
        for(i<- 数组名) println(i)
    
    - 使用`索引`遍历数组中的元素
        1、for(i <- 0 to a.length - 1) println(a(i))
        2、for(i <- 0 until a.length) println(a(i))
    
        0 until n——生成一系列的数字,包含0,不包含n
        0 to n ——包含0,也包含n

      8.4 数组中的常用算法

    - 求和——sum方法
    - 求最大值——max方法
    - 求最小值——min方法
    - 排序——sorted方法  升序
    
    用法:
        数组名.方法名   a.sum

    9、元组 (元素是不可变的)

      9.1定义元组

    - 元组可以用来包含一组不同类型的值。例如: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元组的元素是不可变的。
    
    - 使用括号来定义元组
        val/var 元组 = (元素1, 元素2, 元素3....)
    
    - 使用箭头来定义元组(元组只有两个元素)
        val/var 元组 = 元素1->元素2
    
    scala> val a = ("zhangsan", 20)
    a: (String, Int) = (zhangsan,20)
    
    scala> val a = "zhangsan" -> 20
    a: (String, Int) = (zhangsan,20)
    

      9.2 访问元组

    使用_1、_2、_3....来访问元组中的元素,_1表示访问第一个元素,依次类推
    
    eg:
        val a = "zhangsan" -> "male"
        获取第一个元素
        a._1

    10、列表(可以保存重复的值,有先后顺序)

      10.1 不可变列表

    val/var 变量名 = List(元素1, 元素2, 元素3...)

      10.2 可变列表

    可变列表就是列表的元素、长度都是可变的。
    要使用可变列表,先要导入`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ListBuffer`
    
    使用ListBuffer[元素类型]()创建空的可变列表,语法结构:
        val/var 变量名 = ListBuffer[Int]()
    
    使用ListBuffer(元素1, 元素2, 元素3...)创建可变列表,语法结构:
        val/var 变量名 = ListBuffer(元素1,元素2,元素3...)

      10.3 可变列表的操作

    - 获取元素(使用括号访问`(索引值)`)
        a.(0)
    
    - 添加元素(`+=`)
        a += 元素
    
    - 追加一个列表(`++=`)
        a ++= List(...)
    
    - 更改元素(`使用括号获取元素,然后进行赋值`)
    
    - 删除元素(`-=`)
        a -= 元素
    - 转换为List(`toList`)
        a.toList
    
    - 转换为Array(`toArray`)
        a.toArray

      10.4  列表常用操作

    - 判断列表是否为空(`isEmpty`) 返回 boolean类型的值
    - 拼接两个列表(`++`)
        列表1 ++ 列表2
    
    - 获取列表的首个元素(`head`)和剩余部分(`tail`)
    - 反转列表(`reverse`)
    - 获取前缀(`take`)、获取后缀(`drop`)
        a.take(3)  返回前三个值
        a.drop(3)  返回除了前三个值以外的值
    
    - 扁平化(`flaten`)
        扁平化表示将列表中的列表中的所有元素放到一个列表中。
        eg:
        - 有一个列表,列表中又包含三个列表,分别为:List(1,2)、List(3)、List(4,5)
        - 使用flatten将这个列表转换为List(1,2,3,4,5)
    
    - 拉链(`zip`)和拉开(`unzip`)
        - 拉链:使用zip将两个列表,组合成一个元素为元组的列表
        - 拉开:将一个包含元组的列表,解开成包含两个列表的元组
        eg:
            val a = List("zhangsan", "lisi", "wangwu")
            val b = List(19, 20, 21)
    
            scala> a.zip(b)
            List[(String, Int)] = List((zhangsan,19), (lisi,20), (wangwu,21))
    
    - 转换字符串(`toString`)
        toString方法可以返回List中的所有元素
    
    - 生成字符串(`mkString`)
        val a = List(1,2,3,4)
        a.mkString
        String = 1234
    
        a.mkString(":")
        String = 1:2:3:4
    
    以下三个的用法:列表名1.方法名(列表名2)
    - 并集(`union`)
    - 交集(`intersect`)
    - 差集(`diff`)

    11、Set(元素不重复 ,不保证插入顺序 )

      11.1 不可变集

    创建一个空的不可变集,语法格式:
    val/var 变量名 = Set[类型]()
    
    给定元素来创建一个不可变集,语法格式:
    val/var 变量名 = Set(元素1, 元素2, 元素3...)
    
    
    基本操作
    - 获取集的大小(`size`)
    - 遍历集(`和遍历数组一致`)
    - 删除一个元素,生成一个Set(`-`)
    - 拼接两个集,生成一个Set(`++`)
    - 拼接集和列表,生成一个Set(`++`)

      11.2 可变集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Set
    val a = Set(...)
    
