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 Object Pattern========================================
Active Object 模式是Command模式的一种,是实现多线程控制的一项古老技术 .
在《敏捷软件开发》这本书中描述的算法如下:
1、构造一个命令。(实现Command模式的一个命令)
2、将该命令放入Active Object Engine(也就是放入一个队列,LinkedList)
3、从该Engine取出一个命令,执行,若该命令没有执行过,设为执行过,然后将自己加入队列尾部,若执行过,判断该命令执行需要的事件发生没有,未发生,再将自己加入队列尾部。事件发生了,将需要执行的命令加入队列尾部。
那么到底什么是主动对象呢?传统上,所有的对象都是被动的代码段,对象中的代码是在对它发出方法调用的线程中执行的。也就是,调用线程(calling threads)被“借出”,以执行被动对象的方法。
而主动对象却不一样。这些对象持有它们自己的线程(甚或多个线程),并将这个线程用于执行对它们的任何方法的调用。因而,如果你想象一个传统对象,在里面封装了一个线程(或多个线程),你就得到了一个主动对象。
例如,设想对象“A”已在你的程序的main()函数中被实例化。当你的程序启动时,OS创建一个线程,以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如果你调用对象A的任何方法,该线程将“流过”那个方法,并执行其中的代码。一旦执行完成,该线程返回调用该方法的点并继续它的执行。但是,如果”A”是主动对象,事情就不是这样了。在这种情况下,主线程不会被主动对象借用。相反,当”A”的方法被调用时,方法的执行发生在主动对象持有的线程中。另一种思考方法:如果调用的是被动对象的方法(常规对象),调用会阻塞(同步的);而另一方面,如果调用的是主动对象的方法,调用不会阻塞(异步的)。
此设计模式也比较复杂,可参见ACE的中文文档里面的一篇文章:主动对象(Active Object):用于并发编程的对象行为模式 (http://www.kuqin.com/ace-2002-12/Part-One/Chapter-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