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Spring是J2EE应用程序框架,是轻量级的IoC(控制反转)和AOP(面向切面)容器框架,主要针对javaBean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使用基本的JavaBean代替了传统的EJB,降低了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借助依赖注入、AOP应用、面向接口编程等特性,降低了业务组件之间的耦合度,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Spring是非侵入式的,应用中的对象不依赖于Spring的特定类。可以整合和兼容其他框架,让已有的技术和框架更加易用。
二、框架结构
Spring框架是一个分层架构,由七个模块组成。Spring的各模块构建在核心容器之上,核心容器定义了创建、配置和管理bean的方式。
-
Spring Core
提供了Spring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使用IoC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离。
-
Spring Context
是一个配置文件,为Spring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上下文包括各种企业服务,如JNDI、EJB、电子邮件、国际化、校验和调度等。
-
Spring AOP
通过配置管理特性,该模块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框架中。为基于Spring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
Spring DAO
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错误信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量。
-
Spring ORM
Spring框架插入了若干ORM框架,从而提供了ORM的对象关系工具。所有这些框架都遵从Spring的通用事务和DAO异常层次结构。
-
Spring Web
Web上下文模块建立在应用程序上下文模块之上,为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上下文。Web模块还简化了处理多部分请求以及将请求参数绑定到域对象的工作。
-
Spring MVC
SpringMVC框架是一个全功能的构建Web应用程序的MVC实现。
三、核心组件
Spring框架的核心组件主要有三个:Bean组件、Context组件、Core组件。
1、Bean组件
Bean组件在Spring的org.springframework.beans包下,这个包下的所有类主要负责bean的定义、创建、以及对bean的解析。在实际使用中只需要关注bean的创建即可,bean的定义和bean的解析由框架完成。
- bean的创建使用工厂模式,顶层接口是BeanFactory,最终的实现类是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BeanFactory有三个子接口:ListableBeanFactory、HierarchicalBeanFactory、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这四个接口共同定义了bean的集合、bean之间的关系、以及bean的行为。
- bean的定义主要由BeanDefinition描述,描述了配置文件中所定义的<bean>节点中的所有信息。当Spring成功解析节点后,节点信息被转化成BeanDefinition对象,之后所有的操作都是针对该对象。
- bean的解析主要就是对Spring配置文件的解析。
2、Context组件
Context组件在Spring的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包下,提供一个运行时环境,用以保存各个对象的状态。ApplicationContext是Context的顶级父类,标识了一个应用环境的基本信息。还继承了五个接口,主要扩展Context的功能。
ApplicationContext主要有两个子类:
-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表示该Context是可修改的,用户在构建Context时可以动态添加或修改已有的配置信息。
- WebApplicationContext,表示是为web准备的Context,可以直接访问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必须完成以下几件事:
- 标识一个应用环境
- 利用BeanFactory创建Bean对象
- 保存对象关系表
- 能够捕获各种事件
3、Core组件
Core组件包含了很多关键类,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定义了资源的访问方式。Resource接口封装了各种可能的资源类型,对使用者屏蔽了文件类型的不同。Resource接口继承了InputStreamSource接口,接口中的getInputStream方法返回InputStream类,所有的资源都可以通过这个类来获取,也屏蔽了资源的提供者。ResourceLoader接口屏蔽了资源的加载者,只需要实现这个接口就可以加载所有类型的资源。Context把资源的加载、解析和描述工作委托给ResourcePatternResolver类来完成,由它整合在一起供其他组件使用。
四、原理
1、IoC
IoC是Spring的核心之一。传统情况下,当一个对象依赖于另一个对象时,需要通过new操作主动创建另一个对象的实例,这样的话,两个对象之间就产生了耦合。通过IoC,一个对象依赖的其他对象会通过被动的方式传递进来,而不是自己创建或查找依赖对象。创建依赖对象实例的工作通常由Spring容器来完成,然后注入给依赖者,所以也被称为DI(依赖注入)。
1.1 IoC容器
BeanFactory是IoC容器的核心接口,负责实例化、定位、配置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及建立这些对象间的依赖。XMLBeanFactory实现BeanFactory接口,通过获取xml配置文件数据,组成应用对象及对象间的依赖关系。
-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在构建BeanFactory时调用
- BeanPostProcessor,在构建Bean对象时调用
- InitializingBean,在Bean实例创建时调用
- DisposableBean,在Bean实例销毁时调用
- FactoryBean,用来创建Bean实例的Bean
1.2 注入方法
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进行注入:set方法、构造函数、接口。
set方法注入
可以为属性提供set方法。在配置文件中添加bean标签,属性class的值为对象实现类的完整路径。添加property标签,属性name的值与对象类中对应的属性名称一致,属性value的值就是给对象类中对应的属性注入的值。