    // 添加元素 +=
    // 删除元素 -=

    12、映射(由键值对组成的集合 )

      12.1 不可变

    val/var map = Map(键->值, 键->值, 键->值...)	// 推荐,可读性更好
    val/var map = Map((键, 值), (键, 值), (键, 值), (键, 值)...)
    
    - 根据key获取value
        map("key")

      12.2 可变 Map

    定义语法与不可变Map一致。但定义可变Map需要手动导入`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Map

      12.3 基本操作

    - 获取值(`map(key)`)
    - 获取所有key(`map.keys`)
    - 获取所有value(`map.values`)
    - 遍历map集合
        for((x,y) <- map) println(s"$x $y")
    
    - getOrElse
    - 增加key,value对  '+'
        map + key->value
    
    - 删除key '-'
        map - key

    13、函数式编程

    - 遍历(`foreach`)
        foreach(f: (A) ⇒ Unit): Unit
        eg:
            val a = List(1,2,3,4)
            a.foreach((x:Int)=>println(x))
            优化:a.foreach(x=>println(x))
            优化:a.foreach(println(_))   当函数参数,只在函数体中出现一次,而且函数体没有嵌套调用时,可以使用下划线来简化函数定义
    
    
    - 映射(`map`) 就是一个将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外一种数据类型的过程。
        def map[B](f: (A) ⇒ B): TraversableOnce[B]
        eg:
            a.map(x=>x+1)
            优化:a.map(_ + 1)
    
    - 映射扁平化(`flatmap`)  理解为先map,然后再flatten
        def flatMap[B](f: (A) ⇒ GenTraversableOnce[B]): TraversableOnce[B]
        // 定义文本行列表
        scala> val a = List("hadoop hive spark flink flume", "kudu hbase sqoop storm")
        a: List[String] = List(hadoop hive spark flink flume, kudu hbase sqoop storm)
    
        // 使用map将文本行转换为单词数组
        scala> a.map(x=>x.split(" "))
        res5: List[Array[String]] = List(Array(hadoop, hive, spark, flink, flume),                 Array(kudu, hbase, sqoop, storm))
    
        // 扁平化,将数组中的
        scala> a.map(x=>x.split(" ")).flatten
        res6: List[String] = List(hadoop, hive, spark, flink, flume, kudu, hbase, sqoop, storm)
    
    
    
    - 过滤(`filter`)
    - 是否存在(`exists`)
    - 排序(`sorted`、`sortBy`、`sortWith`)
    - 分组(`groupBy`)
    - 聚合计算(`reduce`)
    - 折叠(`fold`)
    
    

    三、类和对象

    1、定义和访问成员变量

    - 创建类
    class 对象名(){}   // 如果类是空的 没有任何成员,可以省略{}   
                      // 如果构造器的参数是空的,可以省略()
    
    - 创建对象
    val 对象名 = new 类名()   // 创建对象可以省略括号
    
    - 定义成员变量
    1、完整的写法
        var 变量名:类型 = 初始值      var name:String = “”
    2、使用下划线来初始化成员变量
        var 变量名:类型 = _           var name:String = _
    3、可以省略类型,但是要赋值不能配合下划线使用
        var name = “”   
    
    - 调用成员变量
        对象名.成员变量
    
    - 成员变量赋值
        对象名.成员变量 = 值
    
    - 定义成员方法
      def 方法名(参数列表)={
            方法体
        }
    - 调用成员方法
        对象名.方法

    2、访问修饰符

    可以在成员前面添加private/protected关键字来控制成员的可见性。但在scala中,**`没有public关键字`**,任何没有被标为private或protected的成员都是公共的

    3、类构造器(当创建类对象的时候,会自动调用类的构造器)

      3.1主构造器

    - 定义语法
    class 类名(var/val 参数名:类型 = 默认值,var/val 参数名:类型 = 默认值){
        // 构造代码块
    }
    
    - 注意
        1、构造器的参数列表是直接定义在类名后面,添加了val/var表示直接通过主构造器定义成员变量
        2、构造器参数列表可以指定默认值
        3、创建实例,调用构造器可以指定字段进行初始化
        4、整个class中除了**字段定义** 和 **方法定义**的代码都是构造代码
     
    eg:
        1、给构造器传入参数    val zhangsan = new Person("张三", 20)
        2、不传入任何参数      val empty = new Person
        3、指定字段进行初始化    val man40 = new Person(age = 40)

    3.2 辅助构造器(除了主构造器之外的构造器称为辅助构造器

    - 语法格式
        定义辅助构造器与定义方法一样,也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 
        定义在主构造器里面
        这个方法的名字为`this
        
        def this(参数名:类型, 参数名:类型) {
          // 第一行需要调用主构造器或者其他构造器
          // 构造器代码
        }
    
