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Java static关键字(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


    Java static关键字(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

    (转自:http://c.biancheng.net/view/940.html

    1        静态类(掌握)

    概念:static修饰的称为静态变量,方法称为静态方法或类方法,它们统称为静态成员,归整个类所有

    静态成员的访问:静态成员不依赖于类的特定实例,被类的所有实例共享,就是说 static 修饰的方法或者变量不需要依赖于对象来进行访问,只要这个类被加载,Java 虚拟机就可以根据类名找到它们。

    静态成员的调用:

    类名.静态成员

    2        静态变量(掌握)

    1).类的成员变量

    静态变量:被 static 修饰的成员变量

    实例变量:没被 static 修饰的成员变量
    区别:

    静态变量

    实例变量

    运行时,Java 虚拟机只为静态变量分配一次内存,在加载类的过程中完成静态变量的内存分配。

    创建一个实例,Java 虚拟机就会为实例变量分配一次内存。

    在类的内部,可以在任何方法内直接访问静态变量。

    在类的内部,可以在非静态方法中直接访问实例变量。

    在其他类中,可以通过类名访问该类中的静态变量

    在本类的静态方法或其他类中则需要通过类的实例对象进行访问

    2). 静态变量在类中的作用

    • 静态变量可以被类的所有实例共享,因此静态变量可以作为实例之间的共享数据,增加实例之间的交互性。
    • 如果类的所有实例都包含一个相同的常量属性,则可以把这个属性定义为静态常量类型,从而节省内存空间。例如,在类中定义一个静态常量 PI。

    public static double PI = 3.14159256;

    例 1

    创建一个带静态变量的类,然后在 main() 方法中访问该变量并输出结果。

    1. public class StaticVar {
    2.     public static String str1 = "Hello";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tring str2 = "World!";
    5.         // 直接访问str1
    6.         String accessVar1 = str1+str2;
    7.         System.out.println("第 1 次访问静态变量,结果为:"+accessVar1);
    8.         // 通过类名访问str1
    9.         String accessVar2 = StaticVar.str1+str2;
    10. 10.         System.out.println("第 2 次访问静态变量,结果为:"+accessVar2);
    11. 11.         // 通过对象svt1访问str1
    12. 12.         StaticVar svt1 = new StaticVar();
    13. 13.         svt1.str1 = svt1.str1+str2;
    14. 14.         String accessVar3 = svt1.str1;
    15. 15.         System.out.println("第3次访向静态变量,结果为:"+accessVar3);
    16. 16.         // 通过对象svt2访问str1
    17. 17.         StaticVar svt2 = new StaticVar();
    18. 18.         String accessVar4 = svt2.str1+str2;
    19. 19.         System.out.println("第 4 次访问静态变量,结果为:"+accessVar4);
    20. 20.     }

    21. }

    运行该程序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第 1 次访问静态变量,结果为:HelloWorld!

    第 2 次访问静态变量,结果为:HelloWorld!

    第 3 次访向静态变量,结果为:HelloWorld!

    第 4 次访问静态变量,结果为:HelloWorld!World!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在类中定义静态的属性(成员变量),在 main() 方法中可以直接访问,也可以通过类名访问,还可以通过类的实例对象来访问。
    注意:静态变量是被多个实例所共享的。

    3        静态方法(掌握)

    与成员变量类似,成员方法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静态方法(或称为类方法),指被 static 修饰的成员方法。
    2. 实例方法,指没有被 static 修饰的成员方法。
      静态方法与实例方法的区别如下:
    • 静态方法不需要通过它所属的类的任何实例就可以被调用,因此在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 this 关键字和super 关键字。
    • 在实例方法中可以直接访问所属类的静态变量、静态方法、实例变量和实例方法。

    例 2

    创建一个带静态变量的类,添加几个静态方法对静态变量的值进行修改,然后在 main( ) 方法中调用静态方法并输出结果。

    1. public class StaticMethod {
    2.   // 定义静态变量count
    3.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1;   
    4.     public int method1() {   
    5.         // 实例方法method1
    6.         count++;    // 访问静态变量count并赋值
    7.         System.out.println("在静态方法 method1()中的 count="+count);    // 打印count
    8.         return count;
    9.     }
    10. 10.     public static int method2() {   
    11. 11.         // 静态方法method2
    12. 12.         count += count;    // 访问静态变量count并赋值
    13. 13.         System.out.println("在静态方法 method2()中的 count="+count);    // 打印count
    14. 14.         return count;
    15. 15.     }
    16. 16.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Count() {   
    17. 17.         // 静态方法PrintCount
    18. 18.         count += 2;
    19. 19.         System.out.println("在静态方法 PrintCount()中的 count="+count);    // 打印count
    20. 20.     }
    21. 2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2. 22.         StaticMethod sft = new StaticMethod();
    23. 23.         // 通过实例对象调用实例方法
    24. 24.         System.out.println("method1() 方法返回值 intro1="+sft.method1());
    25. 25.         // 直接调用静态方法
    26. 26.         System.out.println("method2() 方法返回值 intro1="+method2());
    27. 27.         // 通过类名调用静态方法,打印 count
    28. 28.         StaticMethod.PrintCount();
    29. 29.     }

