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群环境中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两种方式


    一、介绍

    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中,为了支持高并发的请求,服务都是执行的分布式部署,相同的任务可以在集群中不同的服务器上执行,并且现在的服务容器都是支持多线程,相同的任务也可能会被同一个容器多次执行,都要求执行结果都满足幂等性的设计原则。

    分布式锁,就是为了确保在分布式的环境下,相同任务只会执行成功的执行一次,后续的执行不会对这些已经产生了变化的业务再次产生影响。

    分布式锁的实现有不少的方式,如:

    1. 使用RDBMS数据库本身的表锁或行锁特性;
    2. 使用Redis做为分布式锁;
    3. 使用Zookeeper做为分布式锁;

    使用RDBMS数据库做为锁不是笔者要讨论的范畴,因为其本身的特性,不太符合在高并发下锁的应用场景,这里以Redis作为分布式锁做为介绍。

    二、Redis

    Redis本身有一些命令组支持原子性的操作,如getset、setns,这些命令可以用于分布式锁的场景中。

    1、使用getset作为分布式锁控制实现

    getSet本身是支持原子性的,在写入新值的同时会返回旧的值,用这个写入新值并获取旧值做为分布式锁的控制实现,如果返回的值不为空,那就说明前面已经有其它线程(这里的其它线程可以指当前容器中当前服务的其它线程,也指由部署在其它服务器上的应用中的线程)修改了该值,则可以认为已经有线程在对该请求正在处理,因而可以放弃后面的处理逻辑。

    可以将当前系统的时间作为分布式锁key的值,后续其它线程的请求时,将其请求的时间与获取到的锁对应的key的旧值进行比较,比较是否已经超过了一定的时间控制阀值,如果超过了则可以认为(这里存在误判的可能性,因为后续逻辑的数据处理,恰好超过了这个时间比较阀值,就会导致重复执行,因而这里时间控制阀值要设置的比较合理,另外也需要合适的熔断机制用于保证)前面的交易处理失败(如服务恰好在设置了用于分布式锁的key后,立即就挂了,没有执行到后面的删除操作)导致用于分布式锁的key没有被删除掉,可以继续处理该请求的后续交易逻辑。

    这个是非常轻量级的事务控制,不会对Redis产生外部事务(应用与Redis之间的交互事务),只是需要对Redis多进一次getset操作,流程图如下:

    其中蓝色部分表示获取锁的逻辑。

    Java代码实现如下:

    @Resource
    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 超时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private final long timeout = 2000;
    
    @Test
    public void testLock() {
        // 用于判断交易唯一性和合法性的Token,在交易执行之前先保存在服务端,
        // 并且下发给客户端,客户端会在执行交易之前把Token带上,没带Token的
        // 请求、Token不存在的服务端的请求、Token不正确的请求都视为非法请求
        String token = "...";
        String key = MD5Util.md5Of32(token);
        String lockKey = new StringBuilder(key).append("_lock").toString();
        boolean isGetKey = getLock(lockKey);
        if (!isGetKey) {
            log.warn("当前交易正在被处理中");
        }
        boolean handleSuccess = false;
        try {
            log.info("处理交易开始");
            String storedToken =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key);
            // 判断Token是否存在且合法
            if (!token.equals(storedToken)) {
                log.warn("指定的Token不存在.");
                return;
            }
            handleSuccess = true;
            log.info("处理交易结束");
        } catch (Exception e) {
            log.info("处理发生异常", e);
        } finally {
            if (handleSuccess) {
                // 限制了单个Token只能够执行一笔记交易,因而执行成功后将其删除
                List<String> keys = new ArrayList<String>();
                keys.add(key);// 限制了单个Token只能够执行一笔记交易,因而执行成功后将其删除
                keys.add(lockKey);// 用于表示锁的key删除,表示释放掉锁
                redisTemplate.delete(keys);
            } else {
                // 删除用于锁定的key
                redisTemplate.delete(lockKey);
            }
        }
    }
    
    /**
     * 原理是从redis中获取到的lockKey的值是不是存在,如果不存在表示写入的是当前值,表示锁获取成功;
     * 如果获取到的值存在,再判断是否已经超过了指定的期限,如果超过了指定的期限,则认为锁获取成功,否则认为锁获取失败;
     * 
     * @param lockKey 用于获取锁定的key
     * @return true表示获取到锁,false表示未获取到锁
     */
    public boolean getLock(String lockKey) {
        long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Redis的GetSet返回的值必须是字符串,否则会抛异常,因而将其转换为字符串
        String nowTime = String.valueOf(now);
        String oldTime = null;
        // 判断用于锁定的key是否已经被设置了值,如果被设置了值,则用于控制后续的处理逻辑不再进行
        if ((oldTime =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AndSet(lockKey, nowTime)) != null) {
            // 检查锁lockKey的值是不是超过了设定的时间,如2秒钟,没有超过则返回,不继续处理后续的任务;
            // 注:这个逻辑有个问题,就是客户端在2秒钟之内不停的重试,就永远不会进入到后面的处理环节。
            // 不过针对正常的业务请求这个是可以约定的,针对非正常的请求,被拦截也很正常,所以这个问题不是问题。
            if (now - Long.parseLong(oldTime) < timeout)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return true;
    }

    2、使用setnx作为分布式锁控制实现

    setnx和getset的执行逻辑不同,getset是设置新值并返回旧值,setnx如果存在旧值时可以通过参数控制不设置值并返回0,不存在旧值时才设值并返回1。

    二者处理流程上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获取锁的实现,setnx的实现逻辑如下:

    其中绿色部分为setnx获取锁的逻辑,这个和getset是不同的实现逻辑。

    setnx获取锁的Java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boolean getLock(String lockKey) {
        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getConnection();
        JedisCommands commands = (JedisCommands) connection.getNativeConnection();
        boolean con = false;
        do {
            long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Redis的GetSet返回的值必须是字符串,否则会抛异常,因而将其转换为字符串
            String nowTime = String.valueOf(now);
            con = false;
            // 返回1表示锁获取成功,返回0表示锁取失败
            String result = commands.set(lockKey, nowTime, "NX", "PX", expire);
            if ("1".equals(result)) {
                return true;
            } else {
                String oldTime =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lockKey);
                if (null != oldTime) {
                    // 检查锁lockKey的值是不是超过了设定的时间,如2秒钟,如果超过了则继续尝试获取锁,
                    // 直到获取到锁,或者数据未超期时退出,循环判断可以解决死锁的问题
                    if (now - Long.parseLong(oldTime) >= expire) {// 数据已经过期了
                        con = true;
                    }
                }
            }
        } while (con);
        return false;
    }
  • 相关阅读:
    BZOJ2023: [Usaco2005 Nov]Ant Counting 数蚂蚁
    BZOJ2044: 三维导弹拦截
    BZOJ2982: combination
    Solidity(address的四个方法)
    Solidity基础
    如何搭建以太坊的私有链
    挖矿
    智能合约
    密码学
    比特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englibing/p/1102047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