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靠勤奋 大成靠顺势而为
尽管雷军和他的小米一直非常火爆,尽管陈小包同学一直跟我讲雷军和他是校友,但是对雷军一直知之甚少,也无任何兴趣想要了解他。在我印象中,他长相非常“farm”,带着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总给人一种很挫很挫、很屌丝很屌丝的感觉。谈吐举止上,没有一般企业家的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场,总是一副非常谦卑的样子,实在不像一个“企业家明星”。
对雷军产生兴趣是源于前不久他跟董明珠的“赌局”。他说五年之内的销售额一定会超过格力。那是在2013年的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的一幕。后来陈小包同学还专门问我,雷军和董明珠我支持哪一个?我说我支持雷军,我说,你注意到没?马云在支持董明珠时做了一个前提假设——“如果格力和阿里巴巴合作好的话……”这就说明马云内心也认同不管做实体还是其他,互联网经济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回老家过年的高铁上,看完了这本书,又看了一些媒体对他的采访,包括杨澜访谈录。看完之后才明白他时常在媒体面前说的那句话“一只猪,站在台风口上也能飞了起来。”
1988年金山公司就已经成立。1992年雷军进入金山。他说尽管他干出了个IT界的劳模,却也没有干过马云的阿里巴巴,没有干过李彦宏的百度,没有干过马化腾的腾讯。的确,像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公司创立时间都比金山晚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到现在,这些公司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甚至是公司的名气都远远超过了金山。雷军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在2004年他总结说,那是因为他没有看清楚这个时代的“势”。
都与计算机搭边,但是不同的选择却造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金山公司一直是致力于软件开发,而没有抓住互联网这个势道,所以雷军常常觉得走的艰难。所以在金山公司走完漫漫上市路之后,选择退出。
那段做天使投资人的日子里,已经看出雷军一直在琢磨这个势道。不管是凡客诚品,还是UC浏览器,雷军开始“触网”说明他还是想要逮住一个互联网的机会,尽管当时的他一时半会还没明白这所谓的机会在哪里。
之前曾经跟一位同事聊天,不知不觉中说起了马云。我同事说,人类历史上总共就那么几次技术革命,能遇上这样的时代已经是千载难逢,百年一遇,这样的机遇真的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马云之所以能成为马云,只是因为他抓住了这个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已。
我想,这番话或许也是当时雷军痛定思痛之后的想明白的道理吧!雷军创建小米,是因为他一直想要找的那个“势道”被他看清楚了,那就是移动互联网。看雷军最近几年的公开发言,他不止一次的提到,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创业最好的时候。
所以,在别人都把小米看作成一个手机公司的时候,雷军出来解释,说小米其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之前对小米不理解,同样把他视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现在才发现,早在小米手机之前,米轴、米聊早已风生水起,要不是马化腾及时推出微信,或许现在是米聊的天下了。
从这个角度讲,我十分看好小米。小米的越来越红火也验证了雷军对这个“势”的理解和看法是对的。前不久跟一位前金地系的开发商老总做采访,他同样提到了这四个字“顺势而为”。而另外复星地产的一位副总裁也不断在强调,做大事的人往往胸中有格局,我想这个格局跟雷军所讲的“势”也大同小异吧!
“小成靠勤奋 大成靠机遇”这个是雷军在一次采访时说的话,我改动了一下,用作标题。特此一记。
PS:回过头来说说这本书的写作,从本质上来讲,这种自传体是一种外围写作。也就是没有采访雷军本人,而是通过过往媒体公开的报道,以及对雷军周围人的求证采访而写成的一本自传体。这种自传体其实往往用于已故人士的写作身上(雷军估计应该各种汗吧!我在想,雷军又不是不能够采访到,为什么通篇没有对雷军真正直接的采访呢?)
