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命令总结vmstat命令


    一、简介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很显然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知道vmstat是一个查看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使用状况的工具,但是怎样通过vmstat来发现系统中的瓶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Linux中关于虚拟内存相关内容。

    二、虚拟内存原理

    在系统中运行的每个进程都需要使用到内存,但不是每个进程都需要每时每刻使用系统分配的内存空间。当系统运行所需内存超过实际的物理内存,内核会释放某些进程所占用但未使用的部分或所有物理内存,将这部分资料存储在磁盘上直到进程下一次调用,并将释放出的内存提供给有需要的进程使用。

    在Linux内存管理中,主要是通过“调页Paging”和“交换Swapping”来完成上述的内存调度。调页算法是将内存中最近不常使用的页面换到磁盘上,把活动页面保留在内存中供进程使用。交换技术是将整个进程,而不是部分页面,全部交换到磁盘上。

    分页(Page)写入磁盘的过程被称作Page-Out,分页(Page)从磁盘重新回到内存的过程被称作Page-In。当内核需要一个分页时,但发现此分页不在物理内存中(因为已经被Page-Out了),此时就发生了分页错误(Page Fault)。

    当系统内核发现可运行内存变少时,就会通过Page-Out来释放一部分物理内存。经管Page-Out不是经常发生,但是如果Page-out频繁不断的发生,直到当内核管理分页的时间超过运行程式的时间时,系统效能会急剧下降。这时的系统已经运行非常慢或进入暂停状态,这种状态亦被称作thrashing(颠簸)。

    三、vmstat详解

    1.用法

    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
    vmstat [-s] [-n] [-S unit]
    vmstat [-m] [-n] [delay [ count]]
    vmstat [-d] [-n] [delay [ count]]
    vmstat [-p disk partition] [-n] [delay [ count]]
    vmstat [-f]
    vmstat [-V]
    

    参数说明: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f:显示从系统启动至今的fork数量 。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
    
    -d:显示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p: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
    
    -S:使用指定单位显示。参数有 k 、K 、m 、M ,分别代表1000、1024、1000000、1048576字节(byte)。默认单位为K(1024 bytes)
    
    -V:显示vmstat版本信息。
    

    一般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如: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2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0   4392   6672  50404    0    0    17     3   21   21  0  0 99  0  0
    

    2表示每个两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1表示只采集一次。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不想监控直接结束vmstat就行了,例如: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2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1  0      0   4400   6688  50408    0    0    15     2   20   19  0  0 99  0  0
     0  0      0   4356   6688  50408    0    0     0     0   18   12  0  0 100  0  0
     0  0      0   4356   6688  50408    0    0     0     0   16    9  0  1 100  0  0
     0  0      0   4356   6688  50408    0    0     0     0   17    9  0  1 1
    

    这表示vmstat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我结束程序,这里采集了5次数据我就结束了程序。

    2.使用说明

    例子1:每3秒输出一条结果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3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0   4400   6688  50408    0    0    14     2   20   19  0  0 99  0  0
     0  0      0   4384   6688  50408    0    0     0     0   16   12  0  0 100  0  0
     0  0      0   4384   6688  50408    0    0     0     0   12    7  0  0 100  0  0
     0  0      0   4384   6688  50408    0    0     0     0   16   10  0  0 100  0  0
    

    字段说明:

    Procs(进程):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这个值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CPU。(长期大于1)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

    注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 空闲物理内存大小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

    注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wap: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

    注意: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有些朋友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kb)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注意: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024k),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系统: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注意:上面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CPU(以百分比表示):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user time)

    注意: 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超50%的使用,那么我们就该考虑优化程序算法或者进行加速。

    sy: 内核系统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system time)

    注意:sy的值高时,说明系统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多,这并不是良性表现,我们应该检查原因。

    wa: IO等待时间百分比

    注意:wa的值高时,说明IO等待比较严重,这可能由于磁盘大量作随机访问造成,也有可能磁盘出现瓶颈(块操作)。

    id: 空闲时间百分比

    例子2: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a 3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inact activ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1  0      0   4372  42404  20356    0    0    14     2   20   18  0  0 99  0  0
     0  0      0   4356  42404  20356    0    0     0     0   19   10  0  1 99  0  0
     0  0      0   4356  42404  20356    0    0     0     0   14    9  0  0 100  0  0
    

    使用-a选项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时,所显示的内容除增加inact和active外,其他显示内容与例子1相同。

    字段说明:

    Memory(内存):

    inact: 非活跃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active: 活跃的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总结:

    目前说来,对于服务器监控有用处的度量主要有:

    r(运行队列)
    pi(页导入)
    us(用户CPU)
    sy(系统CPU)
    id(空闲)
    注意:如果r经常大于4 ,且id经常少于40,表示cpu的负荷很重。如果bi,bo 长期不等于0,表示内存不足。

    通过VMSTAT识别CPU瓶颈:
    r(运行队列)展示了正在执行和等待CPU资源的任务个数。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

    Linux下查看CPU核心数的命令:

    cat /proc/cpuinfo|grep processor|wc -l

    当r值超过了CPU个数,就会出现CPU瓶颈,解决办法大体几种:

    1. 最简单的就是增加CPU个数和核数
    2. 通过调整任务执行时间,如大任务放到系统不繁忙的情况下进行执行,进尔平衡系统任务
    3. 调整已有任务的优先级

    通过vmstat识别CPU满负荷:

    首先需要声明一点的是,vmstat中CPU的度量是百分比的。当us+sy的值接近100的时候,表示CPU正在接近满负荷工作。但要注意的是,CPU 满负荷工作并不能说明什么,Linux总是试图要CPU尽可能的繁忙,使得任务的吞吐量最大化。唯一能够确定CPU瓶颈的还是r(运行队列)的值。

    通过vmstat识别RAM瓶颈:

    数据库服务器都只有有限的RAM,出现内存争用现象是Oracle的常见问题。

    首先用free查看RAM的数量:

    [oracle@oracle-db02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074924    2071112       3812          0      40616    1598656
    -/+ buffers/cache:     431840    1643084
    Swap:      3068404     195804    2872600

    当内存的需求大于RAM的数量,服务器启动了虚拟内存机制,通过虚拟内存,可以将RAM段移到SWAP DISK的特殊磁盘段上,这样会 出现虚拟内存的页导出和页导入现象,页导出并不能说明RAM瓶颈,虚拟内存系统经常会对内存段进行页导出,但页导入操作就表明了服务器需要更多的内存了, 页导入需要从SWAP DISK上将内存段复制回RAM,导致服务器速度变慢。

    解决的办法有几种:

    1. 最简单的,加大RAM;
    2. 改小SGA,使得对RAM需求减少;
    3. 减少RAM的需求。(如:减少PGA)

  • 相关阅读:
    Mac突然没有声音但是重启后可以恢复
    boot分区剩余空间不足
    oh-my-zsh
    使用cAdvisor+Influxdb+Grafana监控系统
    使用MTR命令诊断网络问题
    Linux测试上行和下载速率
    HDU 4398 Template Library Management (最优页面调度算法)
    2014年百度之星 资格赛题解
    HDU 3001 Travelling 状态DP
    FZU 1202 信与信封问题 二分图匹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invip/p/653958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