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3.js系列——动态效果和Update、Enter、Exit的理解


    一、动态效果

      D3 支持制作动态的图表。有时候,图表的变化需要缓慢的发生,以便于让用户看清楚变化的过程,也能给用户不小的友好感。

    1、什么是动态效果

      前面制作的图表是一蹴而就地出现,然后绘制完成后不再发生变化的,这是静态的图表。

      动态的图表,是指图表在某一时间段会发生某种变化,可能是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用户是可以看到变化的过程的。例如,有一个圆,圆心为 (100, 100)。现在我们希望圆的 x 坐标从 100 移到 300,并且移动过程在 2 秒的时间内发生。这种时候就需要用到动态效果,在 D3 里我们称之为过渡(transition)

    2、实现动态的方法

      D3 提供了 4 个方法用于实现图形的过渡:从状态 A 变为状态 B。

    transition()

      启动过渡效果。其前后是图形变化前后的状态(形状、位置、颜色等等),例如:

    .attr("fill","red")         //初始颜色为红色
    .transition()               //启动过渡
    .attr("fill","steelblue")   //终止颜色为铁蓝色

      D3 会自动对两种颜色(红色和铁蓝色)之间的颜色值(RGB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过渡用的颜色值。我们无需知道中间是怎么计算的,只需要享受结果即可。

    duration()

      指定过渡的持续时间,单位为毫秒。如 duration(2000) ,指持续 2000 毫秒,即 2 秒。

    ease()

      指定过渡的方式,常用的有:

        linear:普通的线性变化

        circle:慢慢地到达变换的最终状态

        elastic:带有弹跳的到达最终状态

        bounce:在最终状态处弹跳几次

      调用时,格式形如: ease(“bounce”)。

    delay()

      指定延迟的时间,表示一定时间后才开始转变,单位同样为毫秒。此函数可以对整体指定延迟,也可以对个别指定延迟。

      例如,对整体指定时:

    .transition()
    .duration(1000)
    .delay(500)

      如此,图形整体在延迟 500 毫秒后发生变化,变化的时长为 1000 毫秒。因此,过渡的总时长为1500毫秒。

      又如,对一个一个的图形(图形上绑定了数据)进行指定时:

    .transition()
    .duration(1000)
    .delay(funtion(d,i){
        return 200*i;
    })

      如此,假设有 10 个元素,那么第 1 个元素延迟 0 毫秒(因为 i = 0),第 2 个元素延迟 200 毫秒,第 3 个延迟 400 毫秒,依次类推….整个过渡的长度为 200 * 9 + 1000 = 2800 毫秒。

    3、实现简单的动态效果

        var width=400,height=400;
        var svg = d3.select("body").append("svg").attr("width",width).attr("height",height);
    
        var circle=svg.append("circle").attr("cx",100).attr("cy",100).attr("r",50).style("fill","green");
        circle.transition()
            .ease("bounce") // 终点弹跳
            .duration(2000) //过渡时长2s
            .attr("cx",300) //圆心坐标从100变为300
            .attr("r",25)   //半径变为25
            .style("fill","red") //颜色变红色
            .delay(1000);   //延时1s执行

    二、理解 Update、Enter、Exit

      Update、Enter、Exit 是 D3 中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处理的是当选择集和数据的数量关系不确定的情况。

    1、什么是 Update、Enter、Exit

      前几章里,反复出现了形如以下的代码。

    svg.selectAll("rect")   //选择svg内所有的矩形
        .data(dataset)      //绑定数组
        .enter()            //指定选择集的enter部分
        .append("rect")     //添加足够数量的矩形元素

      前面提到,这段代码使用的情况是当以下情况出现的时候:有数据,而没有足够图形元素的时候,使用此方法可以添加足够的元素。当时并没有深究这段代码是什么意思,本章将对此进行讲解。但是,由于此问题相对复杂,本章只进行最初步的介绍。

      假设,在 body 中有三个 p 元素,有一数组 [3, 6, 9],则可以将数组中的每一项分别与一个 p 元素绑定在一起。但是,有一个问题:当数组的长度与元素数量不一致(数组长度 > 元素数量 or 数组长度 < 元素数量)时呢?这时候就需要理解 Update、Enter、Exit 的概念。如果数组为 [3, 6, 9, 12, 15],将此数组绑定到三个 p 元素的选择集上。可以想象,会有两个数据没有元素与之对应,这时候 D3 会建立两个空的元素与数据对应,这一部分就称为 Enter。而有元素与数据对应的部分称为 Update。如果数组为 [3],则会有两个元素没有数据绑定,那么没有数据绑定的部分被称为 Exit。示意图如下所示。

      看到这,我想大家能体会到为什么本节最开始处的代码能够给 SVG 内添加足够数量的元素了吧。它的意思其实是:

      此时 SVG 里没有 rect 元素,即元素数量为 0。有一数组 dataset,将数组元素数量为 0 的选择集绑定后,选择其 Enter 部分(请仔细看上图),然后添加(append)元素,也就是添加足够的元素,使得每一个数据都有元素与之对应。

    2、Update 和 Enter 的使用

      当对应的元素不足时 ( 绑定数据数量 > 对应元素 ),需要添加元素(append)。

      现在 body 中有三个 p 元素,要绑定一个长度大于 3 的数组到 p 的选择集上,然后分别处理 update 和 enter 两部分。

    var dataset = [ 3 , 6 , 9 , 12 , 15 ];
     
    //选择body中的p元素
    var p = d3.select("body").selectAll("p");
     
    //获取update部分
    var update = p.data(dataset);
     
    //获取enter部分
    var enter = update.enter();
     
    //update部分的处理:更新属性值
    update.text(function(d){
        return "update " + d;
    });
     
    //enter部分的处理:添加元素后赋予属性值
    enter.append("p")
        .text(function(d){
            return "enter " + d;
        });

      请大家记住:

      update 部分的处理办法一般是:更新属性值

      enter 部分的处理办法一般是:先添加元素后,再赋予属性值

    3、Update 和 Exit 的使用

      当对应的元素过多时 ( 绑定数据数量 < 对应元素 ),需要删掉多余的元素。

      现在 body 中有三个 p 元素,要绑定一个长度小于 3 的数组到 p 的选择集上,然后分别处理 update 和 exit 两部分。

    var dataset = [ 3 ];
     
    //选择body中的p元素
    var p = d3.select("body").selectAll("p");
     
    //获取update部分
    var update = p.data(dataset);
     
    //获取exit部分
    var exit = update.exit();
     
    //update部分的处理:更新属性值
    update.text(function(d){
        return "update " + d;
    });
     
    //exit部分的处理:修改p元素的属性
    exit.text(function(d){
            return "exit";
        });
     
    //exit部分的处理通常是删除元素
    // exit.remove();

      请大家记住:

      exit 部分的处理办法一般是:删除元素(remove)

  • 相关阅读:
    2 安装部署flume
    1 flume快速入门——十分钟学会flume
    3、剑指offer-数组——数组中重复的数字
    3.kafka安装配置
    2、剑指offer-字符串——替换空格
    1、剑指offer-数组——二维数组中的查找
    JVM虚拟机垃圾回收(GC)算法及优缺点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com/google/common/collect/ImmutableMap
    LeetCode 617. 合并二叉树 Java
    Linux命令大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oloving/p/861101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