    
    
    class Customer(var name: String = "", var address: String = "") {
        def this(arr: Array[String]) = {
          this(arr(0), arr(1))
        }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zhansan = new Customer(Array("zhansan","beijing "))
        println(zhansan.name)
        println(zhansan.address)
      }

    4、单例对象

      4.1 定义单例对象

    - 定义单例对象和定义类很像,就是把class换成object
    - 在object中定义的成员变量类似于Java的静态变量
    - 可以使用object直接引用成员变量
    
    
    
    object Demo {
    
      // 定义一个单例对象
      object Student {
        // 定义腿的数量
        val STUDENT_NUM = 67   变量的名字大写  这是规范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println(Student .STUDENT_NUM )
      }
    }

      4.2 定义成员方法

    - 在object中定义的成员方法类似于Java的静态方法
    
    object Demo {
    
      object PrintUtil {
    
        // 打印分割线
        def printSpliter() = {
          // 字符串乘法,表示返回多少个字符串
          println("-" * 10)
        }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PrintUtil.printSpliter()
      }
    }

    5. 伴生对象

      5.1 定义伴生对象

    - 伴生对象必须要和伴生类一样的名字
    - 伴生对象和伴生类在同一个scala源文件中
    - 伴生对象和伴生类可以互相访问private属性
    - 如果某个成员的权限设置为private[this],表示只能在当前类中访问。伴生对象也不可以访问
    - 定义伴生对象就是把定义类的class换成object
    
      
      // 伴生类
      class CustomerService {
      }
    
      // CustomerService的伴生对象
      object CustomerService {
      }

    5.2 apply方法

    - 格式
    object 伴生对象名 {
    	def apply(参数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参数类型...) = new 类(...)
    }

    6、继承

      6.1语法

    class/object 子类 extends 父类 {
    }

    6.2 override和super

    - 子类要覆盖父类中的一个方法,必须要使用override关键字
    - 使用override来重写一个val字段
    - 使用super关键字来访问父类的成员方法

    7、类型判断

    - isInstanceOf判断对象是否为指定类以及其子类的对象
    - asInstanceOf将对象转换为指定类型
    
    // 判断对象是否为指定类型
    val trueOrFalse:Boolean = 对象.isInstanceOf[类型]
    // 将对象转换为指定类型
    val 变量 = 对象.asInstanceOf[类型]

    8、抽象类

    - 情况:
        1. 方法没有方法体(**抽象方法**)
        2. 变量没有初始化(**抽象字段**)
    
    - 语法
    
    // 定义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抽象类名 {
      // 定义抽象字段
      val 抽象字段名:类型
      // 定义抽象方法
      def 方法名(参数:参数类型,参数:参数类型...):返回类型
    }
    

    9、特质(trait)

      9.1 定义

    scala中没有Java中的接口(interface),替代的概念是——特质
    
    - 定义
        trait 名称 {
            // 抽象字段
            // 抽象方法
        }
    
    - 继承特质
     class 类 extends 特质1 with 特质2 {
        // 字段实现
        // 方法实现
     }
        

    9.2 对象混入trait

    scala中可以将trait混入到对象中,就是将trait中定义的方法、字段添加到一个对象中
    
    -- 定义
        val/var 对象名 = new 类 with 特质
    
      trait Logger {
        def log(msg:String) = println(msg)
      }
    
      class UserService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service = new UserService with Logger
        service.log("混入的方法")
      }
    

    9.3 trait调用链

    类继承了多个trait后,可以依次调用多个trait中的同一个方法,只要让多个trait中的同一个方法在最后都依次执行super关键字即可。类中调用多个tait中都有这个方法时,首先会从最右边的trait方法开始执行,然后依次往左执行,形成一个调用链条。

    9.4 trait的构造机制

    - trait也有构造代码,但和类不一样,特质不能有构造器参数
    - 每个特质只有一个无参数的构造器。
    - 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以及多个trait,当创建该类的实例时,它的构造顺序如下:
      1. 执行父类的构造器
      2. `从左到右`依次执行trait的构造器
      3. 如果trait有父trait,先构造父trait,如果多个trait有同样的父trait,则只初始化一次
      4. 执行子类构造器
  • 相关阅读:
    Python执行Linux系统命令的4种方法
    linux之sed用法
    Struts中使用json-lib-2.4-jdk15.jar时抛出Source not found
    警告: couldn't clear tomcat cache
    Mysql数据库中图片字段Blob类型和String类型相互转换
    严重: Exception starting filter struts2 解决办法
    解决Tomcat启动时出现的The APR based Apache Tomcat Native library异常
    严重: Error, processing connection
    Android开发时,sqlite创建表成功,insert不报错,但没有数据插入的原因
    getOutputStream() has already been called for this response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ojia/p/1238620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