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已经说完了SQLite和FMDB以及两者的区别,本篇将讲述iOS中另一个存储方式,CoreData的使用。通读下来大约10分钟,后续还会根据项目中问题,不断更新。
一、预备知识
在了解CoreData,大家有必要了解对象关系映射(英语称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
1.ORM
ORM是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可以实现将对象自动持久化到关系数据库当中。ORM的存在为了解决面向对象与数据库科恩干存在不匹配的一种技术。
二、初识CoreData
1.CoreData是一种在iOS 3系统中,也是苹果自己推出的数据存储框架,采用了一种ORM(对象关系映射)的存储关系。CoreData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在于在使用CoreData过程中不需要我们编写SQL语句,也就是将OC对象存储于数据库,也可以将数据库数据转为OC对象(数据库数据与OC对象相互转换)。
2.CoreData几个类
(1)NSManagedObjectContext
意思是托管对象上下文,数据库的大多数操作是在这个类操作
(2)NSManagedObjectModel
意思是托管对象模型,其中一个托管对象模型关联到一个模型文件,里面存储着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3)NS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
意思是持久化存储协调器,主要负责协调上下文玉存储的区域的关系。
(4)NSManagedObject
意思是托管对象类,其中CoreData里面的托管对象都会继承此类。
三、CoreData基本使用
下面开始讲解CoreData的基本使用,里面会插入图片和代码,可能内容比较多,希望大家静下来看完(比较考验大家的耐心程度)。
使用CoreData方式,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项目开始就创建带有CoreData数据库,还有一种项目已经开始了,重新接入CoreData,下面我们第三部分主要讲述这两种方式的过程。
1.项目开始就使用CoreData
我们在创建项目的时候,勾选Use Core Data
如果利用项目刚建时,勾选Use Core Data,这样在目录中就会出现,后缀名为.xcdatamodeld。
打开AppDelegate发现类中多了以下内容
AppDelegate.h
AppDelegate.m中
我们可以点开testCoreData.xcdatamodeld文件,我们可以看到实体和关系。如下图
通过点击左色红色添加红色,右边红色添加属性,在这中间我们还需要留意一些细节。
(1)
创建后可以清楚的看到模型文件左侧的列表,有三个Entities、Fetch Requests以及Configurations三个选项,意思分别是:实体,请求模版以及配置信息。
(2)
添加完一个实体后,你会发现一个实体是对应着三个内容,分别是Attributes、Relationships和Fetched Properties,意思分别是:属性、关联关系以及获取操作。
(3)实体属性类型
我们来分别简单解释类型的意义,从上往下
Undefined:也就是默认值,如果参与编译会报错
Integer 16:代表整数,范围是-32768 ~ 32767
Integer 32:代表整数,范围是-2147483648 ~ 2147483647
Integer 64:代表整数,范围是–9223372036854775808 ~ 9223372036854775807,还是很大的,较少用
Double:代表小数
Float:代表小数
String:代表字符串,NSString表示
Boolean:代表布尔值,使用NSNumber表示
Date:代表日期时期
Binary Data:代表二进制,是用NSData表示
Transformable:代表Objective对象,要遵守NSCoding协议
(4)关联关系
点击加号,可以添加关联关系,在inverse这个属性代表两个实体在Relationships设置关联关系后之后,是否可以从一个实体中找到另一个实体,这样使两个实体具有双向的关联关系。
(5)Editor Style
大家通过点击下面红色按钮,style按钮可以看出实体和属性的关系,以及可以看出实体之间的对应的关系。
上面是coreData的视图的基本运用,自己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下面讲述CoreData的基本操作。
三、CoreData基本使用
在讲述操作之前,我们首先讲述NSManagedObjectContext,苹果推荐使用initWithConcurrencyType方式创建,在创建时,指定当前是什么类型的并发队列,参数也是一个枚举值。
NSManagedObjectContext枚举值参数有三个类型:
(1)NSConfinementConcurrencyType:此类型在iOS9之后被苹果弃用,所以不建议用这个API。
(2)NSPrivateQueueConcurrencyType:代表私有并发队列的类型,操作也是在子线程中完成的。
(3)NSMainQueueConcurrencyType:代表主并发队列类型,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UI操作,则应该使用这个参数初始化上下文完成操作。
下面我们一个company的模型文件-主队列并发类型的NSManagedObjectContext
// 创建上下文对象,并发队列设置为主队列 NSManagedObjectContext *context = [[NSManagedObjectContext alloc] initWithConcurrencyType:NSMainQueueConcurrencyType]; // 创建托管对象模型,并使用Company.momd路径当做初始化参数 NSURL *modelPath = [[NSBundle mainBundle] URLForResource:@"Company" withExtension:@"momd"]; NSManagedObjectModel *model = [[NSManagedObjectModel alloc] initWithContentsOfURL:modelPath]; // 创建持久化存储调度器 NS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 *coordinator = [[NS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 alloc] initWithManagedObjectModel:model]; // 创建并关联SQLite数据库文件,如果已经存在则不会重复创建 NSString *dataPath = 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NSDocumentDirectory, NSUserDomainMask, YES).lastObject; dataPath = [dataPath stringByAppendingFormat:@"/%@.sqlite", @"Company"]; [coordinator addPersistentStoreWithType:NSSQLiteStoreType configuration:nil URL:[NSURL fileURLWithPath:dataPath] options:nil error:nil]; // 上下文对象设置属性为持久化存储器 context.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 = coordinator;
