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一篇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回到了小学,台上的老师在黑板上教着学生们如何写字,不厌其烦地讲着那些规则,一笔一画,下面的学生照猫画虎,但也算认真。那本书呢?《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低门槛的书,直白是它的特点,它在读者的面前是以一种教导者的身份。本书的名字是不足以概括本书涉猎的内容的,但怎么去读一本书的确是本书讨论的核心内容。
      这本书将读书的层次分成四层: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针对这些层次,大部分时间在强调一些对应的规则并解释这些规则,但是远远不止这些。
      一些人将阅读作为娱乐,一些人将阅读作为获取资讯的途径,而一些人将阅读作为提升自己理解力的方法,本书主要是为第三种人写的。一个追寻理解力的阅读应该是一种自我训练的过程,而主动则是前提,当我们遇到一本我们想深刻理解的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到了费曼技巧)。而本书事无巨细地讲述了进行三个步骤的具体方法,此时,我们应该将阅读作为一种脑力运动。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将一本书的骨架抽出来(那么这些骨架都是我们自己的了),那么分析阅读就是让这个骨架变得丰满(这是一个将知识从书本“搬”到我们脑子里的过程),可以看出分析阅读是以检视阅读为前提的,最后我们才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的了。人们常说,读书是先将书读厚,再读薄,为什么会读薄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理解力增加了,原来的那大部分困扰我们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书自然就被我们读薄了。
      受教是一种美德
      无论是在阅读一本书还是学习某个知识时,想象和理性是追求理解的必要条件。而一个真正想学习到知识的人,理性是根本,理性的人则会越来越理性(后面还有一句)。
      评论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可以看作是功利性的,因为这应该是我们从一本书中学习的最后一个步骤。这是对我们获得的知识的一种检验,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对作者的回馈,一个深刻的评论是对作者的尊重。
      评论的资格。这本书提了很多方面,我的理解就是一点:一个理性的读者才有资格评论。有趣的是,在这本书的豆瓣书评下有着很多其它的评论,读完这本书后,可以看着别人的评论验证一下。
      并不是对任何书的阅读都应该被当作脑力运动,只有极少数的书(一般是论说性作品),再找出我们感兴趣的书(什么是我们感兴趣的书呢?当我们读这些书时,不抗拒问题的出现,我们反而去挖掘更多的问题),最终才值得被我们用上分析阅读的技巧。
      阅读的目的。为什么我们需要阅读,这个问题几乎和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一样。读一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学到这本书中的特定的知识,而是要尽可能的去完善自己,一本再好的书也只是手段,我们自己才是目的。本书中在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探讨了这个问题。心智就和肌肉一样,如果不常用就会萎缩,而阅读和思考会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长。
      读一本书,有多少人会真正在意自己从一本书中学到了什么,还是仅仅满足于自己终于读完了一本书呢?

  • 相关阅读:
    每日英语:Italian town fighting for its life over polluting Ilva steelworks
    SpringBoot + Kafka + ELK 完成海量日志收集(超详细)
    如何使用 Java 生成二维码?
    xyntservice
    windows service 与GUI窗口的实现
    一个可以查看HTML网页上密码框的程序(附源码)
    vss6 forgot admin password
    vs2005's addin folder
    javascript tips
    html中使用imagemap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tae/p/816701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