实现类: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username;
}
}
配置文件:
<bean id="userAction" class="com.spring.action.User"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admin"></property>
</bean>
也可以为对象提供set方法。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对引用对象的bean声明,属性ref的值是所要引用的对象。这样,框架就会将引用对象注入到对象类中。
实现类:
public class UserAction {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public void setUserService(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
}
}
配置文件: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com.spring.service.UserService"></bean>
<bean id="userAction" class="com.spring.action.UserAction" >
<property name="userservice" ref="userService"></property>
</bean>
构造方法注入
直接通过构造函数,将要依赖的属性或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构造函数。
实现类:
public class UserAction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ublic UserAction(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username;
}
}
配置文件:
<bean id="userAction" class="com.spring.action.UserAction" >
<constructor-arg constructor-argvalue="admin"></constructor-arg>
</bean>
接口方法注入
并不常用,所以不做介绍。
1.3 自动装配
修改Spring配置文件中bean标签的autowire属性,可以进行自动装配,简化配置,提高开发效率。自动装配属性有六个值,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
-
byName
从Spring环境中获取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中的属性会根据名称在整个Spring环境中查找bean标签的id属性值。如果有相同的,则获取这个对象,实现关联。要保证id不能重复。
-
byType
从Spring环境中获取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中的属性会根据名称在整个Spring环境中查找bean标签的class属性值。如果有相同的,则获取这个对象,实现关联。当存在多个相同类型的bean对象时,会出错。
-
constructor
使用构造方法完成对象注入,也就是根据构造方法的参数类型进行对象查找,相对于采用byType方式。
-
autodetect
如果对象没有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则自动选择constructor的装配方式进行构造注入;如果对象含有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则自动选择byType的装配方式进行set注入。
-
default
默认采用上一级标签的自动装配的值。
-
no
不进行自动装配。
2、AOP
AOP是Spring的另一个核心。Spring通过AOP,允许分离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系统级服务(如日志、事务、权限等),从而提高了内聚性。
2.1 AOP与OOP
AOP即面向切面编程,与OOP面向对象编程相辅相成。OOP要求职责分离,不同的类完成不同的功能,降低了代码的复杂度,便于重用。但在职责分离的同时,如果多个类需要进行相同操作时,需要在每个类中都加入这些内容,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如果将这些内容单独封装在一个类中,再通过每个类进行调用,会增加类之间的耦合度。AOP就是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将这些内容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OOP中,基本单元是类;AOP中,基本单元是切面。OOP横向分成各个类,AOP纵向给对象加入特定代码。
2.2 AOP术语
AOP中包含很多术语,理解这些术语才能全面的理解AOP的真正含义。
-
切面(Aspect),横切面的功能,用于抽象出类或接口
由Advice和Pointcut组成,既包含了横切面的定义,也包含了切入点的定义。可以使用@Aspect注解实现。
-
增强(Advice),横切面功能的具体实现,对象的实例
由Aspect添加到特定Joinpoint的代码,
-
连接点(Joinpoint),程序运行期间的时间节点
在Spring AOP中,Joinpoint总是表现为方法执行。
-
切入点(Pointcut),描述横切面功能应用的限制
使用Pointcut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组规则来匹配Joinpoint,只为满足条件的Joinpoint添加Advice代码。
-
代理(Proxy),织入Advice的结果类
Spring AOP默认使用JDK动态代理为接口实现代理。如果业务逻辑对象没有实现接口,则使用CGLIB代理。Spring AOP建议基于接口编程,对接口进行AOP,而不是基于类。
-
目标(Target),业务操作的实际对象,织入Advice的目标对象,也被称为被增强的对象
因为Spring AOP是通过运行时代理的方式实现Aspect的,所以目标对象总是一个代理对象。一个类被AOP织入Advice后,会产生一个结果类,是包含原类和增强逻辑的代理类。
-
织入(Weave),将组件应用到业务流程中的过程,将Aspect和其他对象关联并创建目标对象的过程
Spring采用动态代理织入,而AspectJ则采用编译器和类装载器织入。
2.3 用法
定义Aspect
当使用注解@Aspect
标注一个Bean后,Spring框架会自动将其添加到Spring AOP中。要想将对象转换成Bean,还需要使用@Component
之类的注解。如果一个类被@Aspect
标注,那么这个类就不能成为其他Aspect的目标对象了。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Test{
}
声明Pointcut
Pointcut声明由两部分组成:一个pointcut表达式,一个方法签名。使用注解@Pointcut
标注pointcut表达式。
@Pointcut("execution(* com.service.UserService.*(..))")
