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年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掀开了那块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没钱,又无能(年轻人不爱钱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爱钱,尊重钱,因为钱最公平。提高成长加速度,戒掉舒服,尽早积累一定的本金,将自己甩出“弱者越弱”的循环)


    苏明玉凭啥那么拽?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组图)

    王尔德说过一句话: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太火了,我也看了几集。

    姚晨饰演的苏明玉,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很多人心疼她,但我更多的是欣赏。

    当她对石天冬说:“我最大的梦想是躺在钱上数钱。”

    那个镜头,我能体会一个穷过的小姑娘,步步为营,变成年薪百万的成功人士,其背后的不容易。

    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爸妈把关爱分给两个哥哥。为了供大哥出国留学,父母卖掉苏明玉的房间;为了给二哥娶妻,他们又卖掉第二间房间。

    高考,她有考清华的实力,却因为她妈的一句“女孩子,读那么好的学校做什么”而选择读免费的师范学校。

    别人给不了的,就自己挣回来。

    苏明玉从大学就兼职打工,碰到贵人相助,一路开挂,住大房子开豪车有优秀的合作伙伴。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母亲去世,她可以一出手就是40万;在面对父亲的养老问题,她能给他买套房并且请保姆;大哥失业,她能背地里托关系帮大哥找到工作。

    曾经是家里的空气,现在是家里的刚需。

    我看到有网友调侃说:“钱是英雄胆,兜里有钱的人,说话办事都不一样。”

    钱,也许无法让你马上逃离黑暗,但至少让你有面对的底气。

    成年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

    有些事,当你缺钱的时候,你就会懂了。

    我有个学员,大学专业是环境工程,毕业想做新媒体,投了上百份简历,只有一家内容公司,愿意给她一次实习的机会。

    有次个人品牌线下课,她分享了自己最窘迫的一段经历。

    她说,刚实习的那段时间,一个月工资少得可怜,只有1800,可是,光房租就要1000块。

    每次交完房租,看着余额里仅剩的800块钱,连美团特价9.9元的外卖都不能每天吃,只能去超市买大包的老坛酸菜面,再称一袋大米,外加十几个鸡蛋。

    早上吃鸡蛋,中午吃面,晚上喝粥,这样的生活,她过了2个月。

    那两个月,她甚至把淘宝都卸载了,什么都不敢看,下班就回家,坐2块钱的公交,而不是5块钱的地铁。

    生活上窘迫,工作上也不容易。因为是实习生,领导交代的任务,就算再难,她都不敢说拒绝。

    为什么?

    因为没钱没底气,所以没脾气。

    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没钱可以苦中作乐,但一旦需要钱,你才真正体会那种生活的苦涩。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段子,爸爸陪儿子逛街,路过玩具店,儿子隔着橱窗,盯着里面的一个玩具,看了很久。

    爸爸问:“喜欢吗?”

    儿子:“喜欢!”

    爸爸说:“喜欢的话,那就多看一会儿吧。”

    于是,他俩就从白天一直看到了晚上......

    别人的窘迫,在我们眼里成了个笑话。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个故事里,爸爸没钱没能力满足儿子的需求,儿子想起别的小朋友有玩具,而自己却只能隔着橱窗看。

    双方都窘迫,但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缩影。

    玩具,只是一个象征。

    对我们来说,这个玩具可能是房子、车子、机遇、风口。

    想要的东西,想得却得不到,这时候,我们习惯说声“钱不是万能的”。

    钱,的确不是万能的。

    但更多时候,它就是一块遮羞布,用来掩盖我们的贫穷和无能。

    为什么说,成年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

    正是因为他们掀开了那块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没钱,又无能。

    虽然只是暂时的,但当下的沮丧足以击溃一个成年人的自尊。

    钱,就是抗风险的资源

    我记得圆桌派有一期节目,话题是金钱。

    节目嘉宾丁学良说,他在美国读书那会儿,有个好朋友,是犹太人。

    这个犹太人朋友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

    “大家总觉得我们犹太人爱钱,我以前也会因为谈钱而感到羞耻。

    但是,后来我父亲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明白:为什么我们家世世代代都爱钱。

    因为,一旦遇到迫害,无论什么原因,能把一家人的命买下来的,就是钱。”