3.1 插入操作
CoreData通过NSEntityDescription的insert进行插入操作,这样就会生成并返回一个托管对象,并将这个对象插入到上下文中。下面以一个Employee为例:
// 开始创建托管对象,并指明好创建的托管对象所属实体名 Employee *emp = [NSEntityDescription insertNewObjectForEntityForName:@"Employee" inManagedObjectContext:context]; emp.name = @"lxz"; emp.height = @1.7; emp.brithday = [NSDate date]; // 通过这样上下文保存对象,并在保存前判断是否有了最新的更改 NSError *error = nil; if (context.hasChanges) { [context save:&error]; } // 错误处理 if (error) { NSLog(@"CoreData Insert Data Error : %@", error); }
NSManagedObjectContext将操作的数据放到了缓存层中,只有调用了NSManagedObjectContext的save后,才会对数据库进行真正的操作,否则对象仅仅存在内存中,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数据库的频繁访问。
3.2 删除操作
CoreData首先通过获取需要删除的托管对象,遍历所需要获取的对象数组,逐个删除,最后调用NSManagedObjectContext的save方法。
// 获取数据的请求对象,指明对实体进行删除操作,以Employee为例 NSFetchRequest *request = [NSFetchRequest fetchRequestWithEntityName:@"Employee"]; // 通过创建谓词对象,然后过滤掉符合要求的对象,也就是要删除的对象 NSPredicate *predicate = [NSPredicate predicateWithFormat:@"name = %@", @"lxz"]; request.predicate = predicate; // 通过执行获取操作,找到要删除的对象即可 NSError *error = nil; NSArray<Employee *> *employees = [context executeFetchRequest:request error:&error]; // 开始真正操作,一一遍历,遍历符合删除要求的对象数组,执行删除操作 [employees enumerateObjectsUsingBlock:^(Employee * _Nonnull obj, NSUInteger idx, BOOL * _Nonnull stop) { [context deleteObject:obj]; }]; // 最后保存数据,保存上下文。 if (context.hasChanges) { [context save:nil]; } // 错误处理 if (error) { NSLog(@"CoreData Delete Data Error : %@", error); }
3.3 修改操作
具体的描述和上面差不多。
// 获取数据的请求对象,指明对实体进行修改操作,以Employee为例 NSFetchRequest *request = [NSFetchRequest fetchRequestWithEntityName:@"Employee"]; // 创建谓词对象,设置过滤条件,找到要修改的对象 NSPredicate *predicate = [NSPredicate predicateWithFormat:@"name = %@", @"lxz"]; request.predicate = predicate; // 通过执行获取请求,获取到符合要求的托管对象,修改即可 NSError *error = nil; NSArray<Employee *> *employees = [context executeFetchRequest:request error:&error]; [employees enumerateObjectsUsingBlock:^(Employee * _Nonnull obj, NSUInteger idx, BOOL * _Nonnull stop) { obj.height = @3.f; }]; // 通过调用save将上面的修改进行存储 if (context.hasChanges) { [context save:nil]; } // 错误处理 if (error) { NSLog(@"CoreData Update Data Error : %@", error); }
3.4 查找操作
查找操作是是有许多条件限制,根据条件查找出相应的数据,下面以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查找出所有的元素,条件以后细节会讲出)
// 获取数据的请求对象,指明对实体进行查询操作,以Employee为例 NSFetchRequest *request = [NSFetchRequest fetchRequestWithEntityName:@"Employee"]; // 执行获取操作,获取所有Employee托管对象 NSError *error = nil; NSArray<Employee *> *employees = [context executeFetchRequest:request error:&error]; [employees enumerateObjectsUsingBlock:^(Employee * _Nonnull obj, NSUInteger idx, BOOL * _Nonnull stop) { NSLog(@"Employee Name : %@, Height : %@, Brithday : %@", obj.name, obj.height, obj.brithday); }]; // 错误处理 if (error) { NSLog(@"CoreData Ergodic Data Error : %@", error); }
以上就是CoreData的基本使用,自己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希望上面对大家对CoreData认识会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