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并发等待条件的实现原理(Condition)


    本篇继续学习AQS中的另外一个内容-Condition。想必学过java的都知道Object.wait和Object.notify,同时也应该知晓这两个方法的使用离不开synchronized关键字。

    synchronized是jvm级别提供的同步原语,它的实现机制隐藏在jvm实现中。作为Lock系列功能中的Condition,就是用来实现类似 Object.wait和Object.notify 对应功能的。

    使用场景

    为了更好的理解Lock和Condition的使用场景,下面我们先来实现这样一个功能:有多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一个产品容器,

    我们假设容器最多可以放3个产品,如果满了,生产者需要等待产品被消费,如果没有产品了,消费者需要等待。我们的目标是一共生产10个产品,最终消费10个产品,

    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下完成这一挑战呢?下面是我简单实现的一个demo,仅供参考。  

    package com.lock.condition.test;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LockConditionTest {
        // 生产 和 消费 的最大总数
        public static int totalCount = 10;
        // 已经生产的产品数
        public static volatile int hasProduceCount = 0;
        // 已经消费的产品数
        public static volatile int hasConsumeCount = 0;
        // 容器最大容量
        public static int containerSize = 3;
        // 使用公平策略的可重入锁,便于观察演示结果
        public static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public static Condition 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public static Condition 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 容器
        public static LinkedList<Integer> container = new LinkedList<Integer>();
        // 用于标识产品
        public static AtomicInteger idGenerator = new AtomicInteg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p1 = new Thread(new Producer(), "p-1");
            Thread p2 = new Thread(new Producer(), "p-2");
            Thread p3 = new Thread(new Producer(), "p-3");
    
            Thread c1 = new Thread(new Consumer(), "c-1");
            Thread c2 = new Thread(new Consumer(), "c-2");
            Thread c3 = new Thread(new Consumer(), "c-3");
    
            c1.start();
            c2.start();
            c3.start();
            p1.start();
            p2.start();
            p3.start();
            try{
                c1.join();
                c2.join();
                c3.join();
                p1.join();
                p2.join();
                p3.join();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 done. ");
        }
        static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lock.lock();
                    try{
                        // 容器满了,需要等待非满条件
                        while(container.size() >= containerSize){
                            notFull.await();
                        }
    
                        // 到这里表明容器未满,但需要再次判断是否已经完成了任务
                        if(hasProduceCount >= totalCoun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producer exit");
                            return ;
                        }
    
                        int product = idGenerator.incrementAndGet();
                        // 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放入容器
                        container.addLast(produc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product " + product);
                        hasProduceCount++;
    
                        // 通知消费线程可以去消费了
                        notEmpty.signa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finally{
                        lock.unlock();
                    }
                }
            }
        }
        stat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lock.lock();
                    try{
                        if(hasConsumeCount >= totalCoun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consumer exit");
                            return ;
                        }
    
                        // 一直等待有产品了,再继续往下消费
                        while(container.isEmpty()){
                            notEmpty.await(2, TimeUnit.SECONDS);
                            if(hasConsumeCount >= totalCoun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consumer exit");
                                return ;
                            }
                        }
    
                        Integer product = container.removeFirs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consume " + product);
                        hasConsumeCount++;
    
                        // 通知生产线程可以继续生产产品了
                        notFull.signa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finally{
                        lock.unlock();
                    }
                }
            }
        }
    }
    一次执行的结果如下:

    p-1 product 1
    p-3 product 2
    p-2 product 3
    c-3 consume 1
    c-2 consume 2
    c-1 consume 3
    p-1 product 4
    p-3 product 5
    p-2 product 6
    c-3 consume 4
    c-2 consume 5
    c-1 consume 6
    p-1 product 7
    p-3 product 8
    p-2 product 9
    c-3 consume 7
    c-2 consume 8
    c-1 consume 9
    p-1 product 10
    p-3 producer exit
    p-2 producer exit
    c-3 consume 10
    c-2 consumer exit
    c-1 consumer exit
    p-1 producer exit
    c-3 consumer exit
     done. 