    犹太人爱的不是钱,他们爱的是“用钱交换的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一家人的命。

    从这点看,有钱没钱最大的区别,是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有个朋友是肿瘤科的医生,刚刚还跟他微信聊天,他说,见多了生离死别,只想感慨,关键时刻,人还是得要有钱。

    前不久,我朋友接待的患者,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姐,来医院复查,确诊是胃癌晚期。

    在此之前,因为缺钱,大姐连几百块钱的胃镜检查都不舍得做。还对医生说,自己觉得没大碍,只是胃稍微有点疼,开点止疼药就好。

    这次确诊,朋友说大姐直接回家等着了,估计撑不过一个月。

    钱这个东西,有时候,它就是命,甚至比命重要。

    我经常说,年轻人不爱钱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爱钱,尊重钱,因为钱最公平。

    某种意义上,钱,就是资源;

    而资源,就是抗风险能力。

    你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受挫回血的时间越短,续航时间才越长。

    说真的,想要支撑起生命的长度、广度、精彩程度,前提是要有一定的保障。

    所有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钱的本质在于它的马太效应,手里资本越多,钱生钱,挣钱越容易;没钱,往往让挣钱变得更难。

    难在,它是一个循环,比如,没钱导致缺乏教育,缺乏教育导致技能不足,技能不足导致收入不高,收入不高的圈子质量不高,突破不了阶层的壁垒,贫穷的状态不会轻易改变。

    于是,弱者越弱,强者越强。

    可我们需要焦虑吗?

    其实没必要。

    我们需要的是,清楚这个世界运行的逻辑,之后,提高成长加速度,戒掉舒服,尽早积累一定的本金,将自己甩出“弱者越弱”的循环。

    这样,才有可能进入“强者越强”的正向循环。

    我常去的一家大保健店里有个经理,一来二去,彼此也熟了。

    小伙子90后,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只用了3年。我觉得挺厉害的,细问才知道,他大专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州,做电子产品的销售。

    业绩和能力挂钩,刚开始他只能拿个底薪3000,天河区的房子租不起,只好在番禺租房,一个月800块,上下班坐地铁耗时近4小时。

    有人可能觉得,来回4个小时,太奢侈了,还不如多花一点点钱,租离公司近的房,省下4个小时,用来学习也好。

    但对他来说,那4小时从来没有浪费,因为他一上地铁就开始看电子书听音频课,扎实的销售技巧和舒服的说话方式都是那时候学的。

    也是因为持续学习,在微信风口那年,他知道要做自己的客户社群,在对手还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凭此获得第一桶金。

    现在南山做大保健的高消费客户,他熟悉一半。

    攒下的钱,用来投资,买了老家杭州的一套学区房,买的时候花了80万,1年多的功夫,现在价值120万。

    对他来说,日子就是在一点一点变好。

    所有资本的原始累积都是血淋淋的。

    因为不容易,要为之付出很多脑力甚至体力。

    如果在有脑力又有体力的时候,不对自己狠一点,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对你一直残酷。

    所以,迈出那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你只有先滚一个雪团,才能滚大一个雪球。

    也许很多人说,活着不应该太功利,钱不应该是最大的追求。

    我当然认可,人不应该只向钱看。

    但事实上,我们的目标,比如,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等等,想离开钱谈这些,太难了。

    本质上,我们追求的,是钱带来的价值。

    千万不要怪这个社会残酷,该感到幸运。

    毕竟,我们还有争取的机会。

  • 相关阅读:
    JS 缓存
    时区转换
    JQuery easy UI 通过updateRow 排序
    SqlServer2008 数据库同步的两种方式
    C#各种辅助类收集(CSharpCommonHelper)
    Doc命令收集(一)
    Sql Server Alter语句
    JQuery easy UI updateRow
    Doc命令收集(二)
    六大开源搜索引擎工具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1056656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