private void dataAccessOperation() {}
该声明描述的是:匹配com.service.UserService下的所有方法的执行。
pointcut表达式由指示器和操作参数组成。指示器有以下几种:
- execution,匹配joinpoint的执行
- within,匹配特定类下的所有joinpoint的执行
- this,匹配一个bean,该bean是一个给定类型的实例
- target,匹配一个目标对象,该对象是一个给定类型的实例
- bean,匹配指定bean下的所有方法
- args,匹配参数满足要求的方法
- @annotation,匹配由指定注解所标注的方法
声明Advice
Advice通常是和Pointcut表达式关联在一起使用的。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BeforeAspectTest {
// 定义一个Pointcut, 使用切点表达式函数来描述对哪些Joinpoint使用advise
@Pointcut("execution(* com.service.UserService.*(..))")
public void dataAccessOperation() {
}
}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AdviseDefine {
// 定义advise
@Before("com.aspect.PointcutDefine.dataAccessOperation()")
public void doBeforeAccessCheck(JoinPoint joinPoint)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advise, method: " + joinPoint.getSignature().toShortString());
}
}
3、注解
注解Annotation是一种类似注释的机制,在代码中添加注解可以在之后的某个时间使用这些信息。Java虚拟机不会对注解进行编译,而是通过反射机制读取注解中的信息。使用注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开发效率,不需要配置过多的xml文件,不必在配置文件中添加标签。
3.1 使用注解
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增加命名空间和约束文件:
<beans ...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si:schemaLocation="
...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2.5.xsd
">
3.2 配置基包
告诉框架哪些类使用注解: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spring" />
3.3 注解种类
Spring框架自带很多注解。
持久层注解@Repository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Dao{
// ......
}
等同于配置文件中的:
<bean id="userDao" class="com.spring.UserDao" />
服务层注解@Service
@Service(value="testService")
public classTestService {
@Resource //相当于自动装配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public UserDao getUserDao() {
return userDao;
}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
等同于配置文件中的:
<bean id="testService" class="com.spring.UserService" />
其中,``@Resource`表示对象间的关系,默认采用byName方式进行装配,如果找不到关联对象,则采用byType方式装配。
控制层注解@Controller
@Controller(value="ua")
@Scope(value="prototype")
public class UserAction {
@Resource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public UserService getUserService() {
return userService;
}
}
等同于配置文件中的:
<bean id="ua" class="com.spring.UserAction " />
Tips:以上三层中的组件关键字都可以使用@Component
来代替。
从Spring环境中获取Action对象
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 =request.getSession().get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ac = WebApplicationContextUtils.getWeb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
// 获取控制层对象
UserAction useraction = (UserAction)ac.getBean("ua");
// 设置编码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 分别打印三个层的对象
out.println("Action:" + userAction);
out.println("Service:" + userAction.getUserService());
out.println("Dao:" + userAction.getUserService().getUser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