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大概需要6分钟。
今天在知乎上看一个40岁焦虑的帖子,结果一个前阿里高P在回答中强力凡尔赛了一把:
初看起来虽然凡尔赛,但仔细看看还并不一定是吹牛,这哥们2002年就毕业了,彼时就业市场热捧的是各种外企比如快消和四大,即便要从事互联网行业也会优先看看微软或谷歌,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在大部分人眼里跟普通小作坊没啥区别,完全无法相信互联网未来的辉煌。
或因为别无选择、或因为看好互联网,这哥们毕业就去了阿里,并一路坚持下来,就这一波行业红利就能吃下几千万。
而他在两年前加入在线教育,彼时在线教育正是疯狂增长的状态,接下来在双减之前套现算是安全离场。
职场上,这哥们几年前就是腾讯4-1了,也算是是百里挑一的人物。
更难的是他还吃到了城市红利,有一点积蓄就在北京买房,这些年盘下五套房,升值数倍。
再加上一个能在大厂做产品VP的老婆加持,运气也属实好到爆炸。
其实我身边混的不错的朋友们,虽然没有1.5亿资产,但几千万资产还是大有人在,他们大多早年加入互联网行业,并在大厂晋升到4-1或P9水平,通过股票和房产获得了不错的资产。
最近在某个读者群也和一群读者聊过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如何跨越式发展的话题。
今天借着这个话题跟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1.寻找红利
红利大抵有以下几种:城市红利、行业红利、时代红利。
先说说城市红利,一个高速发展、人口长期净流入的城市就有城市红利,城市红利主要体现在两点:房产、认知信息、人脉差。
有红利的城市在过去20年房价一路向上,安家了基本就等于资产不断升值。
有红利的城市带来的认知信息、人脉也远远超过普通城市,而这些看不见的冰山极大程度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再说说行业红利,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朝阳行业等等都是有红利的行业。在这些行业里打拼的职场人才能跟着公司和资本分到一杯羹,才能水涨船高。
不少读者问过行业选择,其实有的时候这些信息都写在国家政策中。
比如不少机遇都写在十四五规划里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时代红利就更宽泛了,每一个时代都会孕育新物种、新业态,把握住它们就能吃到时代红利。
比如过去几年的房地产红利、公众号红利、比特币红利、最近的视频红利、未来的去IP个人品牌红利等等。
要想吃到时代红利除了运气之外,我们得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还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和试错能力,有一句话在前文说过:很多事情不管是糖是屎,舔一口再说,有朝一日能把屎甜出糖的味道,也就成了。
观察身边能吃到时代红利的朋友,大多具备以上这几点能力,大白话就是:多折腾、不怕输。
重点强调下:不要抵触新事物,哪怕觉得匪夷所思也要保持关注。
这里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2013年考完清华MBA,认识了一个同学:某区块链公司创始人小宁,聚会之际这哥们经常给我科普比特币,他持有数千比特币,身边不少同学被他安利后也先后买了不少比特币。
而我却因为看不懂也没有深入去了解区块链的本质,导致迟疑没有进场,错失财富增值的机会。
2.职场是基本盘
职场的突破非常重要,尤其是刚工作前五年,要尽快突破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是管理者。
我们在职场的生态位除了决定了薪资高低,更重要是我们能认识什么样的人、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和认知。
尽管我们可能不愿意承认,但这个社会事实上就是有一个个小的圈层的,不同圈层之间的信息认知交换几乎为0。
而信息差和认知差会放大我们的差距,并伴随财富积累的全过程。
3.降纬消费、升纬创造
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难在它是逆人性的。
很多人终其一生会陷入打工陷阱:薪资越来越高但支出也越来越多,始终走不出手停口停的悲剧中。
很多人终其一生会陷入成瘾陷阱:闲余时间全部消耗在某音、某手或者追剧中,始终静不下心去看哪怕一本书。
破局的方法就是不断克制消费欲,同时不断激发创造欲。
疯狂购物是消费、刷无聊软件玩无聊游戏是消费、投资理财是创造、读书学习是创造、硬核输出也是创造。
通过克制消费欲、激发创造欲我们就会获得闲余资本和闲余认知,有了它们再加上一点点好运气,或许我们就能一举逆袭。
写在最后的话:
经常有读者找我抱怨:你是生在了好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太难了。
或许10多年前、20年前的时代更好,但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机遇,关键是深度思考、认真工作、多折腾不怕输。
我坚定的相信:一个怀着希望致美不断探索的人和一个浑浑噩噩甚至怨天尤人的人,一定有不一样的人生,和大家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