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并查集处理集合的合并和查询问题


    作者:Grey

    原文地址:使用并查集处理集合的合并和查询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

    有若干个样本a、b、c、d…,假设类型都是V,在并查集中一开始认为每个样本都在单独的集合里,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调用如下两个方法 :

    方法1:查询样本x和样本y是否属于一个集合,即:

    boolean isSameSet(V x,V y);
    

    方法2:把xy各自所在集合的所有样本合并成一个集合,即:

    void union(V x, V y)
    

    但是,isSameSetunion方法的代价越低越好,在这两个方法调用非常频繁的情况下,这两个方法最好能做到O(1)的时间复杂度。

    数据结构设计

    节点类型定义如下: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V> {
                private final V value;
    
                public Node(V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
    

    但是每个节点都有一条往上指的指针,节点a往上找到的头节点,叫做a所在集合的代表节点,查询xy是否属于同一个集合,就是看看找到的代表节点是不是一个,如果代表节点是同一个,说明这两个节点就是在同一集合中,把xy各自所在集合的所有点合并成一个集合,只需要某个集合的代表点挂在另外一个集合的代表点的下方即可。

    我们可以使用三张哈希表:

    // 快速找到某个节点是否存在
    private HashMap<V, Node<V>> nodeMap;
    // 找到某个节点的父节点
    private HashMap<Node<V>, Node<V>> parentMap;
    // 每个代表节点代表的节点个数
    private HashMap<Node<V>, Integer> sizeMap;
    

    其中的parentMap就充当了找代表节点的责任,查询任何一个节点x的代表节点,只需要调用如下方法即可:

    parentMap.get(x)
    

    现在以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并查集的基本操作,假设现在有如下的样本,现在每个样本都是独立的集合,每个样本各自都是自己的代表节点,

    image

    假设我做如下操作,

    第一个操作,将ab合并成一个集合

    union(a,b)
    

    操作完毕后,ab将做如下合并操作,合并后,先随便以一个点作为合并集合的代表节点,假设代表节点用蓝色表示

    image

    第二个操作,将bd合并成一个集合

    union(b,d)
    

    此时,b将找到其代表节点ad将找到其代表节点也就是它本身d,将da合并在一起,假设我们用a去连d,然后将a,b,d这个集合的代表节点更新为d

    即:

    image

    第三个操作,将bh合并成一个集合

    union(b,h)
    

    此时,b将找到其代表节点dh将找到其代表节点也就是它本身h,将dh合并在一起,假设我们用d去连h,然后将a,b,dh这个集合的代表节点更新为h,如下图

    image

    假设egj都做同样的合并

    union(e,g)
    union(g,j)
    

    结果如下

    image

    最后,假设我们调用

    union(j,b)
    

    即:将j所在集合和b所在集合合并在一起,那么就需要j一直向上找到其代表节点eb向上找到其代表节点h,然后将两个代表节点连接起来即可,比如可以是这样

    image

    并查集的优化

    根据如上流程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两个节点距离各自的代表节点比较长,比如上面的b点距离其代表节点h就比较长,随着数据量增多,这会极大影响效率,所以,并查集的第一个优化就是:

    节点往上找代表点的过程,把沿途的链变成扁平的

    举例说明,我们上述例子中的第二个操作,将bd合并成一个集合

    union(b,d)
    

    此时,b将找到其代表节点ad将找到其代表节点也就是它本身d,将da合并在一起,假设我们用a去连d,然后将a,b,d这个集合的代表节点更新为d

    即:

    image

    如果做了扁平化操作,那么在合并bd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用a去连d,而是将a节点的所有下属节点都直连d,所以就变成了:

    image

    如果我们每一次做union操作,都顺便做一次扁平化,那么上述例子在最后一步执行之前,应该是这样的状态

    image

    如果变成了这样的状态,那么每次找自己的代表节点这个操作,只需要往上看一次就可以。这在具体代码实现上使用了队列,即,将某个节点往上直到代表节点的所有元素都记录在队列里面,然后将记录在队列中的所有元素的父节点都指向代表节点。

            private Node<V> findFather(Node<V> node) {
                // 沿途节点都放队列里面
                // 然后将队列元素做扁平化操作
                Queue<Node<V>> queue = new LinkedList<>();
                while (node != parentMap.get(node)) {
                    queue.offer(node);
                    node = parentMap.get(node);
                }
                while (!queue.isEmpty()) {
                    // 优化2:扁平化操作
                    parentMap.put(queue.poll(), node);
                }
                return node;
            }
    

