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创造了方法,但真的是懒人吗?其实不然。每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但为何有人能够管理几人小组,一个部门,甚至几千
员工,乃至一国之治理。然而有些人却只能从事团队小组中一员,接受管理,勤奋向前,精益求精。同样的时间,创造了不同的财富,分别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古有愚公移山,其为管理人员,手下三名员工:三儿子。每日叩石垦壤,填于东海。项目计划宗旨:“吾今天胜昨倍,而山不加增,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何苦而不快?”。但是愚公没有明白一个身为精明大人的思维,秦国李冰造都江堰,火烧大山,浇水热胀冷缩,挖空大山。用时少,效率高。充分体现了李炳身为"懒人
的精明决策。由此可以看出,越发勤快,愚公越发没有机会找到更便捷的方法,走入了一种歧途,离大道渐行渐远。人的精力总是有极限的,妄图突破人类精力的极限。可能造成生命力的减弱,精气昙花一现,从而加速天人五衰,一命呜呼,见马克思去了。所以,工作不仅是倔强的拼命工作,停放下来,思考一下,找到可能完成工程的各种方案,择优而用。提出新的方法,解决的将视作是成效的根本问题。
从远古至今,我们人类一步步走向了食物链的顶端,从钻木取火,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的科技进步,带领我们走出了时代的困境,渐渐的走向文明,走向美好。而一百万行代码可以写在同一文件里,看似整齐划一,其实多有不便。没人能够看遍壹佰万行代码,还能抽出骨架,理其精华,所以“懒人”创造了“单元文件”,一项大的工程有数十数百个单元文件分拆组合,建立起良好的骨架,在单元文件里完成。同时顺利开展团队合作,分项而行每人如单元汇聚成一个整体。
程序=算法+结构。面向对象的开发,本身解决’对象‘和’编程方法‘的问题,并没有对流程的改变。同时事件的连续性是有CPU界定的,并不是编程方法,
程序逻辑结构。忽略方法,只需有了“单元”和“模块(Module)”的概念,在面向过程时代里同样编出大型程序。面向过程,淡化方法,不用再造出什么方法,过程由CPU提供,”单元“负责编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