与这种外围式写作的自传体,还有另外一种自传体形式,那就是对本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或口述或文字整理。当然也有第三种形式的自传体,那就是本人亲自写作而成。
有时候很难说这三种自传体形式哪种好哪种不好。第一种自传体形式往往流于表面,很难真正碰触到本人内心最深处的灵魂。陈润的这本雷军传,其实评价多于叙述,成年经历多于少年经历,这些都是外围写作的硬伤。第二种和第三种自传体的写作方式也有缺点,那就是因为跟本人走的太近,往往有时候带有其本人强烈的主观色彩,故意美化、隐藏缺点成了这类书的通病。
话说,我一直认为写自传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管是写自己还是写他人。目前为止看到过的自传里面最好的还是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她所经历的颠沛流离的时代,和她爱好文学爱好写作的专业特长所致。
对雷军产生兴趣是源于前不久他跟董明珠的“赌局”。他说五年之内的销售额一定会超过格力。那是在2013年的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的一幕。后来陈小包同学还专门问我,雷军和董明珠我支持哪一个?我说我支持雷军,我说,你注意到没?马云在支持董明珠时做了一个前提假设——“如果格力和阿里巴巴合作好的话……”这就说明马云内心也认同不管做实体还是其他,互联网经济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回老家过年的高铁上,看完了这本书,又看了一些媒体对他的采访,包括杨澜访谈录。看完之后才明白他时常在媒体面前说的那句话“一只猪,站在台风口上也能飞了起来。”
1988年金山公司就已经成立。1992年雷军进入金山。他说尽管他干出了个IT界的劳模,却也没有干过马云的阿里巴巴,没有干过李彦宏的百度,没有干过马化腾的腾讯。的确,像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公司创立时间都比金山晚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到现在,这些公司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甚至是公司的名气都远远超过了金山。雷军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在2004年他总结说,那是因为他没有看清楚这个时代的“势”。
都与计算机搭边,但是不同的选择却造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金山公司一直是致力于软件开发,而没有抓住互联网这个势道,所以雷军常常觉得走的艰难。所以在金山公司走完漫漫上市路之后,选择退出。
那段做天使投资人的日子里,已经看出雷军一直在琢磨这个势道。不管是凡客诚品,还是UC浏览器,雷军开始“触网”说明他还是想要逮住一个互联网的机会,尽管当时的他一时半会还没明白这所谓的机会在哪里。
之前曾经跟一位同事聊天,不知不觉中说起了马云。我同事说,人类历史上总共就那么几次技术革命,能遇上这样的时代已经是千载难逢,百年一遇,这样的机遇真的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马云之所以能成为马云,只是因为他抓住了这个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已。
我想,这番话或许也是当时雷军痛定思痛之后的想明白的道理吧!雷军创建小米,是因为他一直想要找的那个“势道”被他看清楚了,那就是移动互联网。看雷军最近几年的公开发言,他不止一次的提到,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创业最好的时候。
所以,在别人都把小米看作成一个手机公司的时候,雷军出来解释,说小米其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之前对小米不理解,同样把他视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现在才发现,早在小米手机之前,米轴、米聊早已风生水起,要不是马化腾及时推出微信,或许现在是米聊的天下了。
从这个角度讲,我十分看好小米。小米的越来越红火也验证了雷军对这个“势”的理解和看法是对的。前不久跟一位前金地系的开发商老总做采访,他同样提到了这四个字“顺势而为”。而另外复星地产的一位副总裁也不断在强调,做大事的人往往胸中有格局,我想这个格局跟雷军所讲的“势”也大同小异吧!
“小成靠勤奋 大成靠机遇”这个是雷军在一次采访时说的话,我改动了一下,用作标题。特此一记。
PS:回过头来说说这本书的写作,从本质上来讲,这种自传体是一种外围写作。也就是没有采访雷军本人,而是通过过往媒体公开的报道,以及对雷军周围人的求证采访而写成的一本自传体。这种自传体其实往往用于已故人士的写作身上(雷军估计应该各种汗吧!我在想,雷军又不是不能够采访到,为什么通篇没有对雷军真正直接的采访呢?)
与这种外围式写作的自传体,还有另外一种自传体形式,那就是对本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或口述或文字整理。当然也有第三种形式的自传体,那就是本人亲自写作而成。
有时候很难说这三种自传体形式哪种好哪种不好。第一种自传体形式往往流于表面,很难真正碰触到本人内心最深处的灵魂。陈润的这本雷军传,其实评价多于叙述,成年经历多于少年经历,这些都是外围写作的硬伤。第二种和第三种自传体的写作方式也有缺点,那就是因为跟本人走的太近,往往有时候带有其本人强烈的主观色彩,故意美化、隐藏缺点成了这类书的通病。
话说,我一直认为写自传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管是写自己还是写他人。目前为止看到过的自传里面最好的还是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她所经历的颠沛流离的时代,和她爱好文学爱好写作的专业特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