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第二章之——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中,愚公凿了一座山。
同时期的李冰烧了一座山。
从这两个人身上,我已经能看到思想的进化了——同是战国时期,愚公还在“碎石击壤 ”,而李冰就已经懂得“积薪烧之”了。
所以愚公会凿 ,而李冰会烧。那李冰又是为什么懂得这种方法的呢?我觉得,正是懒人造就了这样的“懒方法”。我们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需要更优化的方法去提高我们的效率,进而去解决问题。
在我们计算机行业,死脑筋是非常可怕的,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科学发展离不开计算机,而计算机又离不开编程,科技创新需要编程的支持,而编程同样需要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旧的经验,通过艰苦卓绝的思考来想出新的方法。有一句古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实际上,思考就是一个磨刀的过程,只有思考到位,砍柴的效率才能够大大提高。
“一百万行代码是可以写在一个文件里的”,但是作者很不提倡这种做法。早期是由于技术不支持,那么多行代码写在一个程序里是无奈之举。可是现在我们的技术如此发达,再这样写——万一出现了bug,一行一行查,这简直就是没法想象的事儿!所以,将代码分成局部来写,一个局部实现一个功能,这不仅会让思路更加清晰,更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为什么我学了一年的编程,还是不懂得该怎么写程序呢?”
“你桌子上的书是乱的吗?”
“比较整齐。”
“你既然知道如何把书分类、规整得整整齐齐地放在书桌,那怎么没想过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分类一下,归纳一下,整整齐齐地放在脑子里呢?”
这是一个程序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我来说,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我一定会慢慢改进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学会这种“懒人方法”,在学习上不能总是执着于埋头苦读,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遇到难题要用心思考,不要总想着百度,这也是锻炼自己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程序 = 算法 + 结构 + 方法”,在我的思想里,“程序 = 算法 + 结构”,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最基本的——因为老师经常挂在嘴边说。先想出一个工程的结构,然后再用算法去实现,这是数据结构带给我的思想。 但世界是时刻变化的,我们不能一成不变,所以“方法”出现了,它出现了很多方便的渠道,使开发的过程更加完善,从而节省了时间、精力,提升了我们的效率。所以在进行编程前,我们应该先想想实现算法功能,再作进一步的优化,这样写出来的程序,才能称得上是一个认真思考写出来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