    从结果可以发现已经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深入理解Condition的实现原理

    上面的示例只是为了展示 Lock结合Condition可以实现的一种经典场景,在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

    我们将一步一步来观察Lock和Condition是如何协作完成这一任务的,这也是本篇的核心内容。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演示这一个过程,我们使用到的锁是使用公平策略模式的,我们会使用上面例子运作的流程。

    我们会使用到3个生产线程,3个消费线程,分别表示 p1、p2、p3和c1、c2、c3。

    Condition的内部实现是使用节点链来实现的,每个条件实例对应一个节点链,我们有notEmpty 和 notFull 两个条件实例,所以会有两个等待节点链。

    一切准备就绪 ,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

    1、线程c3执行,然后发现没有产品可以消费,执行 notEmpty.await,进入等待队列中等候。

    2、线程c2和线程c1执行,然后发现没有产品可以消费,执行 notEmpty.await,进入等待队列中等候。

    3、 线程 p1 启动,得到了锁,p1开始生产产品,这时候p3抢在p2之前,执行了lock操作,结果p2和p3都处于等待状态,入同步队列等待。

    注意,本例中我们使用的是公平策略模式下的排它锁,由于p3抢先执行取锁操作,所以虽然p2和p3都被阻塞了,但是p3会优先被唤醒 。

    4、这会,p1生产完毕,通知 not empty等待队列,可以唤醒一个等待线程节点了,然后释放了锁,释放锁会导致p3被唤醒,然后p1进入下一个循环,进入同步队列。

    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p1执行一次生产后,执行了 notEmpty.signal,其效果就是把 not empty等待列表中的头节点,即c3节点移到同步等待列队中,重新参与抢占锁。

    5、p3生产完了产品后,继续notEmpty.signal,同时释放锁,释放锁后会唤醒p2线程,然后p3在下一轮尝试获取锁的时候,再次入队。

    6、接着,p2继续生产,生产后执行 notEmpty.signal,同时释放锁,释放锁后唤醒c3线程,然后p2在下一轮尝试取锁的时候,入列。

    7、c3进行消费,你可以看到,现在 not empty等待列队中已经没有等待节点了,由于我们使用的是公平策略排它锁,

    这就会导致同步队列中的节点一个接着一个执行,而目前同步队列中的节点排列为一生产,一消费,这不难可以知道,

    接下来代码已经不会进入 wait条件了,所以一个一个轮流执行就是,比如c3,执行完了,继续notFull.signal();

    然后释放锁,入队,这里要明白,notFull.signal();这句代码其实没有作用了,因为 not full等待队列中没有任何等待线程节点。

    c3执行后,状态如下图所示:

    8、后面的事情我想大家都可以想得出来是怎样一步一步交替执行的了。

    总结

    本篇基于一个实例来演示结合Lock和Condition如何实现生产-消费模式,而且只讨论一种可能执行的流程,是想更简单的表述AQS底层是如何实现的。

    基于上面这个演示过程,针对其它的执行流程,其原来也是一样的。

    Condition内部使用一个节点链来保存所有 wait状态的线程,当对应条件被signal的时候,就会把等待节点转移到同步队列中,

    继续竞争锁。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源码。

  • 相关阅读:
    MyBatis学习总结(11)——MyBatis动态Sql语句
    MyBatis学习总结(11)——MyBatis动态Sql语句
    Dubbo学习总结(3)——Dubbo-Admin管理平台和Zookeeper注册中心的搭建
    Dubbo学习总结(1)——Dubbo入门基础与实例讲解
    Dubbo学习总结(1)——Dubbo入门基础与实例讲解
    Maven学习详解(13)——Maven常用命令大全与pom文件讲解
    3分钟了解ServiceStage 应用智能化运维【华为云分享】
    OBS带你玩转图片
    高性能Web动画和渲染原理系列(3)——transform和opacity为什么高性能
    【Python成长之路】Python爬虫 --requests库爬取网站乱码(xe4xb8xb0xe5xa)的解决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aunjoe88/p/792957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