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知识总结(四):单例模式和多态


    好吧,今天一定要把面向对象的最后一个特性:多态,给说完。不过我们先来聊一聊设计模式,因为它很重要。

    设计模式

    官方的解释是,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说人话就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设计模式可以参看这张图片:

    我们可以对其按照作用来进行分类::
    关注对象创建过程的:创建型模式
    类和对象组合:结构型模式
    对象之间的通信过程:行为型模式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 一个类有且仅有一个实例,并且自行实例化向整个系统提供,它的目的就是使得类的一个对象成为该类系统中的唯一实例。

    要点:

    1. 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2. 必须自行创建实例;
    3. 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实现:
    1、只提供私有的构造方法;
    2、只含有一个该类的静态私有对象;
    3、提供一个静态公有方法用于创建、获取静态私有对象。

    对于1的理解:private是访问限制能力最强的修饰符,只能在当前类内被使用。也就是说经过private修饰,该类的对象在类外无法通过new关键字直接实例化,这样可以做到限制类实例化产生;

    对于2的理解:1可以实现有且仅有一个实例,static修饰的静态成员可以满足该类有且仅有一个,所有的对象都共享这一个静态成员;

    对于3的理解:类似于封装,必须向外部系统提供唯一的公有访问方法。

    在java中实现单例模式有2种方式:饿汉式和懒汉式。

    饿汉式:在类中私有对象创建的过程中立刻进行实例化操作(言外之意,不管你用不用,我先把这个给做了)如此看来确实挺饿的;

    懒汉式::对象创建时并不立刻进行实例化操作,而是在静态公有方法中进行实例化操作(言外之意,你不需要我就不做)如此看来确实挺懒的。

    饿汉式

    饿汉式:在类中私有对象创建的过程中立刻进行实例化操作(言外之意,不管你用不用,我先把这个给做了):

    package SingleExample;
    // 饿汉式:创建对象实例的时候直接初始化;(空间换时间)
    
    public class SingletonOne {
    
    	//1、创建类中私有的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One() {
    		
    	};
    	
    	//2、创建该类型的私有静态实例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One instance = new SingletonOne();
    	
    	//3、创建公有的静态方法,返回静态实例对象
    	public static SingletonOne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测试代码:

    package SingleExample;
    
    public class SingleOn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ingletonOne one =SingletonOne.getinstance();
    		
    		SingletonOne two =SingletonOne.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one==two);   //输出结果为true
    	} 
    }
    

    懒汉式

    懒汉式::对象创建时并不立刻进行实例化操作,而是在静态公有方法中进行实例化操作(言外之意,你不需要我就不做):

    package SingleExample;
    //懒汉式:创建对象实例的时候并不初始化;(时间换空间)
    
    public class SingletonTwo {
    	// 1、创建类中私有的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Two() {
    
    	};
    
    	// 2、创建静态的该类实例对象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Two instance = null;
    
    	// 3、创建公有的静态方法,提供实例对象
    	public static SingletonTwo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Two();
    		}
    		return instance;
    	};
    }
    
    

    相应的测试代码为:

    package SingleExample;
    
    public class SingleTwo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ingletonTwo one = SingletonTwo.getinstance();
    
    		SingletonTwo two = SingletonTwo.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one == two);   //输出结果为true
    	}
    
    }
    

    单例模式两种实现总结

    饿汉式在类加载时就创建实例,第一次加载速度快;
    懒汉式在第一次使用时才进行实例化,第一次加载速度慢;

    饿汉式:空间换时间
    懒汉式:时间换空间

    饿汉式,类在加载时进行了对象的实例化创建,即使多个进程进行并发操作,访问的实例也是唯一的,饿汉式线程安全。

    懒汉式,第一次使用才会实例化,多个线程并发操作时,由于时间片的切换,可能导致线程风险。

    但是懒汉式的线程危险是可以规避的,通过关键字Synchronized实现线程的锁定,也可以通过静态内部类和枚举保证操作时的线程唯一。

    单例模式优缺点及使用场景

    单例模式的优点:
    1、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对象,节省内存空间;
    2、避免频繁的创建销毁对象, 提高性能;
    3、避免对共享资源的多重占用。

    单例模式的缺点:
    1、扩展比较困难;
    2、如果实例化后的对象长期不利用,系统将默认为垃圾进行回收,造成对象状态丢失。

    使用场景:
    1、创建对象时占用资源过多,但同时又需要用到该类对象;
    2、对系统内资源要求统一读写,如读写配置信息;
    3、当多个实例存在可能引起程序逻辑错误,如号码生成器;

