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端模式的测试


    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

    小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

    采用大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符合人类的正常思维,而采用小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利于计算机处理。到目前为止,采用大端或者小端进行数据存放,其孰优孰劣也没有定论。

    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应该对Little-endianBig-endian模式非常了解。采用Little-endian模式的CPU对操作数的存放方式是从低字节到高字节,而Big-endian模式对操作数的存放方式是从高字节到低字节。

    16bit宽的数0x1234

    Little-endian模式CPU内存中的存放方式(假设从地址0x4000开始存放)为:

    内存地址

    0x4000

    0x4001

    存放内容

    0x34

    0x12

    Big-endian模式CPU内存中的存放方式则为:

    内存地址

    0x4000

    0x4001

    存放内容

    0x12

    0x34

    32bit宽的数0x12345678

    Little-endian模式CPU内存中的存放方式(假设从地址0x4000开始存放)为:

    内存地址

    0x4000

    0x4001

    0x4002

    0x4003

    存放内容

    0x78

    0x56

    0x34

    0x12

    而在Big-endian模式CPU内存中的存放方式则为:

    内存地址

    0x4000

    0x4001

    0x4002

    0x4003

    存放内容

    0x12

    0x34

    0x56

    0x78

    C语言中,不同于结构体,共用体(联合体)中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变量存放在同一段内存单元中。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联合体变量判断ARMx86环境下,存储系统是是大端还是小端模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union data
    {
    int a; //4 bytes
    char b; //1 byte
    } c; //
    联合体的最大字节数与其中所占最大字节的成员一样大。
    c.a=1;
    if (c.b==1)
    printf("It is Little_endian!\n");
    else
    printf("It is Big_endian!\n");
    return 1;
    }
    说明:
    1
    c中,联合体(共用体)的数据成员都是从低地址开始存放。
    2
    若是小端模式,由低地址到高地址c.a存放为0x01 00 00 00c.b被赋值为0x01

    ————————————————————————————

    地址 0x00000000 0x00000001 0x00000002 0x00000003
    c.a 01 00 00 00
    c.b 01
    ————————————————————————————
    3
    若是大端模式,由低地址到高地址c.a存放为0x00 00 00 01c.b被赋值为0x0
    ————————————————————————————
    地址 0x00000000 0x00000001 0x00000002 0x00000003
    c.a 00 00 00 01
    c.b 00
    ————————————————————————————
    4
    根据c.b的值的情况就可以判断cpu的模式了,在XP环境下的intel CPU是小端模式,用ADS可测试arm 920T也是小段模式!
  • 相关阅读:
    English trip V2-B 14 Yes, I can! 是的,我能! Teacher:Russell
    I1-3 Weather Teacher:Corrine
    4-redis数据过期策略
    redis持久化
    redis优势
    解决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1-zookeeper基本原理和使用
    ObjectiveSQL框架让你不要再写复杂SQL
    sharding-proxy+sharding-ui安装使用配置
    vim 多行取消注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alstar/p/220490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