    30. }

    运行该程序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在静态方法 method1()中的 count=2

    method1() 方法返回值 intro1=2

    在静态方法 method2()中的 count=4

    method2() 方法返回值 intro1=4

    在静态方法 PrintCount()中的 count=6

    在该程序中,静态变量 count 作为实例之间的共享数据,因此在不同的方法中调用 count,值是不一样的。从该程序中可以看出,在静态方法 method1() 和 PrintCount() 中是不可以调用非静态方法,而在静态 method1() 方法中可以调用静态方法 method2() 和 PrintCount()。
    在访问非静态方法时,需要通过实例对象来访问,而在访问静态方法时,可以直接访问,也可以通过类名来访问,还可以通过实例化对象来访问。

     

    在静态方法 method1()中是不可以调用非静态方法,可以调用静态方法。

    /**

     *

     */

    package test01;

     

    /**

     * @author Jaoany

     *

     */

    public class StaticMethod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1;

        public int method1() {

           count++;

           System.out.println("在静态方法method1()中的count="+count);

           return 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aticMethod sft = new StaticMethod();

               // 通过实例对象调用实例方法

                System.out.println("method1() 方法返回值 intro1="+sft.method1());

                 

        }  

    }

    输出:

    在静态方法method1()中的count=2

    method1() 方法返回值 intro1=2

    4        静态代码块(掌握)

    静态代码块指 Java 类中的 static{ } 代码块,主要用于初始化类,为类的静态变量赋初始值,提升程序性能。
    静态代码块的特点如下:

    • 静态代码块类似于一个方法,但它不可以存在于任何方法体中。
    • 静态代码块可以置于类中的任何地方,类中可以有多个静态初始化块。 
    • Java 虚拟机在加载类时执行静态代码块,所以很多时候会将一些只需要进行一次的初始化操作都放在 static 代码块中进行。
    • 如果类中包含多个静态代码块,则 Java 虚拟机将按它们在类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执行它们,每个静态代码块只会被执行一次。
    • 静态代码块与静态方法一样,不能直接访问类的实例变量和实例方法,而需要通过类的实例对象来访问。

    例 3

    编写一个 Java 类,在类中定义一个静态变量,然后使用静态代码块修改静态变量的值。最后在 main() 方法中进行测试和输出。

    1. public class StaticCode {
    2.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3.     {
    4.         count++;
    5.         System.out.println("非静态代码块 count=" + count);
    6.     }
    7.     static {
    8.         count++;
    9.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1 count=" + count);
    10. 10.     }
    11. 11.     static {
    12. 12.         count++;
    13. 13.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2 count=" + count);
    14. 14.     }
    15. 15.  
    16. 1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7. 17.         System.out.println("*************** StaticCode1 执行 ***************");
    18. 18.         StaticCode sct1 = new StaticCode();
    19. 19.         System.out.println("*************** StaticCode2 执行 ***************");
    20. 20.         StaticCode sct2 = new StaticCode();
    21. 21.     }

    22. }

    如上述示例,为了说明静态代码块只被执行一次,特地添加了非静态代码块作为对比,并在主方法中创建了两个类的实例对象。上述示例的执行结果为:

    静态代码块1 count=1

    静态代码块2 count=2

    *************** StaticCode1 执行 ***************

    非静态代码块 count=3

    *************** StaticCode2 执行 ***************

    非静态代码块 count=4

    上述代码中 { } 代码块为非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是在创建对象时自动执行的代码,不创建对象不执行该类的非静态代码块。代码域中定义的变量都是局部的,只有域中的代码可以调用。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Jaoany,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fanglijiao/p/15553785.html

  • 相关阅读:
    NEC学习 ---- 模块 -多行式面包屑导航
    NEC学习 ---- 模块 -文本圆角背景导航
    NEC学习 ---- 布局 -三列,右侧自适应
    NEC学习 ---- 布局 -三列,左侧自适应
    NEC学习 ---- 布局 -三列, 左右定宽,中间自适应
    NEC学习 ---- 布局 -两列定宽
    NEC学习 ---- 布局 -两列, 右侧定宽,左侧自适应
    jquery weibo 留言
    原生js+本地储存登录注册
    原生捕鱼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anglijiao/p/1555378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