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学习硬件:CPU、GPU、FPGA、ASIC


    人工智能包括三个要素:算法,计算和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目前最主流的是深度学习。计算所对应的硬件平台有:CPU、GPU、FPGA、ASIC。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用户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被入口应用收集:搜索、通讯。我们的QQ、微信业务,用户每天产生的图片数量都是数亿级别,如果我们把这些用户产生的数据看成矿藏的话,计算所对应的硬件平台看成挖掘机,挖掘机的挖掘效率就是各个计算硬件平台对比的标准。

    最初深度学习算法的主要计算平台是 CPU,因为 CPU 通用性好,硬件框架已经很成熟,对于程序员来说非常友好。然而,当深度学习算法对运算能力需求越来越大时,人们发现 CPU 执行深度学习的效率并不高。CPU 为了满足通用性,芯片面积有很大一部分都用于复杂的控制流和Cache缓存,留给运算单元的面积并不多。这时候,GPU 进入了深度学习研究者的视野。GPU原本的目的是图像渲染,图像渲染算法又因为像素与像素之间相对独立,GPU提供大量并行运算单元,可以同时对很多像素进行并行处理,而这个架构正好能用在深度学习算法上。

    GPU 运行深度学习算法比 CPU 快很多,但是由于高昂的价格以及超大的功耗对于给其在IDC大规模部署带来了诸多问题。有人就要问,如果做一个完全为深度学习设计的专用芯片(ASIC),会不会比 GPU 更有效率?事实上,要真的做一块深度学习专用芯片面临极大不确定性,首先为了性能必须使用最好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而现在用最新的工艺制造芯片一次性成本就要几百万美元。去除资金问题,组织研发队伍从头开始设计,完整的设计周期时间往往要到一年以上,但当前深度学习算法又在不断的更新,设计的专用芯片架构是否适合最新的深度学习算法,风险很大。可能有人会问Google不是做了深度学习设计的专用芯片TPU?从Google目前公布的性能功耗比提升量级(十倍以上的提升)上看,还远未达到专用处理器的提升上限,因此很可能本质上采用是数据位宽更低的类GPU架构,可能还是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这几年,FPGA 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亚马逊、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在数据中心批量部署了FPGA来对自身的深度学习以云服务提供硬件平台。

    FPGA 全称「可编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其基本原理是在 FPGA 芯片内集成大量的数字电路基本门电路以及存储器,而用户可以通过烧写 FPGA 配置文件来来定义这些门电路以及存储器之间的连线。这种烧入不是一次性的,即用户今天可以把 FPGA 配置成一个图像编解码器,明天可以编辑配置文件把同一个 FPGA 配置成一个音频编解码器,这个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中心弹性服务能力。所以说在 FPGA 可以快速实现为深度学习算法开发的芯片架构,而且成本比设计的专用芯片(ASIC)要便宜,当然性能也没有专用芯片(ASIC)强。ASIC是一锤子买卖,设计出来要是发现哪里不对基本就没机会改了,但是 FPGA 可以通过重新配置来不停地试错知道获得最佳方案,所以用 FPGA 开发的风险也远远小于 ASIC。

    参考链接:https://www.csdn.net/article/a/2017-01-23/15843536

  • 相关阅读:
    Linux下安装Apache2.4.43踩坑记录
    网络代理条件下配置git
    docker存储驱动的选择
    Python列表排序
    解决apache无法启动No space left on device
    Flask匹配url使用正则表达式
    Web安全-客户端脚本安全
    springboot中的一些好用注解
    基于cdn方式的vue+element-ui的单页面架构
    干货网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uo-xiang/p/933759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