    每一种设计模式都是针对场景,针对某种具体问题的,具体场景应当进行具体分析,选用合适的设计模式。

    多态

    终于开始进入多态的世界了,在这里你将全面了解多态的特点及使用。

    多态你可以理解为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

    一般而言,多态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这两种。

    编译时多态:也称设计时多态,它是通过方法重载来实现的,编译器在编译状态可以进行不同行为的区分。

    而运行时多态,则必须要求程序运行时,动态决定调用哪个方法。

    我们通常在Java中的多态指的就是运行时多态。

    实现多态的必要条件: 满足继承和重写;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向上转型

    所谓的向上转型也指隐式转型(自动转型)。说通俗一点就是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实例,它可以调用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以及父类派生的方法,但是无法调用子类特有方法。

    举个例子,假如Dog这个类继承了我们Animal这个类,我们不仅可以这样:

    Dog dog =new Dog();
    Animal animal =new Animal();
    

    你还可以这样:

    Animal dog2 =new Dog();
    

    这就是将一个子类对象转型为一个父类对象,这个很好理解,对吧。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向下转型,顾名思义就是和向上转型相反的操作了,是的,你很聪明。

    向下转型

    向下转型也称强制类型转换。它是子类引用指向父类实例,我们在之前就用过了,还记得我们在重写Object类的equals方法时,就将父类Object强制转换,然后才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

    向下转型并不是可以随便转换的,需要满足一定的转换条件。我们可以通过instanceof这个运算符来判断是否能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instanceof的作用就是判断左边对象是否是右边这个类的实例,如果是就返true,否则就返回false。

    因此,我们在进行向下转型的时候,可以用instanceof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满足某个类的实例特征。满足,我们才进行类型转换,否则强制转换会报错。

    总结一下:
    向上转型: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即小变大。

    向下转型: 子类引用指向父类对象。即大变小。

    需要注意的是:父类中static修饰的方法允许被子类使用,但是不允许被子类重写,所以向上转型之后,只能调用到父类原有的静态方法。如果此时要用子类中的,只能通过向下转型来实现。

    抽象类

    某个父类只是知道其子类应该包含怎样的方法,但无法准确知道这些子类如何实现这些方法,这样我们的抽象类就派上用场了。

    抽象类可以避免子类设计的随意性,还可以避免父类无意义的实例化。

    你只需知道,修饰抽象类要用abstract这个关键词,抽象类不可以直接被实例化。

    抽象方法

    我们前面说过,父类只是规定子类拥有该项能力,但在父类中具体实现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该方法应设置为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test();
    

    你记住,抽象方法是不允许有方法体的,也就是不能有花括号。而且此时子类必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如果你不实现,那么这个类就必须被设置为抽象类(不设置就会报错),然后由继承它的类去具体实现相应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抽象方法中不允许包含方法体,子类需要重写父类的抽象方法。

    一般抽象类适用于这种情况:1、父类中的实现没有意义;2、提醒子类必须要去自己实现自己的这个方法。

    通常子类变多了之后,你新建一个类只要继承了抽象的父类,IDE会自动提醒你实现父类中的抽象方法的,你不实现就会报错。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的使用

    你可以使用abstract关键词来定义抽象类,抽象类不能被直接实例化,你可以通过向上转型完成对象实例,只能被继承。

    abstract关键词定义抽象方法 ,你不需要具体实现也不能具体实现,也就是花括号不能有。

    需要注意的是:抽象类可以没有抽象方法,但包含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我们前面说过,当一个类继承抽象类,必须实现类中的抽象方法。如果不重写,则必须将该子类也变为抽象类,由其子类来实现,否则会报错。

    注意:static final private 不可以和abstract同时出现(因为抽象方法是要在子类中进行重写的,而private只能在当前类被访问,final方法不允许被子类重写,static静态不允许被子类重写。)

  • 相关阅读:
    Java虚拟机工作原理具体解释
    关于java的JIT知识
    php重建二叉树(函数缺省参数相关的都写在后面,比如array_slice函数中的$length属性,故第一个参数是操作的数组)
    php实现从尾到头打印列表
    thinkphp5项目--企业单车网站(九)(加强复习啊)(花了那么多时间写的博客,不复习太浪费了)
    php 面试题一(看视频的学习量比网上瞎转悠要清晰和明了很多)(看视频做好笔记)(注重复习)
    php对象和数组的相互转换(还是可以去找没有没php的高阶课程看看看)(要不别人分析一下重点要点,要不自己来,不然 效果真的不好)
    js中JSON的解析(将json字符串转化为对象)和序列化(将对象转化为json字符串)(函数的功能一般都挺全的,需要的时候去查看完整函数)
    html中radio、checkbox选中状态研究(静下心来看,静下心来总结)
    thinkphp中view页面中的volist标签转化为原生php分析(多去看源代码,你会发现不仅简单,方便你理解,还节约时间)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nvythink/p/1187138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