    并查集的第二个优化是:

    小集合挂在大集合的下面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经过了若干次的union之后,形成了如下两个集合,显然,h为代表节点的集合是小集合,只有四个元素,而以e为代表节点的集合是相对来说就是大集合。

    image

    如果此时,要合并b节点所在集合(代表节点为h)和j几点所在集合(代表节点为e),那么就面临到底应该迁移e及其下面所有的点到h上,还是应该迁移h及下面所有的点到e上,从两个集合的数量上来说,迁移h集合到e上的代价要比迁移eh上的代价要低的多,所以这就是并查集的第二个优化。

    经过了如上两个优化,并查集中的union或者isSameSet方法如果调用很频繁,那么单次调用的代价为O(1),两个方法都如此。

    完整代码

    package snippe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Queue;
    
    public class Code_0049_UnionFind {
    
        public static class UnionFind<V> {
            // 快速找到某个节点是否存在
            private HashMap<V, Node<V>> nodeMap;
            // 找到某个节点的父节点
            private HashMap<Node<V>, Node<V>> parentMap;
            // 每个代表节点代表的节点个数
            private HashMap<Node<V>, Integer> sizeMap;
    
            public UnionFind(List<V> values) {
                nodeMap = new HashMap<>();
                parentMap = new HashMap<>();
                sizeMap = new HashMap<>();
                for (V v : values) {
                    Node<V> n = new Node<>(v);
                    nodeMap.put(v, n);
                    parentMap.put(n, n);
                    sizeMap.put(n, 1);
                }
            }
    
            // v1,v2必须是已经存在nodeMap中的元素
            public void union(V v1, V v2) {
                if (!nodeMap.containsKey(v1) || !nodeMap.containsKey(v2)) {
                    return;
                }
                if (!isSameSet(v1, v2)) {
                    Node<V> v1Parent = nodeMap.get(v1);
                    Node<V> v2Parent = nodeMap.get(v2);
                    Node<V> small = sizeMap.get(v1Parent) > sizeMap.get(v2Parent) ? v2Parent : v1Parent;
                    Node<V> large = small == v1Parent ? v2Parent : v1Parent;
                    sizeMap.put(large, sizeMap.get(large) + sizeMap.get(small));
                    // 优化1:小集合挂在大集合下面
                    parentMap.put(small, large);
                    parentMap.remove(small);
                }
            }
    
            private Node<V> findFather(Node<V> node) {
                Queue<Node<V>> queue = new LinkedList<>();
                while (node != parentMap.get(node)) {
                    queue.offer(node);
                    node = parentMap.get(node);
                }
                while (!queue.isEmpty()) {
                    // 优化2:扁平化操作
                    parentMap.put(queue.poll(), node);
                }
                return node;
            }
    
            public boolean isSameSet(V v1, V v2) {
                if (!nodeMap.containsKey(v1) || !nodeMap.containsKey(v2)) {
                    return false;
                }
                return findFather(nodeMap.get(v1)) == findFather(nodeMap.get(v2));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V> {
                private final V value;
    
                public Node(V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
        }
    }
    

    并查集的相关题目

    见:使用并查集解决的相关问题

    更多

    算法和数据结构笔记

    参考资料

    算法和数据结构体系班-左程云

  • 相关阅读:
    Creckme_Andrnalin.3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第十三章
    Creckme_Andrnalin.2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第十章
    第一个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第八章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第七章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第六章
    Creckme_6_aLoNg3x.1
    35. 搜索插入位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reyzeng/p/1634012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